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周五黎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宣布,他的军队已经“袭击了伊朗铀浓缩计划的核心”,并誓言将继续打击“数日,直至消除这一威胁”。

以色列发表声明,宣布其在伊朗境内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是以色列历史上对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所构成的“生存威胁”的最大胆的冒险。此次行动看起来更像是一场全面战役的开始,它基于特拉维夫长期以来秉持的一个安全假设:德黑兰正在接近核门槛,而阻止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以色列的袭击针对了伊朗一系列敏感的核设施和军事设施,包括位于伊斯法罕省的纳坦兹设施、阿拉克重水反应堆所在地洪达卜(Khondab),以及霍拉马巴德和首都德黑兰周围的设施。据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在X平台发帖称,以色列军队周日还轰炸了伊斯法罕的一处核设施。

袭击不仅限于伊朗的核设施和导弹基础设施,还包括暗杀高级领导人,最著名的是革命卫队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和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以及费雷杜恩·阿巴斯-达瓦尼和穆罕默德·马赫迪·塔赫兰奇等有影响力的核科学家。

此次袭击持续至今,以色列在长期依赖披着政治否认外衣的秘密行动之后,开启了与伊朗公开军事对抗的新时代,因为它在日益增长的战略威胁中看到了机遇,但与此同时,这也为双方紧张局势升级以及伊朗的回应打开了大门,并可能重塑该地区的交战规则。

这些袭击能否实现其阻止伊朗核计划的既定目标,还是这一目标仍然无法实现?这次打击是否会迫使德黑兰撤退或增强其跨越核门槛的意志?这将是一次成功的军事打击,随后局势会降级,还是会让该地区陷入地缘政治紧张和军事冲突的新阶段?

地下核网络

伊朗的核计划分布在从伊朗中心地带延伸至郊区的庞大设施网络中。其中许多都是在精心挑选和建造的重型工程防御工事内设计建造的,有些则建在地下或山内,这使得瞄准它们对于任何军事行动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特别是如果仅基于空袭的话。

第一个地点是位于伊斯法罕省的纳坦兹设施,该设施最近成为以色列袭击的目标,主要是因为它是伊朗主要的铀浓缩中心。该设施包括深度约8米的地下大厅,周围环绕着钢筋混凝土和岩石层,因此极难用常规弹药彻底摧毁。

过去几年,纳坦兹核设施遭遇了一系列神秘爆炸,这些爆炸被描述为针对伊朗核基础设施的“破坏行动”,这促使德黑兰采取了一项新战略,即加强地理纵深和工程防御工事,在纳坦兹设施旁边的扎格罗斯山下建造一个新的综合体。

根据2022年拍摄的卫星图像,新建筑群位于该地区的一座高山内,海拔约1600米。据估计,主要大厅的挖掘深度为顶峰以下78至145米,具体取决于隧道的坡度和挖掘方向,这为该设施提供了致密的天然保护层,即使使用最强大的掩体炸弹也难以瞄准。

第二座设施位于德黑兰西南约90公里的福尔多,拥有大部分离心机。虽然面积比纳坦兹小,但防御更为坚固。据了解,该导弹位于一条挖于山体深处的隧道内,深度约为80至90米,超出了常规弹药的打击范围,只能使用以色列所没有的重型穿透炸弹来摧毁。

重水反应堆位于德黑兰西南部的阿拉克,它是通过生产钚而不是铀浓缩来制造核武器的替代途径之一,此外还具有冷却核反应堆的技术功能。

伊朗国家媒体证实该地点是最近以色列袭击的目标之一,但目前尚不清楚损失程度的具体信息。

伊斯法罕核设施于周五下午再次遭到以色列空袭,该设施是核燃料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原料铀在此转化为用于浓缩的气体(六氟化铀)。由于位于地面上,伊斯法罕设施相对暴露且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即使伊朗试图通过小型隐蔽的替代设施来弥补损失,也有可能中断离心机的气体供应。

除了这些设施外,伊朗的核地图还包括其他地点,例如帕尔钦军事综合体,据信该综合体曾进行与核弹头设计有关的爆炸实验,以及德黑兰研究反应堆,该反应堆用于生产用于医疗目的的放射性同位素。

至于铀矿和加工设施,尽管它们处于供应链的起始端,但就伊朗生产核武器的能力而言,短期内针对它们的影响仍然有限。

与此同时,伊朗拥有大量铀原料储备,可浓缩至军事用途水平。

尽管以色列和美国认为他们知道所有正在运行的离心机的位置,但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可能还有更多位置不明的离心机。尽管它们目前可能尚未融入作战系统,但它们可以快速部署,而且德黑兰有能力生产更多这样的导弹。

