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德米特里·涅费尤多夫在俄罗斯中心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中国和泰国重新提出修建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运河的想法,并质疑北京是否已经克服了马六甲海峡的困境。

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到了2月底在曼谷举行的题为“克拉运河与金砖国家经济前景”的国际会议。他说,泰国和马来西亚一些媒体报道称,中泰两国2015年5月签署的政府间备忘录将在2030年代中期实施。备忘录规定在泰国南部克拉地峡修建一条长约100公里的运河,可能由中国提供资金。

他指出,这一项目将绕过马六甲海峡,使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经南海的航线缩短三分之一。

尽管两国政府后来可能由于新加坡和印度等地区参与者的反对而与该协议保持距离,但由于南海已知的领土争端以及马六甲海峡(印度尼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之间)和巽他海峡(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运输安全水平较差,海上航线的调整变得越来越紧迫。

作者指出,该项目与中国著名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并指出,上述会议的主要参与者一致认为,这一始于19世纪中期的项目的政治和经济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这条水道将加强中国与所有南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加速金砖国家集团未来的扩张,并增加泰国的收入。

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位于马六甲河畔(社交网站)

革命性项目

正如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执行主任格奥尔基·托洛拉亚所指出的:“克拉运河项目可能会彻底改变该地区的海上贸易,降低运输成本,并在各地区之间创造新的经济机会。”其他专家也表达了类似的评估。

作者解释说,泰国提出的各种方案都建议在南海地峡较宽的南部修建长度从 95 公里到 160 公里的水道,包括修建一条类似于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沿岸运营的管道的平行石油管道。

缅甸项目是路线最短的,仅距地峡以北60公里,但不包括平行的石油管道,仅穿过地峡相邻的泰国部分。它并不比泰国路线便宜很多,因为其 90% 的路线都经过缅甸,那里是一片红树林覆盖的山区,而泰国路线则经过一系列珊瑚礁和小岛。

作者回顾了在印度洋(安达曼海)和太平洋(暹罗湾)之间相对狭窄的地峡上开凿运河的想法的悠久历史,指出有关这一想法的讨论可以追溯到17世纪,而这一工程几乎是在19世纪90年代由日本发起的。然而,暹罗(泰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同意不开辟穿越克拉地峡的水道,以维持当时在英国控制下的新加坡和孟加拉(加尔各答)在该地区的商业主导地位。

20世纪30年代,媒体开始出现有关日本打算实施这一旧想法的信息,即绕过荷属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以及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盆地的英国基地。据称,初步工作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初与泰国开始合作,但由于该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件而停止。

由于担心泰国将完全被中国经济控制,143名泰国议员反对修建该运河。

泰国的担心

作者指出,苏联和缅甸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就曾合作开发过这样一个项目,但随后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包括缅甸局势日益不稳定,阻碍了该项目的实施。不过,2025年2月俄罗斯与缅甸签署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后,缅甸有可能重回关注焦点,其中包括在距离缅甸方案中提出的运河路线不远的地方建设达武伊深水过境港,随后俄罗斯将获得使用该港口的特许权。

作者指出,如果算上包括石油管道在内的配套基础设施,穿越泰国的运河项目的三个方案的初始投资成本估计都不低于 230 亿美元。中国参与运营运河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些项目至少70%的资金将通过中国政府和商业投资及贷款提供。

北京和曼谷选择了第三条运河方案,即泰国南部最南端的运河线路,靠近泰国与马来西亚的边境。该航线长约95公里,运河两岸均建有深水港,主要用于集装箱货物。该走廊的年吞吐量为2000万标准箱。

作者指出,泰国众议院2022年2月举行的投票产生了负面结果。在317名议员中,只有121人支持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而143人因担心泰国将完全受到中国的经济控制而表示反对。

2025年,曼谷当局决定支持华盛顿支持的280亿美元“陆桥”项目,这是一条连接暹罗湾和安达曼海的陆路运输走廊。作者认为,该项目旨在实现类似的经济效益,而不需要建设运河所带来的政治和环境问题,使其成为一个更可行、战略更平衡的解决方案。

南海的一艘中国渔船(半岛电视台)

丝绸之路

作者回顾了反对修建运河的人们的论点。他们指出,如果建成该岛链,可能会造成国家分裂,加强南部省份的分离主义运动,并加剧人们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普遍担忧,而这种担忧是由当前的地缘政治对抗引发的。

与之相反,正如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专家叶莲娜·福米切娃所指出的:“泰国当地运河支持者认为,它将使泰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游说团体也大力支持这一观点,强调其关键优势,例如,它将缩短东南亚通往欧洲和非洲的海上航线1000公里以上,将船舶的航行时间缩短3至4天,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航运成本,并缓解往返东南亚的海峡压力。”

专家认为,从更广泛的地区背景来看,中国因素在该项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解释说:“中国愿意承担融资,也可以提供工程援助和劳务。中国的银行也愿意为该项目向泰国提供贷款。如果泰国无力偿还债务,中国愿意像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那样,将该设施租赁99年。然而,这种情况将大大增强中国对泰国以及这一广阔地区过境路线的影响力。”

作者在文章最后指出,北京最近对重启泰国运河项目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该运河项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对高效、安全的海上航线的需求必然会增加。拟建的运河将有助于缩短航线、避免瓶颈、减少对单一贸易路线(即马六甲)的依赖,中国约 80% 的石油进口都要经过这条路线。

来源: 俄罗斯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