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14:03
摘要: 完成时代使命的宪法,已成国家发展的桎梏;
照此下去下届总统也难逃悲剧覆辙
1987年6月29日,关于民政党党首卢泰愚发布“接受总统直选制”的中央日报页面。
1987年6月29日,关于民政党党首卢泰愚发布“接受总统直选制”的中央日报页面。

韩国宪法法院将于明日上午公布对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判决。韩国的国运将根据尹锡悦总统是被罢免还是回归而发生巨变。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何种情况,韩国当前混乱的政治体制都已到了不可放任的地步。去年12月3日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堪称对1987年修宪后延续38年的韩国第六共和国体制敲响丧钟的重大事变。

现行宪法规定韩国总统为五年单任制,是上世纪80年代反独裁民主化斗争的产物。当时修宪聚焦于体现最迫切的“总统直选制”这一时代精神。现行宪法为韩国确立民主主义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但此后韩国在各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复杂度急剧提升,国民意识发生巨变,前所未闻的新时代课题层出不穷。韩国却仍然被困在38年前制定的框架中,此番已完成历史使命的宪法俨然成为国家发展的绊脚石。

现行宪法最大问题在于其设置的赢家通吃权力结构。上届大选中,候选人尹锡悦仅以48.6%得票率当选,却独揽了100%的政府权力。投票给李在明候选人的47.8%的民意彻底被排除在国政权力之外。这种系统性疏远半数选民的结构,必然导致政治社会矛盾激化,使对话妥协无处立足。总统在执政初期总会紧握手中的绝对权力,对国家政治施加巨大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支持率下滑、反对者增加,总统开始逐渐受到孤立,最终连执政党也会倒戈,总统最终沦为无所作为的跛脚鸭境地。而这是韩国再熟悉不过的剧本。

对朝小野大的局面束手无策,也是宪法的重大缺陷。掌控国会的在野党频繁弹劾公职人员,总统则动辄用否决权封杀在野党通过的法案,国家政治陷入瘫痪,这便是尹锡悦政府面临的现实。

韩国在1987年修宪后选出的8位总统中,共有4人遭到拘捕、1人在调查中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还有3人受到国会弹劾,没有一位称得上是“成功的总统”。照此发展,无论下届总统是谁,都难免重蹈前任悲剧。

政界虽对修宪必要性早有共识却迟迟未能推进,关键在于难以协调现任总统与下届候选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正是千载难逢的修宪时机。若宪法法院通过弹劾案自不待言,即便驳回或不予受理,尹锡悦总统也已表明重返岗位后将推动缩短任期的修宪。

对此,本报宪政改革论坛认为,应把“权力分散”作为新宪法的时代精神,并提出以国民直选总统改为4年连任制、由国会选举产生统辖行政的总理、引入大选区制度等为核心内容的修宪方案,从过渡性引入分权型总统制逐步走向发达国家式内阁制。期待该方案能为朝野构建国家新制度框架的过程提供重要参考。若提前举行大选导致缩短下届总统任期存在现实困难,也可暂时保障下届总统的5年任期,从2030年起实施新宪法。

这场险些摧毁韩国民主主义的紧急戒严若能成为促成修宪的种子,可谓转祸为福的历史契机。敦促朝野在宪法法院做出弹劾判决后立即组建国会修宪特别委员会,启动相关讨论。特别要呼吁政界唯一对修宪态度消极的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作出顾全大局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