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什么?伊朗为何威胁退出该条约?
伊朗政府表示,该国议会正在起草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立法,背景是伊朗与以色列之间的军事冲突正在不断升级。
伊朗在本周一威胁退出该国际条约,此前,以色列针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设施发动了史无前例的袭击,并已造成伊朗多名核科学家、学者以及高级军事指挥官死亡。
以色列方面表示,其袭击旨在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伊朗则坚称其核计划用于和平、民用目的。与此同时,以色列仍然是中东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尽管它从未正式承认这一点,也从未签署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自以色列在上周五发动袭击以来,两国之间互相攻击,互相发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以袭击对方领土。以色列袭击伊朗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220人,其中包括70名妇女和儿童;伊朗袭击以色列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已超过20人。在本周一晚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德黑兰居民撤离。
那么,伊朗方面对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事作何表态?它为什么会这样做?《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什么?这一决定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伊朗威胁了什么?
伊朗外交部在本周一宣布,该国议员们正在制定一项法案,要求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鉴于最近的事态发展,我们将做出适当的决定”,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伊斯梅尔·巴加埃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必须执行议会法案,但相关提案正在筹备中,我们将在后期与议会协调。”
伊朗总统佩泽希奇扬表示,伊朗没有发展核武器的计划,其核活动仍然专注于和平的能源生产和研究。
佩泽希奇扬进一步表示,伊朗方面的政策与该国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长期以来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宗教法令相符。巴加埃表示,“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是该地区唯一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他所指的是以色列政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什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条约,旨在防止核武器扩散并促进和平利用核能。
该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开放签署,并于1970年3月5日生效。该条约由美国、苏联和英国谈判达成。
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核武器国家同意不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核武器或协助其发展核武器。无核武器国家也同意不寻求或获取核武器。
该条约将核武器国家定义为在1967年1月1日之前制造并引爆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俄罗斯。该条约也为这些最初的核武器国家逐步淘汰其核武库铺平了道路。
该条约支持其所有缔约国在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保障监督下,为和平目的而获取核技术的权利。
该条约共包含11项条款,其中一条规定,如果一个国家“认定发生的非常事件已经危及其国家最高利益”,那么该国有权在3个月内通知退出该条约。
伊朗的退出为何意义重大?
非营利组织“军备控制协会”(Arms Control Association)的防扩散政策主任凯尔西·达文波特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她对伊朗威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不感到意外。
“以色列的袭击正在伊朗国内引发关于核武器是否有必要用于遏制未来袭击的争论”,达文波特表示,“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将表明伊朗正在认真考虑发展核武器。”
伊朗于1968年7月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于1970年2月以无核武器国家的身份批准了该条约。此后,伊朗一直表示其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及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根据该条约的保障监督制度对其相关活动进行了核查。
诚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不意味着伊朗就会研制核武器。伊朗政府不寻求核武器的官方立场仍将保持不变。
但是如果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那么它将不再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的约束,包括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核透明度相关义务以及不制造核武器的承诺。
如果没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联合国核查人员和世界其他国家对伊朗核计划的了解就会减少,而这反过来可能会引发人们对伊朗可能选择秘密推进核武器研发的担忧。
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会影响该条约的合法性吗?
“如果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转而研发核武器,这可能会在该地区产生连锁反应”,达文波特表示,“其他国家也可能同样感受到获取核威慑力量的压力。”
她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描述为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关键堡垒”。
她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任何削弱该条约的行为都将破坏稳定。如果伊朗核危机得不到解决,就将对该条约造成严重打击”。
达文波特表示,她认为外交手段仍然值得一试。
她说道,“第一步是要敦促缓和局势,并让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重返伊朗核设施。至关重要的是,该机构必须开始评估伊朗核设施受到的损害,并查明伊朗核材料的去向。”
与此同时,她表示美国需要与伊朗的盟友俄罗斯和中国合作,以说服伊朗不要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她警告称:“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将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它会迫使更多国家考虑退出的好处,或将威胁退出作为筹码。”
哪些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哪些国家没有签署?
截至2025年,已有191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其成为最广泛遵守的军备控制协定之一。
但4个核武器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并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
其中,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以及南苏丹从未加入该条约。朝鲜曾是该条约的缔约国,但已于2003年退出。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否面临批评?
多年来,核不扩散机制及其主要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都面临批评。
例如,印度曾多次为其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行为辩护,并声称该条约“具有歧视性、不平等性和缺陷性”,因为它允许在特定日期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继续拥有核武器,同时禁止其他国家获得核武器。印度认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实际上将世界划分为“有核国家和无核国家”,并指出该条约并未强迫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消除其核武器。
与此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最近因为发布一份谴责伊朗的报告而受到伊朗方面的批评。伊朗称,这为以色列袭击伊朗提供了借口。
国际原子能机构上周的决议指责伊朗核计划缺乏透明度。巴加埃表示:“那些投票支持该决议的人为以色列的袭击奠定了基础。”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谴责伊朗时怎么说?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伊朗没有配合与其核计划相关的核查。
该联合国机构表示,伊朗没有就多个“未申报地点”发现铀颗粒的问题提供“可信的解释”,也没有提供有关其核材料位置的信息。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也表示,该机构对“伊朗快速积累高浓缩铀”感到担忧。
伊朗外交部及其原子能组织在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决议时表示,伊朗始终遵守其保障监督义务,并补充称,该决议是出于政治动机,并且缺乏技术和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