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汇率战隐现,韩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480关口

随着特朗普发起的“对等关税”影响蔓延到外汇市场,这场“关税战”也逐渐演变为“汇率战”。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调控人民币贬值,导致与人民币联动的韩元贬值至全球金融危机后16年来的最低水平。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也在1年5个月后跌破2300点。
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避险倾向加剧,9日首尔外汇市场上,韩元兑美元汇率(以日内交易为准)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9韩元(汇率上升),收于1484.1韩元。这是自2009年3月12日(1496.5韩元)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遭受“104%”关税炸弹打击的中国有意压低人民币汇率,导致与人民币走势相似的韩元汇率加速下跌。

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设定为“1美元兑7.2066元人民币”,较前一交易日贬值0.04%(0.0028元) 。这是人民币连续第五个交易日走低,创下2023年9月11日之后1年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人民币贬值可降低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商品价格,从而缓解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压力。离岸人民币在8日(当地时间)纽约市场一度暴跌至7.429元,创下2010年离岸人民币交易启动以来的历史新低。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中国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甚至考虑将人民币汇率降至1美元兑7.5元人民币的水平。
中国用汇率牌应对美国关税炸弹,预计与美国矛盾将进一步激化。美国为增强本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希望维持“弱美元”,难以容忍中国故意压低人民币汇率。且人民币贬值会削弱美国加征关税的效果。8日(当地时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共和党国会委员会(NRCC)晚宴上指责,“中国正在操纵货币以抵消关税影响”。相生证券研究员崔艺灿预测,“考虑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基调比预期更强硬,短期内汇率波动可能扩大,(美元兑韩元汇率)应做好触及1500韩元的心理准备”。
有分析认为,美国很可能加大贸易制裁力度,迫使中国坐上汇率谈判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兰在去年11月撰写的《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报告中指出,“在惩罚性关税之后,欧盟和中国等贸易伙伴将更愿意以降低关税为条件进行货币协议”。友利银行经济学家闵景元指出,“虽然中国通过压低人民币汇率应对美国关税,但美国关税税率过高难以完全抵消。若人民币过度贬值将引发资本外流等问题,最终中国不得不走上汇率谈判桌”。
日本等部分盟国已开始将汇率作为美国关税谈判议题。《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鉴于特朗普总统一直将‘日元贬值’视为问题,汇率将成为谈判筹码”。
问题在于,若美中两国为在后续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竞相采取强硬措施,全球经济动荡必将进一步加剧。尤其在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价与利率路径也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实际上,当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一交易日飙升0.11个百分点至4.29%。若美国利率持续高企,即使面临经济衰退风险,韩国央行也难以下调基准利率。金融市场有分析认为,中国可能通过抛售美债推高利率,以增加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中国持有约7608亿美元美债,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持有国。
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关税战引发经济衰退忧虑, KOSPI当日失守2300点关口,收盘报2293.7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0.53点(1.74%)。这是自2023年11月1日(2288.64点)以来首次跌破该关口。受对等关税和韩元贬值影响,外资和机构当日分别净卖出7084亿韩元和1236亿韩元。同日的韩国科斯达克指数(KOSDAQ)也较前日下跌14.14点(2.15%),收于644.31点。
国际油价也时隔四年跌破60美元关口。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5月交货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暴跌1.9%,收于每桶59.58美元。这是自新冠疫情期间的2021年4月21日(收盘价59.7美元)以来首次跌破60美元大关。自美国总统2日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后,WTI已连续四个交易日暴跌。同期布伦特原油也从每桶70.14美元跌至62.82美元,跌幅达10.4%。高盛集团警告称,若关税争端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且OPEC+恢复产量,布伦特原油明年底可能跌至40美元,这是最坏情境下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