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LG化学在华正极材料专利被判无效,或引发韩中电池专利战

据确认,LG化学最近被卷入了在中国的一起电池专利纠纷。中国相关部门已收到了要求判定LG化学正极材料技术专利无效的请求。随着在欧洲等全球市场上韩中两国电池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专利战争也在不断升级。
1日,据业界消息,今年年初,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了关于要求对LG化学三元锂离子(NCM)电池正极材料技术专利判定无效的申请。尽管申请人是以个人身份申请,但行业内怀疑其背后是中国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容百科技在支持。正极材料是占电动汽车电池成本40%的核心材料,普遍认为在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方面韩国比中国更具优势。LG化学目前在全球拥有1300多项正极材料专利。
容百科技是中国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排名第一的企业,目前正在与LG化学在韩国进行专利诉讼。LG化学以容百科技的韩国子公司(JAESE能源)侵犯了本公司的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为由,于去年8月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了禁止专利侵权诉讼。此次在中国被提起要求进行无效判决的专利是与在韩国正在诉讼的专利类似的“同族专利”。这可以理解为在LG化学就专利侵权在韩国提起诉讼后,中国方面采取了报复行动。LG化学相关人士表示,“为确保在中国相关部门能获得专利权利认可,将做好应对工作”。

如果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定LG化学的相关专利无效,预计容百科技方面也会将此作为在韩国诉讼的依据。中国政府在专利方面也有做出对本国企业有利判决的倾向。律师事务所Class HanKyul的律师(专利师)孙辅寅表示,“虽然专利在每个国家的效力是独立的,但如果对于类似专利韩中两国的判定结果不同就有可能演变成国家间的对抗”,“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企业可能会在欧洲等地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来应对”。容百科技方面主张不存在专利侵权,并且也向韩国专利局请求对LG化学的专利进行无效审判,双方针锋相对。
也有观点认为,申请人可能不是容百科技,而是其他未经授权使用LG化学专利的中国企业。据推测,这是中国企业为应对未来LG化学积极应对专利侵权的情况而采取的行动。汉阳大学能源工程系教授宣良国表示,“韩国企业领先中国的核心武器是专利”,“为了防止专利侵权,必须积极参与诉讼和协商,并抢先申请下一代技术专利也很重要”。
最近,韩国国内电池行业正在警惕未经授权使用专利的中国企业。去年宣布强力应对“专利搭便车”行为的LG新能源向中国企业发出了警告信,正在协商许可费用。仅确认的实际专利侵权案件就有580起。LG新能源拥有累计3.8398万项专利,是韩国国内电池企业中拥有专利最多的,三星SDI的专利也达到了2.1846万项。
今年1月,韩国三家电池制造企业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为35.6%,远远落后于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56.3%)。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加快了进军海外市场的速度,而韩国电池企业正将知识产权(IP)作为武器”,“可以让中国企业支付合理的费用,降低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还有望获得专利费这一新的收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