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经济集团正在重塑世界以摆脱西方的主导地位
全球秩序已经今非昔比。单极时代正在消退,不断崛起的新兴力量正在重塑影响力和利益格局。在西方机构主导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数十年之后,来自全球东方和南方的新兴力量已悄然开始行动,以构建新的集团,表达其优先事项并建立其期待已久的国际平衡。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尤其是在第一个十年内,这些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兴集团开始从有限的政治协调,转变为将自身强加于国际平衡的经济与制度实体。而亚洲则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最为突出的作用——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中心,不仅得益于其人口和经济增长,还得益于它能够建立超越分歧、致力于共同利益的灵活联盟。
阅读更多
这种结构性的转变与西方大国表现的明显衰退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开始破坏其传统联盟并削弱人们对这些联盟的信任。即使是其最亲密的盟友也开始寻求更稳定、更独立的替代方案,从而增强了这些集团的势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兴起,它们秉持合作而非专制的理念,追求发展而非控制,追求共同利益而非单边霸权。这一转变要求阿拉伯地区重新审视其作为新国际秩序中有效合作伙伴的角色定位。
本文将回顾这些新兴且具有影响力的集团中最为突出的几个,它们如今已经成为全球力量平衡当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现实。我们将探讨这些集团的起源、目标、参与者、影响,以及阿拉伯地区可以从这些集团的模式当中学到些什么。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开始破坏其传统联盟并削弱人们对这些联盟的信任。即使是其最亲密的盟友也开始寻求更稳定、更独立的替代方案。
1- 东盟:一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力量
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1967年,其共同目标是在冷战期间的意识形态分歧背景下促进区域稳定和经济增长。
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五个国家基于《曼谷宣言》成立。后来,东盟扩展至包含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和缅甸(1997年)、柬埔寨(2004年),其成员国总数增至10个。
东盟人口超过6.8亿,经济规模超过3.6万亿美元(2024年),是全球第五大经济集团。其中产阶级人数估计已超过4亿,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自新千年以来,东盟凭借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向电子、汽车和科技制造业中心的转型,已成为一支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力量。其内部贸易额超过8500亿美元(2023年),与此同时,它与其他经济体(以中国为首)的贸易总额达到了3.9万亿美元。
东盟占全球贸易总量的近8%。在2022年,东盟吸引了约224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某些领域超越了欧盟等传统集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2023年东盟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5%,预计将在2025年超过5%。
尽管东盟在语言、宗教和治理体系方面存在差异,但它基于经济利益而克服了这些差异,从而使自身成为了一个灵活联盟的典范,在缺乏政治压力或货币一体化的情况下实现了平衡而非冲突。
东盟并不追求地域扩张,而是希望深化其一体化进程。东盟已经与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欧盟和澳大利亚在内的11个国际实体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涉及贸易、安全和文化等领域,但并不涉及强制性的义务。

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个改变全球贸易规则的亚洲联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口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
该协定共涵盖15个国家:东盟的10个成员国,再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过近8年的谈判,该协定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署。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该协定涵盖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总额超过29万亿美元。
该协定涵盖从东南亚到太平洋的广阔地理区域,其成员国人口超过23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从而使之成为人口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该协定的成员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额估计每年超过12.7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额的28%。
该协定旨在逐步降低关税,统一贸易和投资规则,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并加强供应链,以使之成为由东盟主导的经济一体化的先进典范。
该协定凸显了其规定的具有约束力的经济合作,与东盟和中国、美国等大国采取的“对话伙伴”模式之间的区别——后者允许在不承担长期法律义务的情况下开展灵活的合作。
东盟的独创性在于它能够与相同的合作伙伴(例如中国)在多个框架下保持多层次的合作关系,这也体现了它在扩大影响力方面不受单一联盟模式束缚的灵活性。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加速变化,金砖国家似乎是最具发展潜力和韧性的组织,最有能力为西方在国际体系中的霸权提供更具凝聚力的替代方案。
3- “金砖+”联盟:经济崛起重塑全球秩序
金砖国家联盟于2009年正式成立,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后来南非也加入了该联盟。该联盟旨在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对抗西方霸权的声音,并创造代表传统西方体系之外的国家利益的替代方案。
2024年1月,该联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埃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亚成为其正式成员。印度尼西亚于2025年1月加入。同年,白俄罗斯、玻利维亚、古巴、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尼日利亚、泰国、乌干达、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等十个国家以“伙伴国”的身份加入,并最终成为其正式成员国。至此,“金砖+”联盟的范围扩大到涵盖全球四大洲的20个国家。
如今,金砖国家集团和“金砖+”成员国约占世界人口的45%至50%(近35亿人),贡献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二以上,并超过了七国集团。
金砖国家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其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5%至4%之间,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三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和巴西。
阿联酋和伊朗等主要能源生产国的加入,增强了金砖国家集团的经济影响力。据估计,金砖国家控制着全球30%至40%的石油产量和类似比例的天然气产量,此外还占据着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的35%至40%。
为了摆脱西方的金融主导地位,金砖国家联盟成立了新开发银行,迄今已为超过120个发展项目提供了资金,总价值超过390亿美元。此外,还提出了建立能源和小麦联合商品交易所的雄心勃勃的倡议,旨在减少在贸易交易中对美元的依赖。
金砖国家联盟正在稳步加强其机构协调,探索建立单一货币和常设秘书处。随着全球地缘政治转型加速,金砖国家集团和“金砖+”联盟似乎是最具活力和韧性的联盟,最有能力为西方在国际秩序中的霸权提供协调一致的替代方案。

