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经济论坛称,世界目前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诞生,这场革命有望模糊现实世界、数字世界甚至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

简而言之,这场革命是从简单的数字化——我们目睹了过去几十年来数字化的加速发展——向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算法、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纳米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致命的自主武器为代表的先进和创造性数字化的繁荣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有望彻底改变我们所知的世界,但每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重大挑战。那些站在其进步前沿并拥有驾驭和利用其所需资源和头脑的人将在经济和政治上占据上风。那些落后且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随后将在多个层面遭受痛苦。

因此,赶上这场革命并控制其领域已成为全球主要竞争大国的主要关注点,特别是美国和中国,其次是俄罗斯、欧洲、印度、日本和其他试图在大国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等强国,如朝鲜、韩国、巴西、土耳其、伊朗、南非、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需要资源和原材料来实现其创新,而这一次所需的资源就是所谓的关键矿物、稀有金属和稀土元素。

这些矿物大多稀有,这意味着它们集中在少数地方,开采困难且成本高昂。位居榜首的是钴、锂、钶钽铁矿和镍,这些金属几乎应用于当今所有可以想象到的行业,从手机电池和电动搅拌机到电动汽车、导弹制导系统以及所有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发生重大变革的电子产品。

据外交学者(The Diplomat)网站报道,近年来,全球经济经历了从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系统向主要以矿物为基础的系统转变,导致对清洁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必需矿物的需求增加,尤其是稀有金属,因为对锂、镍、钴、石墨、铜和铝的需求大幅增加。

实现这一飞跃的原因很简单:电动汽车革命,这种汽车所需的金属量是制造普通汽车的六倍。过去二十年来,能源转型一直是金属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锂需求增长了两倍,钴需求自 2005 年以来增长了 70%,镍需求在 2017 年至 2022 年间增长了 40%。

根据美国能源部此前的报告,六种对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的矿物将面临短期供应风险:钴、镝、镓、天然石墨、铱和钕。

未来十年,该名单将包括锂、镍、钴和石墨。这些关键矿物和稀土元素最近成为全球政治的热门话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开发复杂人工智能和智能数字应用的机会不断涌现,主要国家的官员纷纷谈到即将发生的矿产冲突,以确保工业、经济和政治领导地位。

有些人可能从原则上认为,拥有这些矿产的国家将获得丰厚的利润。然而,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发生的事情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台的后果、他对格陵兰岛的言论以及他对刚果的浓厚兴趣表明,拥有这些矿产并不总是带来好处。相反,它可能会引起大国的关注和干预,甚至可能引发血腥战争,因为这些矿产已经成为全球政治格局中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格陵兰岛地图(半岛电视台)
格陵兰岛地图(半岛电视台)

格陵兰和乌克兰:来自西方联盟内部

今年年初,就在美国总统就职典礼前几天,特朗普宣布再次希望吞并格陵兰岛,该岛位于加拿大东北部,北极和大西洋之间。格陵兰岛是丹麦的一部分,因此,从政治上来说属于欧洲的一部分。

据德国之声报道,几天后,局势发展到威胁使用武力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地步。特朗普在谈到吞并格陵兰岛的愿望时指出,从国家安全和经济角度来看,此举对美国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专家估计,格陵兰岛尚未开发的矿产储量足以使其成为未来几十年西方国家所需的所有矿产的主要供应国。据路透社报道,该国拥有世界第八大稀土元素储量,对主要工业化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格陵兰岛的稀有矿物(半岛电视台)

特朗普上任几天后,世界就目睹了其他地方围绕稀土的政治讨论升级:乌克兰。据《福布斯乌克兰》报道,乌克兰拥有全球 10% 的锂储量,其稀土储量总量仅次于越南、巴西和印度,位居世界第四。乌克兰还拥有90吨锆、660吨钒、50吨铌、50吨镉以及少量其他稀土。

华盛顿对基辅施加了巨大压力,以确保获得其一部分矿产资源。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否决了美国从乌克兰矿产和稀土元素中获益的协议初稿后,尽管美国和乌克兰现任政府之间存在深刻分歧,但白宫仍宣布泽连斯基已于4月底签署了该协议。

据白宫官网介绍,该协议规定,如果美国决定收购乌克兰的天然矿产资源,美国将优先收购或选择合适的买家,以防止这些资源落入官方声明中所说的“坏人之手”。

远离欧洲,在大洋彼岸,特朗普上任以来就频频发表言论,提及拥有大量钴、石墨、锂等稀有矿产储量的加拿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特朗普的这些言论,包括寻求吞并加拿大,使其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分歧,并促使加拿大在面对南方邻国时加强与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美国最近对控制关键稀有矿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些矿产成为其在不久的将来采取政治行动甚至军事行动的关键驱动力。据BBC报道,美国对乌克兰和加拿大的这些趋势与美国政府委员会2023年的一份报告密不可分,该报告警告称,美国在获取稀土元素和重要矿产(尤其是钴和镍)方面处于脆弱和困难的境地。

