“彻底破除”:特朗普外交政策的驱动力由何而来?
特朗普的世界观令人难以捉摸。
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头一百天内,这位美国总统发动了一场全球贸易战,其目标既包括盟友,也包括敌人。他还颁布法令,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
特朗普继续加倍推进一系列非传统的外交政策提议:接管巴拿马运河、吞并格陵兰岛、使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以及“拥有”加沙地带。
尽管特朗普承诺要成为一位“和平”总统,但他却表示打算将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年度预算提高到创纪录的一万亿美元。
他与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保持着距离,也不将自身定位为海外人权或民主的倡导者。他的“美国优先”立场和对北约的怀疑符合现实主义原则,但他的冲动和高度个性化的外交策略,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他并未呼吁在军事或外交上全面退出全球事务,这就使他与孤立主义者区别开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驱动着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呢?
专家们表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主要源于对当前全球体系的不满,他认为该体系的规则和限制不公平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相反,特朗普似乎希望美国能够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来制定规则,以维护其全球主导地位,同时减少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贡献和承诺。
乔治城大学正义与和平项目讲师乔什·鲁布纳表示:“特朗普的信条是‘打砸抢’,从别人那里拿走你想要的东西,并让你的盟友也这样做。”

“彻底破除”
智库史汀生中心战略预测中心项目负责人马修·伯罗斯表示,特朗普希望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但又不想为此付出代价。
“他正在让美国从世界其他国家撤离,尤其是在经济领域”,曾在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任职的资深官员伯罗斯这样告诉半岛电视台。
“但与此同时,他似乎又相信美国能够让其他国家停止战争,让它们听从美国的意愿”,他说道,“霸权主义并非如此。”
特朗普似乎认为,威胁和征收关税——有时甚至包括使用暴力——是利用美国的影响力迫使世界各国领导人屈从于他的要求的一种方式。
但批评人士表示,美国总统远远低估了其他国家的民族主义的力量,而这最终会促使他们反击。加拿大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在特朗普征收关税并呼吁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之后,这个北方邻国突然被一股民族主义自豪感浪潮席卷,并导致民意突然从保守党转向自由党。
从加拿大到中国,外国政府纷纷指责特朗普实施“霸凌”和勒索。
特朗普的一些民主党对手纷纷指责他放弃了美国的全球角色,但与此同时,这位美国总统一直在展现美国的实力,以向其他国家施压。
虽然特朗普的做法并非完全的孤立主义,但与其前任相比,这些做法的确标志着一项重大转变。
美国已故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在1998年曾说过:“我们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我们比其他国家看得更远。”
正如奥尔布赖特所设想的那样,这种所谓的力量和智慧使美国能够实施“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即由美国领导的全球和平秩序。
特朗普的确认为美国比其他国家更高大,但或许并非以奥尔布赖特所指的那种方式。
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在本月早些时候告诉记者:“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需要,远低于其他国家对我们的需要。”
然而,她的声明强调,其他国家必须与美国谈判,以避免特朗普的关税。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寻求的是收入和就业,而不是美国所谓的“以自由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国际体系”。
然而,伯罗斯表示,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瓦解现有的全球秩序。
“特朗普世界观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源于他对现有秩序的负面情绪,而其他秩序似乎正在崛起”,伯罗斯指出,“因此,很多现行秩序正在瓦解。”

全球秩序
管理不同国家之间关系的主要秩序是在二战之后建立的,而美国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几十年来,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国际法条款、各项环境、核扩散和贸易条约以及正式联盟一直主导着全球事务。
批评华盛顿的人士指出,美国为了一己之私而违反并退出了该体系。
例如,美国从未加入1998年设立国际刑事法院的《罗马规约》。2003年,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入侵伊拉克,这明显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另外,尽管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暴行有据可查,但美国却一直向以色列提供无条件的支持。
国际政策中心执行副总裁马修·杜斯表示,“美国为建立以这些理念为基础的多边机构——联合国和其他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美国总是想方设法地违反这些规范和法律——只要这样能够符合我们的目标”,他还指出了美国前总统拜登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战争的支持,以及前总统小布什在“911”袭击事件后采取的政策,包括非常规引渡、酷刑、入侵和长期占领。
但是对特朗普及其政府而言,有迹象表明,全球秩序并非只需要被绕过,而是必须被彻底破除。
“战后全球秩序不仅过时,现在更是被用来对付我们的武器”,特朗普的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今年1月份的确认听证会上这样告诉美国参议员们。

