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闻
2025-04-29T15:13:02.621Z
亚马逊首次批量发射卫星近地互联网通讯卫星

(德国之声中文网)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宇宙神5型(Atlas V)运载火箭搭载了亚马逊“柯伊伯计划”的27颗卫星,美国东部时间28日19时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这些卫星一旦进入轨道,最终将达到近 400 英里(630 公里)的高度。

柯伊伯(Kuiper)计划是亚马逊旗下的近地轨道卫星宽带网络项目。其目标是在近地轨道部署超过3200颗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快速、可靠的互联网服务。该项目的两颗测试卫星于2023年发射,同样由宇宙神5型火箭发射。

项目负责人表示,最新版本进行了重大升级。最新的卫星还镀有一层镜面膜,旨在减少太阳光反射干扰,方便天文学家观测。

Space X 的星链仍主导近地轨道卫星通讯

星链的竞争者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自2019年以来已经发射了超过8000颗星链卫星。该公司于周日晚间举行了第250次星链卫星发射。目前,仍有超过7000颗星链卫星在距离地球约55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如果美国对乌克兰关闭“星链”会怎样?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的子公司OneWeb卫星星座由数百颗卫星组成,运行在更高的轨道上。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现在也经营着自己的火箭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贝佐斯表示,全球对高速互联网的需求庞大,市场足以容纳多家竞争者。他也强调,柯伊伯计划虽聚焦商业应用,但其网路架构具备潜在国防与应急通信价值。

中国发射首批卫星 寻求建立中国版"星链"

亚马逊公司表示,发射首批量产卫星标志着“柯伊伯计划”迈出重要一步。下一步该公司将使用“宇宙神5”型火箭等继续部署“柯伊伯计划”卫星。此外还将与阿丽亚娜航天公司、蓝色起源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私企合作,开展卫星发射任务。

相关图集:人类探索太空60年

宠物狗的太空冒险: 共有三只狗狗,莱卡(Laika)、Ptscholka和Muschka为科学献出了其生命。图片中的狗狗莱卡是搭乘“斯普特尼克2号”卫星首次进入太空的生物。然而它未能完成这次太空之旅。卫星成功发射数小时之后,由于卫星舱内温度骤升,没有穿戴任何防护装备的莱卡最终死亡。
动物进行太空旅行试验: 苏联科学家展开生物太空之旅的尝试,希望以此为载人航天飞船进行试验。狗购莱卡的首次太空之旅3年之后,生物进入太空的试验终于成功。名叫Belka (左)和Strelka的两只狗狗 在太空遨游一天后安全返回地球。
太空逗留2小时的历史: 不仅“斯普特尼克”号卫星首次成功带狗进入太空,而且前苏联的航天业也谱写了载人进入太空的历史。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Gargarin )成为搭乘“东方一号”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太空遨游整整108分钟,降落时不是乘坐飞船而是凭借降落伞着陆在全球引起轰动。
进入太空的首位女性: 仅2年之后,瓦伦蒂娜·特雷希科娃(Valentina Tereschkowa)就成为全球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她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49圈。这位女性遨游太空的目标是为了向世人表明,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可以“实现任何梦想。”
在NASA接受航天训练的猿猴: 这只名叫哈姆(Ham)的大猩猩穿着为它量身定做的航天服正在等待卫星发射升天。它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接受了长期培训之后,于1961年参加了水星探测的冒险之旅,并以此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它顺利通过了高温、失重、狭窄空间和孤独寂寞等考验。但是搭载阿尔伯特1号和2号升空的两只猴子则未能经受住考验而丧生。
宇航员的强大(味觉)神经: 1965年,宇航员约翰·扬在进行双子座3号载人飞行时,偷偷将一块腌牛肉三明治塞进了自己的宇航服里。用他的话说,“是为了测试一下味道咋样”。然而美国航空航天局认为这不是可以闹着玩的。因为在失重情况下,漂浮的面包渣有可能损坏机器。
人类首次登月壮举: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的人都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盯看着屏幕: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从“阿波罗11号”飞船走出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登月的第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他的“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已经成为一句历史名言。
东德英雄宇航员: 1978年,前东德宇航员希格蒙德‧亚恩(Sigmund Jähn )乘坐"Sojus"宇航船前往苏联Saljut 6号空间站。作为登上太空的首位德国人他围绕地球环绕了8天的时间。返回地球后的亚恩在昔日的东德受到英雄般的祝贺。但是在德国西部他并非如此享有盛名。
将骨灰撒向太空: 在电影《星际迷航》中扮演宇宙飞船工程师斯科提的演员詹姆斯·多汗(James Doohan)生前的最后一个特殊愿望是死后将骨灰撒入太空。2005年,他和另外300人的骨灰盒被载入太空。这样的太空葬需要1000至5300美元。
空间站的绿色植物: 人类是否能够在太空生存?植物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自2013年以来,国际空间站对此进行了积极的试验。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蔬菜生长状况不佳,但是百日草则更能适应在失重的环境中存活。对于未来的火星计划来说,一个重要的试验结果是,植物是不会自己长出来的。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