伊朗纳坦兹核设施 (AFP)

单次打击是不够的

伊朗核设施的这种水平和垂直分布(通过地理分布和深度工程防御)要求任何旨在对该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军事计划都必须实施大规模、同时的精确打击。

然而,福尔多等设施和纳坦兹附近的新山地综合设施仍然超出了常规弹药的有效摧毁范围,对任何单一的军事选择都造成了严重的战略限制。

覆盖目标设施的材料的性质增加了这种困难。能够轻易穿透数十米厚的压实土壤或沙土的炸弹,却可能无法穿透几米厚的普通混凝土,而面对高密度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其效力就更低了。

据估计,大多数伊朗设施都受到混凝土、坚固岩石、压实土壤以及可能专门用于阻碍穿透武器的材料的保护。

例如,纳坦兹设施虽然深度相对较平均(约8米),但需要在同一点进行精确、反复的打击,才能穿透防御掩体并引爆设施内的弹头,使用的弹药包括GBU-28,其穿透能力不超过6米,是以色列空军武器库中最强大的弹药,但这并不能保证设施彻底损坏。以色列无法获得美国GBU-57等更有效的弹药,需要从B-2隐形轰炸机发射,而以色列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一技术限制与专家们指出的以色列最近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影响有限的观点一致。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所核专家戴维·奥尔布赖特强调,纳坦兹设施受到的破坏只是表面性的,没有证据表明地下设施遭到破坏。

即使纳坦兹设施被禁用,伊朗仍然可以选择将燃料转移到福尔多规模较小的浓缩设施,这需要美国通过GBU-57掩体炸弹直接干预,以高精度对单个点进行连续打击。然而,由于这些设施内部设计的复杂性和周围深厚的防御工事,对这些设施的渗透仍不确定。

尽管可以使用穿透力较弱的弹药来摧毁隧道入口或扰乱补给路线,但由于缺乏包括后续打击在内的长期空袭,伊朗有机会修复损坏并迅速恢复设施。此外,伊朗在铀浓缩和核计划技术开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科学知识。

即使物理设施被摧毁,人类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知识也无法通过空袭消除。这使得伊朗的核计划能够基于积累的知识结构进行重建,无论是在新的地点还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尽管以色列针对杰出核科学家的行为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扰乱这些努力)。

2013年3月28日,一架美国B-2隐形轰炸机(右)飞越位于首尔南部平泽的美国空军基地。该飞机能够携带美国GBU-57等重型弹药 (AFP)

知识不会被炸弹摧毁

这些因素解释了关于“摧毁伊朗核计划”可能性的持续争论,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对特定地点进行空袭,还涉及任何袭击摧毁核基础设施和科学人员的能力,以及推动该计划的政治意图和意志。

尽管以色列历史上曾成功实施所谓的“开始主义”,即阻止任何地区对手拥有核武器,例如1981年轰炸伊拉克塔穆兹1号反应堆,以及2007年轰炸叙利亚基巴尔核电站,但与伊朗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目标是个别的、相对暴露的、并且处于建设的早期阶段,而伊朗的计划则具有地理范围广泛、完全依赖当地和工程防御工事复杂的特点。德黑兰在发展其能力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体现在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上。所有这些都使得重复以前的场景变得不现实,并且无法用相同的军事逻辑实现。

因此,空袭无论威力多么强大,都无法实现“彻底摧毁”,即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终结其技术和认知能力,并剥夺其重建的可能性。只要科学骨干和政治意愿留在德黑兰,恢复该计划的可能性就仍然存在,因为知识无法被炸弹摧毁。

这迫使以色列选择通过杀害伊朗著名科学家来阻挠核计划,就像在当前袭击开始时所做的那样,但仅靠这条道路无法终结德黑兰数十年来积累的知识,特别是考虑到伊朗已将核项目制度化,并且不再依赖一两个或三个人。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最希望看到的是一次破坏性的打击,将该计划推迟数年,希望在此期间出现政治或外交机会,阻止该计划重启。

以色列决策者意识到了这些限制,因此军事行动的现实上限似乎是“暂时阻碍”,而不是彻底摧毁。即使是这个有限的目标也需要大规模的军事努力和美国的直接支持,特别是面对福尔多和新的山地综合设施等戒备森严的设施。

除非美国直接干预(如果交火升级,以色列似乎就指望美国直接干预),否则此次袭击的主要目标仍将是施加尽可能多的政治压力,迫使德黑兰接受美国(和以色列)的条件,同时增加对伊朗政权的内部压力,希望政权结构的内部转变能够实现飞机和炸弹无法实现的目标。

来源: 半岛电视台 +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