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家、Bank Slate创始人兼福布斯财经理事会成员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在《福布斯》杂志发表分析文章,直接批评许多金融科技(FinTech)创业者在向银行推介方案时的表现。

戴维斯基于多年来与银行、初创企业和投资人的顾问经验指出,很多推介方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虽然构想华丽,但并未真正触及银行机构的实际需求。

他说:“银行并不渴望听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他们寻找的是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或防止欺诈的可执行解决方案。”他补充说:“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仅有法规遵从性并不能令人信服,只有当需求感与技术能力相结合时才能达成交易。”

真正有影响力的合作关系始于当您用对方的语言讲述您的故事,将您的愿景与他们的痛点联系起来,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您想象的解决方案时。

故事本身不能“成交”

戴维斯警告,不少创业者倾向讲述充满激情和抱负的愿景叙述,却无法清晰回答“为什么这个产品现在很重要?”他说:“讯息必须结合技术深度与实际场景。”

银行机构不关心与收益或成本无直接关联的技术创新(Shutterstock)

他说:“许多创始人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提出的方案在纸面上看起来很棒,但却没有回答银行家心中的问题:这个产品将如何帮助我实现我的四个目标?”即:

  • 增加净存款
  • 提高非利息收入
  • 提升后台操作效率
  • 降低欺诈与系统攻击风险

戴维斯强调:“没有人关心你用的是什么云架构、用了什么加密技术,除非这些内容与他们的机构痛点之间建立了清晰的联系。没有实际驱动的技术只会迎来沉默。”

学会从“拒绝”中学习

戴维斯指出,聪明的创始人不会因拒绝而沮丧,而是会聆听拒绝背后的信息。他说:“每一个‘不’背后都有有价值的数据,可能是时机不对、战略不契合,或是定价与预期价值不符。”

他补充说:“如果你无法将拒绝解读为市场反馈,你就会不断被拒绝。”

不要强加你的愿景于银行,而应重新塑造它以贴合对方的痛点、预算和优先事项。

保持“认知谦逊”

戴维斯强调“认知谦逊”是成功关键:“有时候你认为很棒的解决方案对银行来说毫无意义,甚至是障碍。不要强加你的愿景于银行,而应重新塑造它以贴合对方的痛点、预算和优先事项。”

他总结这一点时说:“你的自负越少,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高。”

了解你的“客户”到底是谁

戴维斯指出,许多金融科技创始人犯了一个普遍错误:以为自己是在向银行内部的某一个人推销。他说:“你不是在卖一个想法给一个人,而是在向一个复杂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银行内部的权力结构可能会使即便初步获得批准的项目也无法推进。

他建议使用“影响力地图”工具——一种可视化图表,帮助识别谁掌握决策权,谁具有影响力,谁控制预算,以及谁可能因职位变动而导致项目搁浅。

他强调:“你必须知道谁是你在银行里的‘内部盟友’,如果他离职会发生什么,又有哪些人你必须说服才能推进签约。理解这些关系网的公司不会每次都从零开始。”

过度聚焦技术合规却忽略实际业务价值,将导致银行失去合作兴趣(Shutterstock)

仅靠创新是不够的

戴维斯指出,金融科技行业如今已趋于成熟,创新虽重要,但已不是充分条件。他说道:“如今的银行不会轻易上当。他们已经更加清楚自己的能力,不会轻易购买任何带有魔力的产品。”

他还提到:“投资者也变得更加挑剔了。他们希望看到一个能够展示它将如何成长的模型,而不仅仅是它为何与众不同。”

戴维斯在《福布斯》的文章结尾强调:当今的金融科技创始人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并掌握引人注目的愿景和一丝不苟的执行之间的平衡。

他说:“真正有影响力的合作就这样开始的:当你用对方的语言讲述你的故事,把你的愿景与对方的痛点连接起来,并提供一个可以执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只能想象的梦想。”

来源: 美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