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有勇无谋的特朗普对华战略
2025-06-02T13:42:45.742Z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指出,全球霸权的逐渐丧失以及全球化进程带来的苦果,正令美国痛苦不堪。而这两者都有一个现成的替罪羊:中国。中国迅猛的军事扩张、经济的巨大成功,以及该国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操控,都加剧了美国对衰败的恐惧。这篇题为《美国的十字军远征》的评论写道:
“特朗普的政策绝非杂乱无章,遏制中国一向都是他的战略主旨。对特朗普来说,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他也完全不会去顾及盟友的感受。对他而言,俄罗斯的帝国主义也只是一个次要问题,只要能将莫斯科从北京的把控中解脱出来,其他一切都可以接受,而乌克兰在这场棋局中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棋子而已。

在欧洲中心主义者对霸权政治的抱怨声中,人们忽视了一点,即像以色列这样的美国盟友也同样受到了冲击。美国总统毫无预兆地宣布取消了对叙利亚的所有制裁。而以色列方面其实更希望保持对叙利亚新当权者及其土耳其后台的压力。
除了中国,其他都是配菜
特朗普对伊朗政策的突变更是令人大跌眼镜。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对伊朗的强硬言辞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同德黑兰开启核计划谈判。对内塔尼亚胡来说,这一切简直是晴空霹雳。特朗普在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以及阿联酋的凯旋之旅,都是以牺牲以色列为代价的。面对特朗普向卡塔尔提供高精尖芯片的承诺,以色列束手无措。而特朗普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避免让这些海湾国家受到中国的诱惑。为此目的,美国不惜提供其一向视若珍宝的最高端芯片。毕竟北京才是特朗普的绝对优先选项,同时也是他的‘头号敌人’,其他一切都是配菜而已。”
评论指出,美国如此执着地遏制中国,并非首次。1949年,共产党在中国取得胜利后不久,就试图将北越置于北京的控制之下,这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觉,而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及其外长艾登则对华盛顿的歇斯底里大加讥讽。
“这两位冷静的帝国主义者没有屈从美国的压力,因此也就没有被拖进最终令美国几乎无法自拔的越南泥潭。今日的欧洲也必须重新找回这种自主特性,在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十字军远征’问题上尤为如此。尽管中国的贸易政策中充满了狡诈,但欧洲同中国的商贸往来仍是收益大过损失。有人说,北京将会先控制亚洲,继而征服整个世界,但这种老调重弹的多米诺理论同当年的越战一样,都一样无法令人信服。特朗普严重低估了国际社会的多样性。在特朗普看来,只要能坚持其中国战略,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他也的确是在到处套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现在,华盛顿总是以某种意识形态的视角观察整个世界,凡是不符合其框架的,就会试图让它符合这一框架。从历史角度而言,这种行为方式的危害性要远远大于任何一位行事激进的总统。”
强硬有余 智谋不足
大约半个世纪前的那个“改变世界的一星期”中,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从而开启了中国远离共产苏联、靠近美国的合作进程。现如今,这一进程正在逆转。《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称,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敌意已经变得毫无遮拦:
“前不久,特朗普也曾对普京提出过批评,但迄今为止,尽管俄罗斯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暴行,但特朗普却并不准备对克里姆林宫实施更严厉的制裁。现如今,美国显然更愿意温和对待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而要把主要矛头对准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其目的也和半个世纪前一样,就是要让中俄分道扬镳。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曾表示,他必须将中俄两国分开。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在今年二月发出警告称,一旦俄罗斯永久成为‘中国的小弟’,美国就将不得不面对两个核大国的联合对抗。
美国的担忧的确不是空穴来风。但不同于尼克松和毛泽东那个年代的是,今日的中国已经在各个层面上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然而,问题在于,特朗普显然一方面严重低估了北京同莫斯科关系的牢固性,这种友谊的存续时间可能会超越他本人的总统任期。另一方面,中国也早已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要抗衡这样的中国,特朗普重新发扬美国的传统强项才是上策。这些强项中,不仅包括美国的军事优势,也包括美国的国际信誉和所谓的软实力。但特朗普却在反其道而行之,他打压美国大学院校,大幅削减科研资金,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动摇北约的盟友关系。习近平将目光聚焦台湾之际,特朗普却在极力淡化普京发动侵乌战争的罪责。面对一个迅速崛起的新中国,特朗普的对华战略显然显得有勇无谋。“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