4- 上海合作组织:覆盖全球四分之一陆地面积的区域平衡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在1996年倡议建立了“上海五国”,而随着乌兹别克斯坦在2001年的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正式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7年加入该组织,伊朗则于2023年加入,白俄罗斯于2024年加入,从而使其成员国涉及了中亚、南亚和东欧的10个国家。
该组织的地理范围从中国东部延伸至东欧,覆盖了世界约24%的陆地面积和约42%的世界人口(近34亿人)。
其名义GDP约占世界的23%,而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约占世界的36%,从而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和经济集团之一。
该组织最初是一个以安全为重点的反恐组织,随着2004年联合反恐机制的建立,其范围扩展至经济、能源、技术和交通运输。
该组织控制着重要的战略走廊,例如中巴公路和连接俄罗斯、伊朗、印度和海湾地区的南北走廊,以及能源管道网络和“一带一路”倡议。
这些集团不仅仅具有经济或政治上的优势;它们还为克服分歧、实现共同利益提供了实践经验。
尽管如此,它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缺乏统一的经济市场、治理和发展体系迥异,以及诸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等阻碍决策的因素。
该组织没有吸收任何阿拉伯国家作为其成员国,但它为与沙特、阿联酋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在安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内建立伙伴关系敞开了大门。
尽管它目前尚不具备与东盟或者金砖国家集团相媲美的经济或商业实力,但鉴于东西方力量的崛起,它在重塑全球平衡方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它能够发展出有效的经济机制,并增强其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那么它就有可能转型成为一股一体化的欧亚强大力量,并成为新国际秩序的支柱。
5- 非洲:渴望后来居上的集团
在重新绘制全球影响力版图的集团竞争中,非洲似乎正悄然从边缘走向中心,并成为一股软实力。它尚未真正成为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力量,但其崛起的要素显而易见:庞大的人口基础、战略性的自然资源,以及日益增强的推动非洲大陆一体化的政治意愿。
如今,非洲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能够成为什么。东盟作为一个摆脱了不平等和贫困的集团,如今已成为亚洲经济的支柱之一,这对非洲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尽管面临着从薄弱的制度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等重大挑战,但持续的变革为那些能够洞悉形势的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认识到未来的权力并非来自前线,而是来自一个耐心的、稳步推进的后方阵营。

处在集团化进程中的世界
回顾全球范围内的主要集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联盟的版图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变革,其引领者是来自亚洲和全球南方的新兴大国。实力不再仅仅以经济规模或人口来衡量,而是以各国建立理性伙伴关系和实现务实一体化的能力来衡量。
像东盟这样的联盟,成功地将一些历史和规模各异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灵活的经济集团,从而成为了各大国争相拉拢的对象,而它与中国之间的全面协议正是此类合作的典范——协议基于共同利益原则,而非仅仅基于政治相似性或者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金砖国家集团则汇聚了拥有不同政体、不同方向和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但真正将它们团结在一起的是它们打破全球金融系统垄断的意愿。它们已经开始构建表达共同愿景和利益的替代工具。这些模式表明,多样性并不能排除合作的可能性,只要存在明确的意愿和目标,多样性是可以克服的问题。
在这个瞬息万变、西方霸权衰落的时代,阿拉伯地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机会,可以基于共同利益建立集团,以确保在新的全球秩序中占据有效地位。
从新兴集团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我们从这些集团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或政治上的优势,更是克服分歧、实现共同利益的实践经验:
- 其中第一条经验:经济一体化先于政治理解,并将为政治理解铺平道路。在战争将法德分裂之后,双方意识到共同利益能够带来和平。他们建立了一个依赖两国资源的钢铁厂,损害一方就等于损害另一方。而欧盟的核心由此诞生。
- 第二条经验:通过发展、交流和伙伴关系,软实力能够做到军队无法做到的事情。许多新兴集团通过合作而非冲突,而悄无声息地建立了自己的影响力,并成功地重塑了力量平衡。
- 第三条经验: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不会阻碍联合行动;相反,如果存在明确的目标和集体意愿,差异反而可以增强联合行动。
鉴于此,阿拉伯国家需要的并不是政治上的结盟,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集体经济愿景。阿拉伯国家拥有资源、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本,但在一个只承认集团的世界内,这些国家却各自为政。如今,阿拉伯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经济联盟,该联盟应当在粮食、能源、技术和供应链领域内有效运作,并拥有影响力工具,使干预其经济安全成为威胁全球稳定的红线。
集团并非建立在相似性之上,而是建立在意志和融合之上。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强大,就像一艘航空母舰一样,它仍需要舰队的保护;同样,国家也只有通过联盟才能巩固自身。
在这个瞬息万变、西方霸权衰落的时代,阿拉伯地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机会,可以基于共同利益建立集团,以确保在新的全球秩序中占据有效地位。然而,继续各自为政可能意味着被排除在外。历史不等人,它会公平地对待那些为此做好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