抱怨的政治
特朗普在最近告诉《时代》杂志,美国几乎被“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欺骗”了。
他在外交政策上的言论,似乎与他承诺照顾那些在国内遭受“精英”虐待的、“被遗忘的美国人”的言论相呼应。
尽管现代世界秩序赋予了美国企业权力,使其拥有巨额财富、军事和外交实力,但美国人的确存在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抱怨。
全球化导致美国国内的工作岗位被外包给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过去的干涉主义政策——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战略失误,并导致一代退伍军人身心俱疲。
华盛顿特区中右翼智库尼斯卡宁中心政治研究副总裁杰弗里·卡巴塞维斯指出,许多美国人的工资几十年来都停滞不前。
卡巴塞维斯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事实上,全球化的成果分配非常不均,一些身居高位的人士赚取了巨额财富,而流向广大工人阶级的财富却寥寥无几。”
卡巴塞维斯表示,对于那些眼睁睁看着工厂倒闭、感觉自己生活在“落后地区”的人而言,选举特朗普正是对现有制度的“报复”。他还补充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陷入对立。
卡巴塞维斯表示:“美国正在背弃世界。特朗普认为美国可以在所有事情上自给自足,但这种信念当中的谬误已被证实。”

致力于外交事务的智库昆西研究所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尔西表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包括他对待盟友的方式,都源于“抱怨的政治”。
帕尔西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他的确认为,美国因为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而他并不一定喜欢这个角色——而承担了世界安全的大部分负担,却没有得到适当的补偿。”
这位美国总统一直呼吁北约盟国增加国防开支,同时暗示美国应该因在德国和韩国等盟国驻军而获得更多回报。
怀旧情绪
那么,特朗普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呢?
“他是一位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者,在很多方面,他只是一个老派的帝国主义者”,马修·杜斯在谈到特朗普时说道,“他想扩张美国的领土。他想从世界其他地方攫取财富……这是一种早期的外交政策方针。”
他还指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是采取咄咄逼人的单边行动,以实现他所认为的美国利益。
卡巴塞维斯则表示,特朗普希望美国回到制造业强国时代,而不是过多地介入世界事务。
“他喜欢这样一种观点,即美国或许是一个大国,这有点像19世纪的模式,而且它允许其他大国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卡巴塞维斯补充称,特朗普希望美国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像乐观向前的大国那样不断扩张”。
美国拥有自身“势力范围”的理念似乎得到了鲁比奥的支持——后者在今年早些时候谈到了“多极世界、多个大国分布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必然性。
帕尔西表示,尽管特朗普厌恶政权更迭,但他首先寻求的是西半球的霸权——因此他强调要获得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
帕尔西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这不是在从统治政治转向克制政治,而是在从全球统治政治转向一种更为有限的统治形式。”
“只关注自己所在的半球。”

美国或许已经经历过这些怀旧和不满的观点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的影响。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震撼了美国股市,并引发了加拿大、欧盟和中国的反制关税威胁。
最终,特朗普推迟了多项关税,并将关税维持在10%的基准水平,但对中国商品征收了额外关税。当被问及为何暂停这些关税措施时,这位美国总统承认,这是由于这些关税的接受程度所致。他说,“人们有点儿越界了,有点儿闹腾”。
最终,卡巴塞维斯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不可预测性“严重损害了世界对美国的信任”,而且这种影响将会持续到他卸任总统之后。
卡巴塞维斯还表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特朗普将被视为犯下严重非受迫性错误的人,正是这些错误导致了美国世纪的终结和中国世纪的开启。”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就职演说中,这位美国总统表示,他的政治遗产“将是一位和平缔造者和一位统一者”。
史汀生中心的伯罗斯表示,“特朗普的真正遗产是摧毁了美国所建立的全球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