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中美关税博弈中成“夹心饼干”

美国特朗普总统当地时间9日宣布,对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加征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执行,并仅维持10%的基础税率。虽然韩国对美出口关税税率从25%降至10%,暂时取得喘息的时间,但仍难以规避中美贸易战的外溢效应。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当日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结束磋商后表示,“考虑到韩国企业对华出口以及贸易转移,韩国在向第三国出口中可能受到间接影响,当前仍需通过加快对美协商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当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中美贸易战引发的需求转移。WTO(世界贸易组织)当天在报告中预警,“这两个占全球贸易总量约3%的经济大国若持续以报复性关税相互对抗,双边商品贸易规模可能萎缩高达80%”。当原销往美国的中国商品因关税壁垒转向第三国市场时,韩国产品将被迫与中国制造正面竞争。而中国在持续维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正通过政府补贴和低息贷款等手段压低价格。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能通过倾销(低价推销)手段削弱韩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韩国对华直接出口同样面临冲击。若贸易战长期化,中国经济可能因内需萎缩而陷入低迷。美国花旗银行已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4.2%。不仅成品出口受影响,韩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间产品出口同样承压。据贸易协会估算,韩国出口的中间产品中约75%用于中国内需,25%用于加工再出口至第三国。韩国西江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许允指出,“当中国对美出口通道受阻时,韩国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必然遭受冲击”。
不过,在部分与中国竞争激烈的产品领域,韩国企业可能获得“反射收益”。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长张相植分析称,“在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对中国加征7.5%~25%关税期间,中国减少的出口份额被加拿大、墨西哥、韩国、台湾地区和越南等经济体吸收”,“此次在计算机、电子设备、IT产品等领域,韩国对美出口有望实现增长”。
中美贸易战正从“硬碰硬”升级为更加疯狂的对峙,各国政府也随之加快应对步伐。韩国已正式向巴西提出签署贸易伙伴协定(TPA)的提议。作为南美最大市场,巴西拥有2.2亿人口(全球第7)和1.9万亿美元GDP(全球第9)。分析认为,在贸易占比较高的韩国预计将遭受冲击之际,此举旨在开辟第三方市场突破口。
TPA是比自由贸易协定(FTA)低一级别的自由贸易协定,核心内容包括服务市场开放、投资自由化、通关程序简化和检疫流程透明化等。韩国政府相关人士表示,“长期目标还包括降低商品关税”。政府计划以此次与巴西签署TPA为基础,逐步推动与其他南美国家签订FTA。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大通等投资银行(IB)预计,在中美冲突恶化至最坏情况前,可能出现“千钧一发(close call)”的转机。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分析称,“虽然把盟友当谈判筹码的商人特朗普和精明的政治家习近平看似在进行懦夫博弈,但最终仍将达成重大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