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未能从伊拉克战争中汲取任何教训
以色列决定于6月13日对伊朗发动新一轮战争,这无疑是一场灾难。没有人会从中受益,包括以色列政府本身,相反,许多人都将蒙受损失。这场交火已导致伊朗方面至少80人死亡,以色列方面至少10人死亡。
令人悲哀的是,该地区过去的军事冒险主义失败的教训显然已被完全忽视。
阅读更多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这场战争称为“先发制人”的行动,旨在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他这样做,重复了最近两位在该地区发动所谓“先发制人”袭击的政治人物的战略失误,即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
当以色列的战机和导弹掠过中东上空,并对伊朗军事基地和军事领导人发动致命打击时,世界局势立刻变得更加危险。如同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的入侵一样,此次无端袭击势必给这个本已动荡的地区带来更多的混乱。
内塔尼亚胡声称,此次袭击旨在摧毁伊朗的核能力。迄今为止,以色列军队已经袭击了伊朗境内的纳坦兹、伊斯法罕和福尔多三处核设施,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然而,这些袭击不太可能真正阻止伊朗的核计划,而以色列总理对此也心知肚明。
伊朗当局有意将纳坦兹核设施建在地下深处,以使其能够抵御除威力最大的掩体炸弹之外的所有炸弹袭击。以色列缺乏永久摧毁该设施的能力,因为它没有美国生产的“巨型钻地炸弹”或“巨型空爆炸弹”。
美国长期拒绝提供这类武器,即使是在一直纵容以色列官员并试图保护他们不因加沙战争而受到制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执政期间。特朗普团队最近再次表态,不会向以色列提供这类武器。
从这些袭击发生后的美国官方反应来看,目前尚不明确美国方面对这些袭击的知情程度。在袭击发生之初,美国国务院与这些袭击划清了界限,并称之为以色列的“单边”行动。但在此后不久,特朗普又声称他对此完全知情。
美国在这些袭击当中的参与和批准程度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但这些袭击立即终结了有关美国最近几周的密集外交努力能与伊朗就其核计划达成新协议的任何希望,而这对内塔尼亚胡来说就是一项短期胜利。
但对伊朗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似乎取决于是否能将美国卷入这场冲突。鉴于特朗普的高层顾问中批评美国干涉主义的人数众多,这也将是以色列方面的一场豪赌。美国总统本人也试图将扭转美国干涉主义作为其政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色列的行动已经损害了特朗普的其他利益,因为它推高了全球油价,并使他与海湾国家之间的关系复杂化——如果这场冲突扰乱了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运,海湾国家将损失惨重。
如果以色列表现出正在获胜的趋势,那么特朗普无疑会宣称这是他本人的胜利。但如果内塔尼亚胡的战略越来越依赖于企图将美国拖入另一场中东战争,那么他很可能会受到猛烈的抨击。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除非以色列决定违反国际准则并使用核武器,那么它要在伊朗取得任何进一步的战略成就,的确都将取决于美国。
内塔尼亚胡宣布的第二个目标——推翻伊朗政权,似乎也遥不可及。
一些伊朗高级军事指挥官在定点袭击中丧生,与此同时,以色列公开呼吁伊朗人民奋起反抗其政府。但是以色列的单边侵略很可能在伊朗人心中激起了对特拉维夫的愤怒,而且远甚于对其本国政府的愤怒——无论其政府是否民主。
事实上,伊朗政权一直声称核武器是遏制以色列侵略的必要威慑力量,对于伊朗国内那些一度对此持怀疑立场的人们而言,这个观点现在似乎已经更合逻辑。而在伊朗利益近来不断缩减的地区其他国家内,内塔尼亚胡的行动也可能会为其联盟注入新的动力。
但即使以色列成功破坏了德黑兰的稳定,也无法为地区带来和平。这是它应该从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倒台的经历中汲取的教训——在萨达姆政权垮台后,极端主义势力在该国大幅抬头,并最终导致了ISIS的建立,并在本世纪10年代威胁到了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
以色列不可能在德黑兰顺利地扶植一个顺从它的政权。鉴于伊朗和以色列并不接壤,占领伊朗并试图实现这一目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也很难支持这样的行动,因为这样做必然会增加针对美国的袭击风险。
换而言之,内塔尼亚胡的袭击或许会在短期内为以色列带来战术上的收益,延缓伊朗的核野心并阻挠伊朗与美国之间的核谈判,但从长远来看,这必将带来一场战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