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工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在现任政府决定通过设立“无限预算”让德军成为欧洲最强军队之后。

德国政府计划投资数十亿欧元扩充军队,以实现其安全政策目标。政界人士寄望这将带动经济复苏,扭转两年来的经济衰退局面。

德国议会(联邦议院)为前所未有的举债铺平了道路,其中4000亿欧元(约合4650亿美元)用于改善破旧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此外还拨款1000亿欧元(约合1160亿美元)用于气候保护。

尽管德国尚未设定未来军事投资的上限,但德国已决定提供一切必要资金,确保军队“做好战斗准备”,正如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利斯自俄乌战争以来所要求的那样,同时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也努力使德国军队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

潜在的经济影响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国防开支的增加可能对经济产生扩张性效应。根据他们的估算,若国防开支从GDP的2%提高至3.5%,欧洲整体GDP可能增长0.9%至1.5%。

若国防开支占GDP达3.5%,欧洲GDP可能增长0.9%至1.5% (路透)

基尔研究所的报告总结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此大规模的国防开支增长必须主要通过政府债务而不是增加税收来筹集资金。

专家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由于企业投资和私人消费疲软,GDP增长可能会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他们断言,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军事投资也不会对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并认为经济衰退造成的损害大于军事投资的风险,而且军事生产带来的生产力增长可能非常显著,尤其是与研发相关的生产力增长。

德国研究机构的分析视角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学者特蕾莎·谢尔德曼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对于国防相关的基础设施扩张,成本评估更具挑战性。

不过她指出,“可以肯定的是,北约新协议允许将可用于军事的基础设施投资纳入GDP 5%的目标比例中,最多计为1.5%。”

这将加速联邦政府在铁路、公路等关键基础设施上的投资,而这些领域本就将在未来几年通过特别基础设施基金获得支持。

巴伐利亚成为最大受益者

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是军事装备、车辆和飞机等设施的关键制造中心。根据巴伐利亚工业联合会的数据,州内约有4.5万人从事防务与安保领域,且预计该人数还将上升。

如“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Airbus Defence and Space)、“迪尔公司”(Diehl)、“MBDA”等均设总部于此,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如“量子西门子”也专注于无人机制造。

巴伐利亚工业联合会指出,核心供应商是该地区国防产业成功的关键。例如奥格斯堡的“Renk”公司不仅为德国坦克生产变速箱,也为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装甲车供货;位于慕尼黑东部的“Hensoldt”公司是传感器技术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德国国防预算增加,导致军火制造商的股价大幅上涨。

专家观点:军备重建是经济刺激计划

经济学家沃尔夫冈·穆尔克对半岛电视台表示:“重整军备其实是一种有限的经济刺激计划。” 他强调,不仅是军工企业,建筑行业等也会因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受益。拥有军事基地的地方政府也将成为受益者,特别是新增数万名士兵带来的需求本身就可激发地方经济。

生产挑战与融资风险

一个障碍是,德国制造商通常根据耗时且昂贵的合同进行生产,而大型制造商(尤其是美国的制造商)可以以比德国公司低得多的价格提供大规模生产。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国防工业核心区,从业人员约4.5万 (路透)

此外,谢尔德曼表示,一些关键武器系统目前只能由外国制造商生产,而且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政府合同通常分配给外国公司。

这位经济学家补充道:“因此,从美国和以色列进口的设备投资可能会增加。总体而言,由于稀土等原材料受到中国出口限制,导致生产大幅放缓的风险也在增加。”

穆尔克则担忧德国将面临更大压力:一方面军队需要更多青年服役,而劳动市场却缺乏技术劳工和人手;另一方面,为重整军备举债将推高政府未来几十年的利息负担,限制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投资灵活性。

他补充道:“这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利息负担将不断增加,从而降低政府的支出灵活性,尤其是在现代经济投资方面的灵活性。其后果可能包括,例如,减少研究支出或削减社会服务。”

合同延迟与未来展望

德国下一财年的预算预计将于今年秋天通过,这意味着新合同在此之前不会公布。因此,谢尔德曼表示:“在此之前,政府支出将不会有明显体现。”

她补充道:“然而,我们看到德国企业已经在努力扩大产能。特别是,他们正在推进新生产设施的建设,并招聘新员工,其中一些新员工将为仍在苦苦挣扎的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新的前景。”

她指出,过去六个月德国上市国防企业的股价大幅上涨,这意味着由于国防开支增加,预计不久的将来销售额将大幅增长。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