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集成的新革命:模型上下文协议为开发者带来了什么?
在人类不断追求最大化利用人工智能潜力的世界里,技术与理念上的挑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浮现。
当各大公司竞相推出更智能、更快速的模型时,一个关键问题逐渐凸显:如何让这些技术能力与人类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更深层次的协调?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面临与旧系统集成的挑战,Anthropic公司提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简称MCP)正作为一座桥梁,来连接过去与未来。
这项协议不仅重新定义了用户与人工智能代理之间的关系,还旨在大幅提升模型理解交互情境的能力。

人工智能代理与“代理式工作流”的新理念
所谓“代理式工作流”(Agentic Workflows)已成为人工智能代理设计的核心思想。例如,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将代理描述为一个智能调度器,它根据用户请求选择合适的操作,例如调用API或使用大型语言模型(LLM)。
它还利用链式思维(CoT)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分别生成提示,最后整合成一致响应。
然而,在不断追求更聪明、更高效代理的过程中,与传统系统的整合仍是待解难题。而此时,MCP协议应运而生,铺设了通向新一代智能集成的道路,为人工智能代理的运行方式带来质的飞跃。
Anthropic提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什么?
作为安全且负责任人工智能开发领域的领先企业,Anthropic不断为开发者社区带来惊喜。2023年11月25日,该公司宣布推出“模型上下文协议”作为开源标准,从而巩固了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该协议旨在增强人工智能助手与数据系统(如内容库、业务工具、开发环境等)的连接能力,使模型能够生成更准确、更贴合上下文的响应。
尽管现今的人工智能模型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其与封闭系统和旧信息孤岛隔离,导致每次对接新的数据源都需开发定制集成,扩展困难。而这项协议正是解决这一痛点的统一开放标准。
该协议通过引入全球统一接口,取代分散集成方案,为人工智能系统访问所需数据提供更高效可靠的路径。
Anthropic在其官网表示,诸如Block、Apollo等知名企业已经将“模型上下文协议”集成进其系统;而开发工具公司如Zed、Replit、Codeium、Sourcegraph也在与该协议协作,以增强其平台能力。
得益于此,智能代理能更精准地检索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理解编程环境上下文,并以更少尝试生成更复杂的代码与功能。
Block公司首席技术官称赞这项协议道:“开源不仅是开发模式,更是我们创建有意义技术的核心承诺。‘模型上下文协议’这样的开放技术,是连接人工智能与现实应用的桥梁,以让创新更透明、更合作。”
Anthropic公司也表示,所有Claude的方案现在均支持将该协议服务器与Claude Desktop连接。Claude for Work客户也可以本地测试集成方案,并即将获得远程部署的生产环境服务器开发工具。
如何开始构建:
通过Claude Desktop安装“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器阅读快速上手指南,构建你的第一个“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端参与Anthropic开源仓库,贡献连接器和实现。
“模型上下文协议”的架构与运行机制
“模型上下文协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Client-Server),如GeeksforGeeks所述,它将服务请求者(客户端)与资源提供者(服务器)分开。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返回响应,适用于如电邮、网页等系统。
在该架构下,“模型上下文协议”包含三大核心组件:
- “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器: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门户,提供资源与工具。
- “模型上下文协议”客户端:即人工智能支持的工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获取结果。
- 通信层:保障本地与远程资源间双向安全传输。
该协议实现了人工智能模型与外部数据源间的双向数据流,使相关应用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与交互能力,成为连接工具与模型之间的关键层。
为支持开发者,Anthropic已推出适用于Python、TypeScript的SDK,并构建了面向Google Drive、GitHub、Postgres等系统的预制服务端。
该协议如何重塑人工智能代理的能力边界?
目前构建人工智能代理的许多框架都依赖于LLM的函数调用能力,虽然有效,但限制了模型将多个工具与功能整合到一次请求中的能力。
这项协议的出现大大增强了代理与外部系统间的双向通信能力。
它允许代理访问实时数据库、文件系统,或如GitHub等平台,从而支持人工智能代理独立执行复杂任务,提升效率并减少人工干预。
最终,这使得人工智能代理能横跨多个领域完成复杂流程,这标志着代理工作流向高度自动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这项协议如何超越传统SOA架构的角色?
“服务导向架构”(SOA)曾是企业系统整合的基石,例如AWS将其定义为由多个服务组成的松耦合架构,每项服务提供明确功能,可跨平台重用,例如身份验证、患者登记等。
SOA协议如SOAP、WSDL、WS-*,通过XML标准确保通信的安全、稳定与可描述性,成为了企业首选。
而新的协议则是专为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现代协议。它侧重于人工智能模型与外部数据间的高效双向连接,简化集成流程,应对人工智能驱动应用的独特需求。
它不仅更灵活,也更贴近人工智能语义上下文的实时需求,代表了未来智能应用构建的新方向。

挑战与未来:统一标准的关键性
“模型上下文协议”有望成为人工智能工作流的加速引擎,特别是在目标导向型、独立运行的智能系统中。它允许代理依据实时数据做出明智决策,提升智能并减少人干预。
不过,协议的成功推广,离不开行业协作与标准统一——跨平台兼容、透明安全、便于合规,是实现全球人工智能系统互通的前提。
像OpenAI、谷歌、微软、Meta、Mistral等人工智能巨头的参与,对于推动协议统一与该协议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
类似SOA协议的历史也表明,工业界的集体支持是实现协议标准化与广泛落地的关键因素。
小结:一个变革的起点
Anthropic推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可能是重塑人工智能与复杂系统互动方式的转折点。
它让人工智能不仅成为工具,更成为智能伙伴。借助该协议,开发者将拥有一个无限拓展的创作平台,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构建更加聪明、灵活的智能应用。
作为开源协议,该协议代表着一个开放、协作、赋能开发者的新时代。
那么你认为:未来这场变革将是由深度集成的人工智能主导,还是由人类开发者的独特思维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