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成为埃及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吗?
在埃及受内外挑战影响,面临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开罗,标志着中埃两国关系和经济伙伴关系迅速改善。
目前,中国是埃及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在对埃及市场投资的国家中位列第十。埃及政府的目标是提升其排名,成为该国五大投资者之一。
债务互换
此次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各领域合作,包括债务互换、金融合作、绿色发展和碳减排、推动电子商务、支持质量标准、卫生领域合作等。
去年,2024年,是埃中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明年,2026年,也将是埃中建交70周年。
埃及专家和观察家认为,在多元化国际伙伴关系政策框架内,与北京的合作不再是一个边缘选择,而是一种由需要决定并由共同的经济和政治抱负推动的战略道路。
但埃及究竟想从北京得到什么呢?它是否正在流动性危机期间寻求融资?或者渴望转让技术和专业知识?或者是重塑全球体系中的战略替代方案?
另一方面,北京如何看待这种靠拢?它是否将埃及视为传统的经济伙伴,还是将其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环节和通往非洲和欧洲市场的门户?
黄金机会
埃中商务理事会成员阿里·穆萨表示,埃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国家,得益于其战略地理位置和苏伊士运河,埃及是中国快速、安全地进入全球市场的物流枢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
不过,他在给半岛电视台的声明中补充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有很多选择。因此,埃及必须满足中国投资者的雄心和愿望,提供有助于中国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投资环境。

穆萨认为,中国对投资埃及的兴趣日益浓厚,这对埃及经济来说是一个受益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潜力的黄金机遇,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但他警告称,吸引更多投资仍面临挑战,最突出的是海关手续的复杂性、高昂的土地价格和税收以及制造商成本的增加。他还强调要扩大工业机械化,建立能够支持当地生产链的重工业。
中国的金融作用
在金融层面,双方讨论的内容包括签署本币互换协议、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埃及在中国股市发行“熊猫”债、加强支付体系互联互通、扩大中国银行在埃及的业务、帮助埃及银行在中国拓展业务等。
埃及是第一个于2023年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的非洲国家,发行金额为5亿美元,用于资助发展和绿色项目。
中国在埃及的项目
除了投资之外,中国还通过许多中国公司参与实施埃及市场的一些重要发展项目,在支持埃及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
- 新行政首都金融商务区的建设和运营。
- 北海岸的阿拉曼新城标志塔。
- 耗资13亿美元的轻轨线路。
- 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开发中国“泰达”工业区。
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正不断寻求扩张,尤其是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目前该区已拥有200多家企业,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达到1000家,并将向众多不同行业投入数十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管理局称,过去两年来,该地区已吸引数十个项目,总投资额达60亿美元,其中中国投资约占40%。
截至2025年2月底,埃及拥有超过3050家中国企业,直接投资总额达12亿美元。
埃及商务代表局局长阿卜杜勒·阿齐兹·谢里夫表示,埃及还计划在四年内将中国对埃及的投资额从目前的约80亿美元翻一番,达到160亿美元。
2024年,埃及与中国的贸易额将跃升至约170亿美元,而2023年为160亿美元,增长6%,但贸易平衡严重倾向于中国。
全球和区域挑战
埃中商务理事会副主席穆斯塔法·易卜拉欣表示,“时机比事件本身更重要,这意味着两个国家(埃及和中国)都面临着全球和地区挑战,都在寻找新的、更灵活、更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人们预计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问题将因贸易争端而升级。埃及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
关于中国的投资有何不同,易卜拉欣告诉半岛电视台,中国投资重点发展采矿业、电子、电气、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符合埃及在金砖国家框架下进行技术转让和战略产业本地化以提高生产能力的愿望。
易卜拉欣解释说,这些投资大多集中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因为这是一个自由区,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远离投资者在该国其他地区面临的复杂的行政程序和货币波动。
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埃中商务理事会副主席认为,由于生产规模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除非向更多埃及出口产品开放中国市场,因为埃及的出口大部分是农产品,而且出口额不超过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