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临美国贸易战压力 中国经济增速仍超预期
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但仍超出市场预期,从而展现出对美国关税的韧性。
分析师警告疲软因素和风险加剧将会加大政策制定者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压力。
阅读更多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迄今得以避免急剧放缓,其中部分原因在于脆弱的中美贸易休战和支持性政策。但是随着出口动能减弱、价格持续下跌和消费者信心下滑,市场正准备迎接更为疲软的下半年。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6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虽较一季度的5.4%有所回落,但却超出路透调查分析师预期的5.1%。

高于目标
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分析师表示:”中国二季度增速高于5%的官方目标,原因包括出口提前发货等因素”。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1%,预期为增长0.9%,前值为增长1.2%。
荷兰国际集团(ING)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表示,与”年初极度悲观的预期”相比,中国的经济表现”无疑令人鼓舞”。
宋林在报告中补充道:”贸易数据受益于一季度对前期数据的关注,但整体上半年表现仍好于预期”,”工业产出表现突出”。
但他警告下半年可能”更加艰难”——”随着8月关键期限临近,关税不确定性仍是重大负担”,”虽然我们并不认为会重回4月份的关税峰值,但也不排除进一步的升级”。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7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否会释放新的刺激信号,该会议料将确定今年剩余时间的经济政策。中方已经通过基础设施支出、消费者支持和稳定的货币宽松(包括5月份的降息和流动性注入)来缓解美国关税对经济的冲击。
但中国观察人士和分析师表示,仅靠经济刺激可能不足以解决深层的通缩压力,6月生产者价格以近两年来最快速度下跌。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黄子春(音)表示:”随着出口放缓和财政支持带来的有利条件消退,下半年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