报告警告美国决策者,近年来美国历届政府对关键矿产和稀土元素供应链的忽视如果持续下去,将增加依赖中国的风险,可能导致美国军事生产中断和先进技术产业的停滞。

北极领土主张

刚果矿山和卢旺达走私链

再往南一点,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激烈的冲突中,或许存在着与稀土相关的最血腥的政治故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刚果在2022年人类发展指数193个国家中排名第183位,75%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15美元,六分之一的公民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但与此同时,它拥有大量当前和未来所有技术行业所使用的最重要的矿物和稀土元素。

刚果拥有全球约一半的已知钴储量,贡献了全球产量的71%。仅刚果马农矿就蕴藏着 6,640,000 公吨锂。目前,矿产专家普遍认为,刚果可能是这种对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的矿产储量最大的国家。到2027年,刚果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铜生产国,铜是电动汽车配件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必不可少的矿物。

刚果的丰富资源不仅激发了外国的野心和国际社会对其矿产控制权的竞争,而且还加剧了国内冲突,因为该国境内的武装和叛乱团体为争夺矿产区的控制权而战。三大洲社会研究所称,刚果采矿业工人的工作条件剥削率比近 200 年前英国殖民地纺织工人高出 25 倍。

卢旺达支持的 M23 武装对刚果东部发动袭击,夺取了刚果东部两座最大城市的控制权,进一步加剧了局势。战斗已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7000多人死亡。刚果政府指责卢旺达觊觎刚果的矿产资源。

事实上,许多分析人士都同意刚果的说法,即控制稀土是卢旺达向 M23 进攻提供军事支持的主要动机之一,尽管基加利官方否认,但卢旺达还是向 M23 军队部署了大约 4,000 名卢旺达士兵,并向该运动提供重型军事装备。据《泰晤士报》报道,讽刺的是,甚至在最近的战争之前,M23 就已经控制了刚果大部分矿区,并且与卢旺达转变为西方稀土主要供应国有关。

1 月 29 日,M23 运动成员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新近控制的戈马地区(路透)

尽管卢旺达没有自己的矿山,但这些矿物在短时间内占据了这个非洲小国出口的80%。事实上,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甚至在分析中否认近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争夺刚果矿产,并指出,卢旺达早在战前多年就已从刚果的稀有矿产中获益。

美国与特朗普政府在这场冲突中浮现。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刚果政府于2025年2月与华盛顿联系,达成一项互换协议,即刚果将向华盛顿提供稀有矿产和勘探权,以换取华盛顿协助对抗金沙萨面临的武装叛乱。英国《金融时报》称,特朗普政府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之间正在进行的外交接触是华盛顿为达成重大交易、确保未来美国稀土需求而做出的最新努力。

新冷战

所有这些针对关键矿产的全球政治运动都是外交学者网站在一份报告中所说的“稀土新冷战”的一部分。这场冷战的两极是中国和美国。近年来,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使得美国越来越依赖北京,美国官员认为这是对美国最严重的威胁。美国25种矿产需求中有一半以上依赖中国。

2023年,全球治理中心(CIGI)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事件和战争,让全球许多观察家看不清围绕稀土的经济和政治斗争早已开始的事实。中国已成为世界无可争议的钴、铜、石墨、锂、钕、镍等资源的主要产地,也成为科技产业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重镇。因此,北京对这些矿产的控制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而美国正寻求改变这一现实。

总体而言,美国最近的行动表明,稀土可能是未来几年战争和冲突最突出的驱动因素之一。拥有这些矿产的小国可能会发现自己面临来自大国的压力,大国都寻求确保自己对这些矿产的进口。并非所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都会达到刚果或乌克兰的境地,刚果已经陷入了一场激烈的矿产战争,乌克兰可能被迫与华盛顿达成协议,用其财富换取美国对其继续与俄罗斯冲突的支持。

比利时根特大学副教授、布鲁塞尔地缘政治研究所能源研究员、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2023 年关键材料地缘政治》报告主要作者泰斯·范德格拉夫表示,除了美国和中国在关键矿产问题上的冲突不断升级之外,一些拥有这些矿产的小国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民族主义倾向也在日益增强。

印度尼西亚已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镍,以打造国内加工产业;同样,智利和墨西哥也大胆地将其锂储备国有化,从采矿转向电池生产。范德格拉夫认为,这些国家明确表达立场,向主要大国传递了一个信息:它们不会满足于仅仅充当供应者,而是希望获得更大、更合理的利润份额。

来源: 半岛电视台 +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