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袭击了伊朗一些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这是中东国家之间数十年竞争以来首次发生此类袭击,引发了人们对冲突扩大的担忧,并威胁到市场动荡。

周六晚些时候,伊朗石油部表示,以色列袭击了一个重要的燃料库,而首都德黑兰的另一家炼油厂也发生火灾,紧急救援人员正在不同地点灭火。

伊朗还部分暂停了世界最大天然气田南帕尔斯的生产,该气田由伊朗与邻国卡塔尔共同拥有,因以色列的袭击于周六引发火灾。

最新一轮交火始于周五,此前以色列袭击了伊朗的军事和核设施,并暗杀了数名高级军事官员和核科学家。在全球呼吁缓和紧张局势的呼声中,德黑兰方面采取报复行动,向以色列多个城市发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

据伊朗官方媒体报道,过去两天,以色列的袭击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其中包括20名儿童,另有800人受伤。以色列当局称,伊朗的袭击已造成10人死亡,180多人受伤。

以色列对伊朗能源设施发动前所未有的突然袭击,势必扰乱中东的石油供应,并可能撼动全球燃料价格,而两国之间还互相威胁发动更为猛烈的袭击。

那么,以色列袭击了伊朗哪些关键能源设施及其为何如此重要?

以伊冲突
以色列袭击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
以色列袭击了伊朗的多个关键能源设施,包括南帕斯气田(世界上最大的气田)以及加工其燃料的法杰尔·贾姆天然气工厂。德黑兰的沙赫兰石油仓库也受到了打击。 (半岛电视台)

哪些主要设施遭到以色列袭击?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伊朗拥有世界第二大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和第三大原油储量,其能源基础设施长期以来一直是以色列的潜在目标。

在当前冲突升级之前,以色列基本上避免将伊朗能源设施作为目标,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盟友向以色列施压,称任何此类袭击都会对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构成风险。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周五,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警告称,如果伊朗对其袭击进行报复,“德黑兰将被烧毁”。

周六晚些时候,伊朗首都的两个相对地点——位于德黑兰市中心西北部的沙赫兰燃料和天然气库以及位于该市南部沙赫尔雷伊(Shahr Rey)的伊朗最大的炼油厂之一——发生重大火灾。

伊朗学生新闻网随后否认沙赫尔雷伊炼油厂遭到以色列袭击,并声称该炼油厂仍在运营,但承认炼油厂外的一个油箱着火了。该新闻网并未解释起火原因。

但伊朗石油部证实,以色列袭击了沙赫兰油库,目前消防员仍在努力控制火势。

以色列的空袭还瞄准了伊朗南部布什尔省近海的南帕尔斯气田。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气田产出了伊朗三分之二的天然气,供国内消费。伊朗与邻国卡塔尔共享南帕尔斯气田,该气田在卡塔尔被称为“北气田”(North Field)。

据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此次袭击导致第14期天然气处理设施严重受损并引发火灾,并导致日产天然气1200万立方米的海上生产平台停产。

据报道,在另一起以色列袭击中,伊朗最大的天然气处理厂之一、位于布什尔省的法杰尔·贾姆天然气厂发生火灾,该厂负责处理来自南帕尔斯的燃料。伊朗石油部证实该设施遭到袭击。

这些地点为何如此重要?

沙赫兰油库是德黑兰最大的燃料储存和配送中心之一。它拥有11个油罐,总容量近2.6亿升。它是首都城市燃料网络的重要节点,负责向德黑兰北部的多个终端配送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

德黑兰炼油厂位于德黑兰南部沙赫尔雷伊区,由国有德黑兰炼油公司运营,是伊朗历史最悠久的炼油厂之一,日炼油能力近22.5万桶。专家警告称,无论火灾原因如何,该炼油厂的任何中断都可能给伊朗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燃料物流带来压力。

伊朗南部,位于波斯湾的南帕尔斯近海气田估计蕴藏着1260万亿立方英尺的可采天然气,占全球已知储量的近20%。

与此同时,布什尔省法杰尔·贾姆天然气炼油厂遭遇袭击,威胁到伊朗国内电力和燃料供应,尤其是南部和中部省份,这些省份已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伊朗政府估计,停电每天给伊朗经济造成约2.5亿美元的损失。

全球市场不确定性

伊朗表示,在与以色列的冲突加剧之际,它正考虑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此举将导致油价飙升,这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霍尔木兹海峡将伊朗与阿曼和阿联酋隔开,是通往海湾地区的唯一海上入口,全球近20%的石油消耗量都经过该海峡。美国能源信息署将其描述为“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运输咽喉要道”。

周五,以色列的袭击在战斗的第一天就成功避开了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这已将油价推高了9%,之后油价略有回落。分析师预计,周一油市恢复开市时,油价将大幅上涨。

中东研究所杰出外交研究员艾伦·艾尔告诉半岛电视台,以色列正试图推动美国参与其对伊朗的袭击。“最终,以色列最好的结果就是鼓励,如果不是政权更迭,那么就是推翻这个政权,”他说。

艾尔说:“伊朗的选择非常有限;他们必须采取军事行动来挽回国内的面子,但伊朗不太可能在内部对以色列造成足够的破坏,或者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其停止轰炸。”

艾尔补充道:“伊朗在国际社会上没有很多盟友,即使有,以色列也表现出极不愿意听取国际意见。”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