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T09:26:01.119Z

疫情期间,德国总共接种了1.92亿剂新冠疫苗。图为德国企业BioNTech研发的新冠疫苗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4月22日报道了这一消息。该报向德国各个联邦州的有关部门发送了问询函,获知全德国有1.4万余人申请认定“疫苗事故”(Impfschaden),不过大部分的申请都被驳回。报道还称,573并非最终数据,因为仍有约2000个案例在上诉复核。
按照德国防疫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定义,只有疫苗造成的健康损害超过6个月时,才有望被认定为“疫苗事故”。而且,该疫苗必须得到官方推荐或者法律强制要求。根据受损程度的不同,“疫苗事故”受害者有权获得相应的治疗、复建服务或者退休金补贴。
根据德国官方的统计,从2020年12月到2023年4月,德国8300多万居民中,有6490万至少接种过一剂新冠疫苗,其中接种过两剂的居民有5210万,接种总数则高达1.922亿。当时,包括BioNTech、Moderna、强生、阿斯利康在内的多款疫苗都获得了德国官方“疫苗常设委员会”(STIKO)的正式推荐;全国各州也纷纷出台法规,某些公共场所只允许完成疫苗接种的居民进入。
《法兰克福汇报》等德国媒体指出,不少“疫苗事故”的受害者都出现了和新冠病毒感染长期后遗症患者相似的症状,其中包括:明显地持续疲劳以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就在3月底,德国看守内阁卫生部长、知名流行病学教授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召集了一次有关新冠感染后遗症的圆桌会议,承认当前并无良好的治疗手段,但是相关的医学研究工作始终在进行中。根据估算,全德国约有50万新冠感染长期后遗症患者。
(综合报道)
相关图集:改变了世界的新冠大流行
从武汉到全球: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确诊出了一种可致命的未知肺炎。根据官方的说法,最初的病例可能发源于华南海鲜市场。此后短短几周时间里,这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疾病开始在全世界传播。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疾病。
贝加莫的车队:意大利北部是欧洲最早爆发新冠疫情的地区。当地老人大批染病,医院和火葬场不堪重负。3月下旬,政府不得不动用军用卡车,从贝加莫市(Bergamo)将遗体运往其他地方火化。
史无前例的空城:为了防止人际接触传染,许多国家祭出禁足令。车水马龙的喧闹城市突然变得寂静无声。图为2020年3月31日空无一人的纽约时代广场。
超负荷运转:人们很快发现了一个无情的现实:感染新冠病毒致死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在感染高峰期,大量病患让各国的医院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日夜无休,直到精疲力竭。(摄于2020年4月11日,布鲁塞尔)
日夜焚化:2021年春季在印度开始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让该国疫情迅速蔓延失控。单日确诊人数一度高达数十万。各地出现氧气告急、火化能力难以应对的景象。之后,奥密克戎成为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病毒变种。
居家办公和网课:商家停业、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企业推行居家办公。封控措施给各国经济造成重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巨变。在家中办公成为一项受到员工青睐的选项。但有研究表明,学校和幼儿园关闭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
社交距离:除了戴口罩、洗手,为了减少近距离接触,卫生当局建议人们与家人意外的人保持“社交距离”。在旧金山的一座公园里,管理者为野餐的游人划定了活动空间,以便与陌生人不发生交集。
核酸检测:在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被确定后不久,科学家们就开发出了能准确测出该病毒的核酸检测法,使得新冠感染者能较快地被确诊。在中国,“全员测核酸”成为当局新冠防控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少民众的噩梦。
排队打疫苗:2020年12月,首款新冠疫苗终于获批在欧洲上市。但一开始由于供不应求,只能优先给风险高的老年人和医护人员接种。直到2021年春夏,大规模接种才展开。很多地方设立了临时接种站和流动接种车。中国自行研发的新冠疫苗2020年夏以来就开始对国内“高风险人群”接种。
迟来的疫情海啸:在中国,由于新冠爆发初期就开始实施严格的封控措施,病毒在武汉以外并未大范围传播。直到2022年底,当局突然放松管制,导致疫情失控,图为2022年12月23日,重庆一家医院因床位爆满,病人只能躺在走廊和大厅。
无法确知的数字: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结束新冠肺炎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但同时称该病毒对人类仍然具有危险性。截至当时,全球确诊的新冠死亡人数达到700万人。但专家估计,实际的死亡数字至少有2000万。在伦敦的新冠纪念墙,人们可以画一颗红心,纪念在大流行中死去的亲人。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