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核军备竞赛边缘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尽管人类不愿相信,但核武器有朝一日被使用的可能性正在不断上升。
这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本周一发布的年度报告所得出的普遍结论。
这份年度报告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近期关于冲突、武器转让和军费开支研究的汇编,它特别强调了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眼中的九个拥核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和以色列)之间正在兴起的新军备竞赛。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表示,尽管随着美国和俄罗斯逐步拆除1000枚退役核弹头,全球核弹头数量正在减少,但新核弹头仍在不断进入库存,并且在没有任何减少或限制库存的条约的情况下,新核弹头的数量最终将超过现有核弹头。
这份报告称,核威力、运载能力和精确度的提升也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核时代。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丹·史密斯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我们正处于一个阶跃式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自疫情爆发前就一直在发生。”
“这不仅仅是零零碎碎的升级。所有国家都在朝着升级的方向发展,包括新兴的拥核国朝鲜,以及相对较新的拥核国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拥有了核武器。”
核力量是如何升级的?
中国正在其北部沙漠和山区建造350个新的发射井。在过去一年内,中国方面组装了100枚新弹头,使其核弹头总数达到600枚,并且很可能继续以这样的速度扩张。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它可能正在发展一种预警发射能力——一种反射性的反击。
中国和印度现在都可能会在和平时期将弹头部署在导弹上,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保持弹头和导弹分离的政策。
印度可能正在发展远程导弹,因为它将传统的重点放在巴基斯坦,并将中国也纳入其中。
据估计,朝鲜除了现有的50枚核弹之外,还拥有足够制造40枚核弹的裂变材料,并表示即将发射战术核武器。
报告指出,巴基斯坦也在储存裂变材料,其“核武器库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内继续扩大”。
英国正在将其核弹库从225枚核弹头增加到260枚,并建造新型无畏级核潜艇。法国也在建造第3代潜艇,并设计空射巡航导弹,而这两者都具备核能力。
据信,以色列能够从其现有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核导弹,但其最新潜艇“Drakon”号也配备了垂直发射系统。
然而,所有这些国家仅占世界核武库总量的10%。
其余90%都属于俄罗斯和美国——两国各自部署了超过1700枚核弹头,另有4521枚储存在库。
除了正在升级其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潜艇和轰炸机之外,美国还在去年接收了200枚“现代化”核弹头,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一年时间内接收数量最多的一次。
俄罗斯也在对其空基和海基运载系统进行现代化升级,并且可能已经在白俄罗斯境内部署了核武器。去年,俄罗斯还扩展了其核理论。
此前,俄罗斯承诺只有当其国家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授权使用核武器。如今,俄罗斯认为,只要国家主权或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或出现跨越国界的“大规模发射空天攻击手段”的情况,即可获得使用核武器的授权。而这些空天攻击手段包括无人机——乌克兰经常一次性地向俄罗斯发射数十架无人机。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报告中写道,俄罗斯的新战略“可能被解读为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门槛”。报告指出,“俄罗斯的常规武器在对乌克兰战争中表现参差不齐,这可能再次确认,甚至可能加深俄罗斯在其国家安全战略中对核武器的依赖。”
在更不稳定的世界中的更强大武器
这些变化发生在常规武器在全球武装冲突中日益增强的背景之下。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这份报告中指出,“预计这些冲突造成的死亡总人数将从2023年的18.8万人上升到2024年的23.9万人”,报告列举了其中五大主要冲突:以色列对加沙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危机、缅甸内战、苏丹内战,以及埃塞俄比亚的武装冲突。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指出,在过去十年内,全球军费开支增长了37%,仅去年一年就增长了9.4%,达到2.7万亿美元。
欧洲政策分析中心跨大西洋防务与安全项目研究员明娜·阿兰德表示,核武器射程、火力、精度和生存能力的提升,再加上常规冲突的加剧,这些都助长了核武器扩散的可能性。
她指出,“这种情况甚至在欧洲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地区引发了核辩论:‘北欧核武器’的想法已经成为瑞典的早间广播话题,丹麦前外交大臣耶珀·科弗德最近将拥有核武器的北欧防务联盟称为‘不仅仅是一个梦想,还是战略必需品’。”
“鉴于丹麦和挪威一直限制北约在其领土上的核存在,而芬兰和瑞典一直倡导核不扩散,这是一项引人注目且具有指示性的发展。”
芬兰和瑞典已与美国签署双边军事协议——该协议已于去年生效,并允许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军队和武器(包括核武器)。波兰也表示愿意与美国共享核武器。
史密斯表示,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削弱了美国的安全保障,这使得北约的共同防御条款将以其任意的国防开支水平作为条件。
他还指出,“现在的应对措施非常模糊,因为‘美国不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这一观点已经非常明确。所以,就安全规划人员和战略家而言,这就是新的现实。”
阿兰德指出,“一旦你提出一个条件,任何进一步的条件都是可以想象的,很快威慑就会失去其可信度。”
他还表示,法国和英国的独立威慑力量源于人们对美国总统是否会“为了柏林而牺牲纽约,甚至是俄亥俄州的阿克伦”的质疑,但美国的立场证明了法国选择完全自主是正确的。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表示,在全球193个联合国成员国中,目前已有178个国家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去年,有4个国家批准了旨在禁止所有核武器的《禁止核武器条约》,从而使签署国家数量达到73个。另有25个国家也签署了《禁止核武器条约》,但尚未正式批准。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史密斯表示,这些削减和消除核武器的努力源于一个观点,即没有人能够赢得核战争。
“核时代已经过去80年了,但在任何情况下发动核战争仍然毫无意义”,史密斯表示,“我非常肯定,如果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以色列会使用核武器。但这不会有任何效果。这样做并不能拯救以色列。充其量,这基本上只是一种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