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許東爀
2025-06-14T06:32:16.846Z
目前南北双方暂停相互间的边境广播,是否能成为局势缓和的第一步?

(德国之声中文网)保守派尹錫悅政府在位期間的2024年1月,北韓修憲取消「統一」條款,並將南韓列為「敵對國家」,尹政府對北也展現敵意,因此雙方不斷以空飄傳單與污物氣球互相攻擊,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在此背景下,共同民主黨總統大選候選人李在明於6月4日正式就任總統,是否能為南北對話重啟鋪路,備受關注。

在就職演說中,李在明表明立場,強調在鞏固國防與威懾的同時,也會為對話保留空間。他說:「我們將以相當於北韓國內生產总值兩倍的國防預算、世界第五大軍力及堅實的韓美同盟為基礎,堅決因應北韓的核武與挑釁。同時,我們也將開放對話與合作之窗,為半島和平開啟新契機。」

李在明将如何推行他的“务实外交”?

李在明上任後,立即展現緩和姿態。韓國政府統一部6月10日對「被北綁架者家屬協會」要求停止對北韓投擲傳單,次日下午兩點總統本人也命令軍方中止非軍事區的對北廣播,北方也於12日暫停對南廣播。南方的廣播自去年6月9日開始,內容包括北韓各地方的天氣日報、消息和K-Pop;由於這些廣播最北可以传播到非軍事區的大城市開城,並對居民的影響較大,北方持續要求立即停止廣播;而北韓的廣播基本上是高音噪音,令非軍事區以南的居民這一年來感到非常困擾。

“避免不必要地刺激軍事分界線”

實際上,這些措施是李在明在選舉前就已承諾的。主導李在明對北政策的,是新任國安室長魏聖洛。早在總統大選前的5月28日仍為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時,魏聖洛即向德國之聲闡述李在明政府的對北藍圖:「未來將避免不必要地刺激軍事分界線,像是停止播放擴音廣播;我們會重建中斷的溝通管道。即便北韓放弃統一路線,甚至將南韓視為外國,我們仍堅持統一的願景。」

李在明上任后,任命魏聖洛为韩国外交安全顧問

關於北韓日益升高的核武與飛彈威脅,魏表示:「北韓不斷升高的核與飛彈能力不容忽視,我們將與美國與盟友密切合作,務求兼顧無核化與緊張降溫,為半島和平奠定基礎。」

魏也強調人權議題:「作為一個重視自由民主與人權的政黨,共同民主黨將持續推動被綁架者、韓戰國軍戰俘與脫北者的人權,即使遭北韓抵制,也將與同樣面臨類似問題的日本、美國等國協調合作。」

然而,李在明的政策能否產生實質成果,外界仍持保留態度。一位不具名的前統一部高層官員9日在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李在明政府是金大中(1998-2003)、盧武鉉(2003-2008)與文在寅(2017-2022)三位進步派總統的延續。他會努力恢復對話,但北韓未必會理會,至少在1年內難有突破。若僅複製文在寅政府的低調姿態,北韓不太可能回應。」

該高官指出,北韓已不再將南北關係視為民族問題,而是轉向「敵對的雙邊關係」,並試圖以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來取代與南韓的關係。此外,北韓派兵參加烏克蘭戰爭,提高了對抗無人機的現代戰鬥能力。

俄罗斯与朝鲜之间越走越近 也引起韩国方面密切关注

該官員分析,北韓選擇「斷聯」的根源,在於文在寅任內承諾的金剛山觀光與開城工業區復甦因聯合國制裁未能實現,令北韓對南方的能力感到失望,進而摧毀南北聯絡設施與交通基礎建設。

“日本是百年敵國,但中國是千年敵國”

該官員也談到尹錫悦政權期的南韓內部的對北觀點分歧:一派(約七成)認為北韓徹底斷絕與南韓來往是为了維護其政權,因為之前與南韓的交流讓北韓人民受到(優越的)南韓文化的影響,削弱了他們對政權的忠誠度;而另一派(約兩成)則認為北韓正在為未來的核武與軍事挑釁鋪路,將南韓正式定位為「敵國」。

在美中問題上,這位高層透露:「北韓其實對美國的信任可能高於中國。美國距離遙遠,領土野心較低,北韓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積極尋求與美改善關係。據其回憶,當時一位美國官員問一位北韓外交部官員:『你們不是和中國關係很好嗎?』該北韓官員回答:『除了最低限度的援助,中國不會幫助我們。日本是百年敵國,但中國是千年敵國。中國以前的朝代征服了朝鮮半島,現在中國還想這樣做』。」

該官員也披露,2000年金大中與金正日首腦會談中,金正日曾表示:「即使統一之後,美軍繼續駐紮也可以,因為美國在半島發揮平衡作用。」言下之意,北韓雖在表面上要求美軍撤離,實際上視其為牽制中國的重要力量。

這一點也在川普1.0時期的前國務卿蓬佩奧的回憶錄中得到了證實。蓬佩奧提到,2018年以中情局長身份訪問平壤時,金正恩曾直言:「我們需要美軍來抵禦中共的威脅。」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