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昱君
2025-06-16T04:47:02.867Z
6月10日,台灣經濟部把華為、中芯等企業納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週日(6月15日)發聲明證實,上週二(10日)把601個實體納入了出口管制名單,其中包含華為、中芯等中資企業。

聲明指出,若台灣企業欲出口給實體名單內的企業,應事先取得該署核發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許可證」,且台灣海關也會參與邊境攔查。

國際貿易署表示近期舉行了跨部會審查會議,這次更新名單是基於「防止武器擴散及其他國安考量」而新增出口納管對象。該署也呼籲,廠商應「善盡企業查證義務,謹慎評估交易風險,以避免涉入武擴活動」。

在台灣政府證實之前,彭博社先行報導了此一消息,並形容這對華為、中芯造成重大打擊。這兩家企業引領中國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發展,但如今台灣設下新的出口管制,至少會部分切斷中企獲取台灣建廠科技、半導體材料與設備的管道。

華為、中芯尚未公開發表評論。

台企技術外流中國?

2020年12月,中芯因跟中國「軍民融合」戰略有關聯,被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列入實體清單。

華為則自2019年起便遭美國以國安風險納入實體清單:若美國企業欲銷售受出口管制條例規範的產品給華為,就必須獲得許可。隔年,美國又擴大適用「外國製造之直接產品規定」,意即只要產品的設計與製造涉及美國科技,即使不是在美國製造,同樣受到限制。換言之,台積電等台企也受限於美國的出口管制規範。

然而,科技研究機構TechInsights去年拆解華為「昇騰910」系列的先進AI處理器,發現裡面使用了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晶片。

路透社今年4月引述知情者說法指,華為應是透過另一間中企「算能科技」繞過美國禁令,向台積電採購晶片;台積電已主動通知美方此事,並停止供貨給算能。台積電公司對外則強調一向遵守法規,自2020年9月便不再出貨給華為。

研究機構揭露華為產品內含台積電晶片之後,路透社稱台積電可能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甚至遭到罰款。不過,美國政府目前並未對台積電公開採取處罰行動。

無獨有偶,彭博社2023年的報導曾點名崇越科技、亞翔工程、漢唐集成等台灣企業的子公司在深圳協助華為的關聯企業建造晶圓廠。此外,另一間台企矽科宏晟曾在官網上公布跟華為有合作的中企「鵬芯微」達成合作的消息;「鵬芯微」此前已遭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上述的四間台灣公司當時回應,跟華為關聯企業的合作並不涉及半導體製程設備或材料,因此稱不違反美國的出口禁令。儘管如此,華為在遭美國制裁的情況下,設法建立起「影子供應鏈」,仍然在台灣掀起爭議。

根據台灣國科會成立的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去年底發表的研究報告,打造「影子供應鏈」的具體做法是,深圳市的國有投資集團先成立「鵬芯微」、「昇維旭」等多家「新創」公司,再由這些默默無名的企業跟台灣廠商接觸,藉此規避美國出口管制,獲取台灣服務,把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吸納進深圳與中國整體的半導體國家戰略」。

報告摘要寫道:「華為影子網絡、中芯國際、福建晉華、長鑫存儲等重要的中國半導體企業皆獲得台灣廠商所提供的無塵室廠房工程服務……台灣政府雖然透過投資審查,為晶圓廠赴中投資設下限制,成功保全台灣的產業競爭力,但是半導體製造的生產網絡高度複雜,使得審查範圍未能有效觸及所有供應商。」

2023年,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也曾針對華為的「影子網絡」向各界示警。在拜登政府任內,美國政府除了對中國施加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也陸續把許多協助華為、涉及其「影子供應鏈」的中企納入黑名單。

川普重返白宮之後,雖取消了一部分針對先進半導體的出口管制,但也公布新的指導方針,警告美國企業不要使用中國製造的AI晶片,特別是華為的產品,否則恐怕會違反出口管制。對此,中國商務部重申一貫立場,批評美國的舉動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濫用出口管制遏制打壓中國」。

相关图集:不能输给中国:美国采取了哪些限制措施?

10年内禁止在华投资半导体: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该法案包括对芯片行业527亿美元的补贴、对半导体和设备制造25%的投资税收抵免等扶持政策。其最受瞩目的条款之一是,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生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的公司,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换言之,拿了美国政府补贴的资金,10年内不能在中国投资半导体产业。
禁止对华出口尖端芯片:2022年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公布《出口管制条例》(EAR),一年后再度收紧,尤其针对向中国出口高性能芯片和半导体制造相关事宜。重点管控的目标是被用于数据中心的尖端芯片以及用于训练AI的大模型芯片。美国商务部将逐案调查酌情发放出口许可证。这一背景下,2023年10月美国禁止了英伟达(Nvidia)向中国输出先进芯片。
要求盟国配合限制出口芯片制造设备:2022年10月美国宣布对芯片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实施新的限制。此后荷兰的阿斯麦(ASML)和日本的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跟进宣布配合美国的限制政策。这些国家如果不严格控制对华出口,华府会动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全面阻止相关产品的销售。此前的2022年8月,所有美国设备制造商都收到了商务部的信函,通知他们不要向中国供应用于14纳米或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
钢铝关税25%:2024年5月14日,拜登总统宣布,对战略性行业加征关税,这些行业包括钢铁和铝。华府启动《贸易法》第301条款,从2024年开始对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从目前的0% - 7.5%提高至25%。
半导体关税50%、电动车100%:白宫划定的战略性行业也包括半导体、电动车以及太阳能产品。半导体产品的关税将于2025年从25%提高至50%。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于2024年从25%提高至100%。锂电池以及电池部件的关税从2024年其从7.5%提高至25%。太阳能电池板的关税将在2024年从25%提高到50%。
起重机、医用口罩手套加征至25%关税:此外,港口起重机的关税从今年起从0%提高至25%;注射器和针头的关税将从0%提高至50%。一些医疗用品如呼吸器和口罩,其关税将从0%-7.5%提高至25%。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的关税将在2026年从7.5%提高至25%。
哪些法案还在路上?:美国国会夏季休假结束后,众议院将率先讨论并通过一系列涉华法案,其中包括降低对中国生物技术的依赖、禁止中国电动汽车和无人机、限制中国公民购买农田以及恢复一个旨在消除剽窃美国知识产权的项目。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不能输给对手中国”的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众议院投票过后,还要按程序再经参议院表决通过。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