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农业部门的官员表示,气候变化已对2025-2026年可可收成造成影响,预计该季产量将下降10%,这是继连续两个收成季表现低于预期后的又一次下滑。

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和喀麦隆是全球四大可可生产国,它们共同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可可产量。然而,它们正面临复杂的挑战——主要是气候波动所致的产量下降。

气候变化带来了更极端的天气现象——从干旱到洪水,严重影响非洲大陆的多种农作物,威胁到粮食安全以及依赖出口以获取外汇的主要作物,尤其是可可。

除了气候极端问题外,可可树老化、农业病害的蔓延也影响了产量;此外,金矿等非法或无序的采矿活动的扩张也对农地造成了严重破坏。

根据农业领域的专家与技术人员在这些国家进行的实地调查,可可花与果实的腐烂率在今年6月显著上升,这一指标通常预示着未来的产量水平。

农业专家表示,尽管目前已有初步迹象表明今年产量将明显下降,但要获取精确的收成数据仍需等到今年9月初。

科特迪瓦与加纳过去两个季度产量的下降,曾在去年将全球可可价格推高至历史高位,尽管之后在一些国家略有回落。

在5年前,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为200万吨,而目前预期为160万吨,这显示出产量持续下滑的趋势。

加纳的年产量则从100万吨锐减至去年不足50万吨,原因包括可可树死亡、管理不善以及采矿破坏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

尽管加纳计划在今年实现60万吨产量,国际可可组织则预计其产量不会超过50万吨。

可可产量下降推动了可可豆价格的上涨,给全球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带来压力。可可脂通常占一块标准巧克力重的20%,而可可粉的市场价格现已高达每吨9000至10000美元之间。

由于可可粉稀缺,一些企业开始推出替代品。德国“多勒集团”(Doehler Group)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一种价格更低的替代粉——从角豆树果实中提取的角豆粉。

北美最大面粉生产商“阿登特磨坊公司”(Ardent Mills LLC)也开发出一种基于小麦的替代可可粉。但这些实验产品难以真正替代可可粉,特别是在巧克力等食品生产中。

来源: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