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6月5日电】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日本和中央大学4日发布消息称,对日本国内销售的蒲烧鳗鱼进行DNA分析后发现,约4成为美洲鳗。这反映出一个事实——作为因濒临灭绝而流通量减少的日本鳗和欧洲鳗的替代品,鳗苗违法交易成为问题的北美原产种在日本也被大量消费。

据分析,在加拿大、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捕获的美洲鳗鳗苗经香港中转后在中国内地养殖。这些鳗鱼作为“中国产”以加工品或活鱼状态进口至日本。WWF日本指出,“大量消费鳗鱼的日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支持着违法渔业活动”。

中央大学的研究团队对2024年在全国各地超市或百货店购买的133份蒲烧鳗鱼进行了分析。约6成为东亚原产的日本鳗,约4成为美洲鳗。51份标识为“国产”的蒲烧鳗鱼全部为日本鳗,而标识为“中国产”的82份有一半以上为美洲鳗。其中还包括2份欧洲鳗。

据WWF称,加拿大2022年的允许捕捞量约为10吨,而却有约43吨美洲鳗的鳗苗被出口至香港。据悉,政府不允许捕捞的2024年也有约42吨的出口记录。据称海地2022年有100吨鳗苗出口至香港,但实际情况难以掌握。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日本鳗、美洲鳗、欧洲鳗列为濒危物种。由于不明确的交易猖獗,保护措施得不到推进,欧盟(EU)正在讨论通过《华盛顿公约》加强管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