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韩国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在主要国家中垫底

去年韩国经济增长当中内需的贡献度在十大主要经济体中垫底。今年以来,韩国内需持续疲软,叠加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对出口造成巨大打击,有悲观预测认为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跌破1%。
根据韩国央行23日数据,去年内需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仅为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去年韩国2%的GDP实际增长率中,内需仅拉动0.1个百分点。特别是受12·3紧急戒严影响消费心理的第四季度,内需贡献度跌至-0.2%,反而拉低了经济增长。
近四年间,韩国内需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下滑。2021年的贡献度为4.1个百分点,2022年2.7个百分点,2023年1.4个百分点。同期增长率也从4.6%到2.7%,最后降至1.4%。有分析认为,疫情后短暂复苏的消费受高通胀、高利率压制,房地产和IT行业低迷导致建设、设备投资放缓,尹锡悦政府推行高强度紧缩财政政策也产生负面影响。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韩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偏低。根据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所属的共同民主党议员任光铉从韩国央行获取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规模前20的国家中已公开去年经济增长率及各支出项目贡献度的10个国家当中,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1.6个百分点。而韩国仅为0.1个百分点,在这10个国家中排名垫底。
印度尼西亚以5.5个百分点位居榜首,西班牙(2.8个百分点)、英国(2.4个百分点)和瑞士(1.7个百分点)均高于平均水平。其次是加拿大(1.5个百分点)、荷兰(0.8个百分点)、意大利(0.4个百分点)、德国和法国(均为0.3个百分点)。不过该统计未包含美国、中国、日本等经济大国。
相比之下,韩国的净出口(出口-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9个百分点,在十国中高居榜首。这意味着去年韩国经济能勉强维持2%的增长,全靠出口支撑。韩国央行相关人士指出,“虽然需要考虑韩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这一特点,但韩国的内需贡献度甚至低于同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德国,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今年形势更为严峻。在内需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贸易冲突带来的影响令出口遭到更大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的2.0%大幅下调至1.0%。韩国央行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93.8,已连续五个月低于基准线(100),该指数低于100即意味着消费信心长期处于平均水平(2003~2024年)以下的悲观区间。
有观点指出,当前必须通过扩大追加财政预算和下调基准利率来把握经济刺激的黄金时机。但韩国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已于17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2.75%不变,主要考虑到美元兑韩元汇率仍徘徊在1400韩元区间等外汇市场不稳定因素,以及房价上涨预期可能导致家庭债务激增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货币委员会委员申成焕在会议中提出异议,认为“仅从近期物价和增长指标来看,确实需要大幅降息”,并单独提交了降息0.25个百分点的少数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