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色列与德黑兰爆发了多年来最危险的升级冲突,以方袭击伊朗核设施而伊方威胁将”严厉”报复,但油价仅短暂上涨后便回落至先前水平。

彭博社分析师哈维尔·布拉斯周五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导弹横飞、威胁不断,但由于石油供应持续流动且未损失一桶原油,市场正在”试探运气”。

供应过剩抑制恐慌

彭博社认为,市场仍面临供应过剩问题——全球商业原油库存高于季节性平均水平,表明大量石油尚未售出。

该机构称,以色列袭击后布伦特原油近10%的涨幅仅是投机者的初步反应,当价格触及每桶87美元后,大交易商迅速将其视为抛售机会,油价随即回落至75美元左右。

这种相对稳定态势的出现,甚至发生在以色列打击伊朗境内核设施且德黑兰警告将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袭击后数小时表态,”当前市场供应充足”,试图安抚市场并强调冲突尚未影响石油流动。

全球过剩迹象显现

彭博社指出,库存上升伴随着全球需求增长放缓,以及要求”欧佩克+”加速增产的压力,未来数周供应过剩可能加剧。

北半球夏季是用油高峰季,这将成为掩盖原油过剩的最后屏障。

报道强调:“尽管发生大规模袭击,中东石油生产、出口及炼油活动均未受影响,油轮运输如常运作。”

市场在漠视与谨慎间摇摆

报告观察到市场最初恐慌性推高油价至80美元,随后投机者平仓导致回落,最终恢复平衡。

虽然以色列尚未袭击伊朗石油设施,但”尚未”二字正是悬顶之剑——交易员正为潜在风险做准备。

FILE PHOTO: Oil tankers pass through the Strait of Hormuz, December 21, 2018. REUTERS/Hamad I Mohammed/File Photo
2018年12月21日,油轮穿越霍尔木兹海峡 (路透)

特朗普施压与内塔尼亚胡警告

报道透露,以色列总理可能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压制油价的压力而避免打击伊朗能源设施。

袭击前特朗普曾在公开活动质问:”一切还好吧?油价会跌的,不是吗?”

这凸显石油问题对美国大选的敏感性——白宫正不惜代价控制通胀,哪怕需要约束盟友。

最危险情景仍潜伏

报告的结论是,主要威胁尚未成为现实:一是德黑兰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供应要经过该海峡)进行直接军事回应,二是核升级导致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从而引发新的国际制裁。

彭博社警告,若伊朗政权感到生存受威胁,可能故意引爆石油市场作为经济施压武器。

该机构在报告结论中指出:“当前的供应充裕或许能暂时避免灾难,但如果不谨慎地依赖这种充裕的供应,就等于跳入未知的深渊。只需回想一下,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一周,市场似乎完全处于平静状态。”

来源: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