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卡拉-多加隆口岸:阿富汗与伊朗之间的贸易动脉
在地区地缘政治局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伊斯卡拉-多加隆口岸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阿富汗与伊朗之间最活跃的贸易走廊之一。随着地区竞争加剧,双方在结构性挑战和政治、人道主义压力下愈发依赖这一通道。
这个位于阿富汗最西端的沙漠口岸不仅是货运卡车的通行点,更反映出两个深受制裁与结构性混乱困扰国家之间不断变化的经济平衡。
从历史通道到贸易枢纽
伊斯卡拉-多加隆口岸拥有逾110年历史,位于阿富汗与伊朗边界上。从一开始的本地通行点,逐步演变为区域最重要的贸易门户之一,特别是在塔利班于2021年8月掌控喀布尔后,以及西方制裁导致伊朗经济承压之际。
如今,该口岸在伊朗石油与食品流入阿富汗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接收来自阿富汗的干果、藏红花等出口品。
根据伊朗海关总署和阿富汗商务与工业部的官方数据,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1亿至32亿美元,较2023年(17.14亿美元)增长50%至80%。

贸易增长数字与上升指标
根据2024年上半年数据,该口岸的贸易活动显著增长:
- 伊朗出口货物达130万吨,较2023年增长25%;
- 中转货运量达200万吨,同比增长20%;
- 伊朗出口总值达1.90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
- 日均通行卡车数量介于500至1000辆之间,得益于物流改善,等待时间缩短,提升了该区域的贸易竞争力。
深层结构性瓶颈
尽管贸易增长显著,但口岸面临严重的结构性挑战,可能影响其可持续性发展。阿富汗商务与工业部指出,基础设施薄弱,尤其缺乏易腐商品的冷藏仓库,严重制约供应链效率。
此外,商人们面临缺乏电子支付系统的问题,迫使他们依赖“哈瓦拉”(hawala)等非正式渠道进行交易,这种方式导致交易成本上升5%至10%。
阿富汗商务部发言人阿卜杜勒·萨拉姆·贾瓦德·阿洪扎达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阿富汗与伊朗银行体系复杂,部分原因是西方对伊朗的制裁,使得通过正规银行进行跨境转账几乎不可能。
阿富汗经济分析师阿西夫·伊斯坦克齐认为,两国目前依赖“非正式、不透明、不稳定”的贸易系统,增加了交易难度与成本。
他告诉半岛电视台:“观察人士认为,在缺乏双边电子支付平台的情况下,贸易仍然依赖于非正式网络,这为走私打开了方便之门,并削弱了两国监管市场或征税的能力。即使贸易继续增长,除非认真解决银行和海关框架问题,否则它仍将局限于平行经济。”
水资源危机与干旱:出口的另一重负担
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削弱了阿富汗农产品出口。频繁的干旱与围绕赫尔曼德河的水资源争议使得出口量下降。
2024年,水果与蔬菜产量下降了25%,直接影响藏红花、西瓜与石榴等农产品对伊朗的出口。
伊朗指责喀布尔未履行1973年赫尔曼德河水资源共享协议,导致地区紧张加剧。
来自法拉省的农民谢尔·阿里·阿巴斯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由于缺水,我们失去了超过一半的西瓜与石榴产量,这让我们无法满足伊朗市场的需求。”

难民问题加剧口岸压力
除了贸易问题,预计2025年将有多达100万阿富汗人被遣返,进一步加重口岸的人流压力,依据联合国难民署预测。
伊斯兰堡卡拉区区长阿卜杜勒·加尼·卡米勒指出:“在高峰期,每日人流量可达4万人,这对基础设施造成极大压力,也延误货车通行。”
他补充说:“民间援助远超官方响应,许多志愿者自发提供住宿与食物,而政府缺乏系统解决方案。”
伊朗扩张与地区竞争格局
尽管挑战重重,多项区域性战略项目正在推进,以巩固该口岸在区域贸易中的地位:
- 恰巴哈尔港口项目:2024年,印度投资2.5亿美元支持伊朗开发该港口,作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替代竞争者;
- “哈夫-赫拉特”铁路:预计2026年年运输量将达600万吨,加强伊朗–阿富汗互联;
- CASA-1000项目:从中亚向阿富汗输电,进一步提高对该口岸的区域依赖。
伊朗与巴基斯坦的竞争格局
在与阿富汗的贸易中,伊朗已超过巴基斯坦,主要得益于边境相对稳定与基础设施扩展。
相较之下,巴基斯坦面临频繁的边境冲突与封锁,供应链中断。
印度对伊朗基础设施的投资被视为提升德黑兰在阿富汗与中亚影响力的重要战略支点,进一步促使喀布尔加强对伊朗口岸的依赖。
伊斯卡拉-多加隆口岸成为经济利益与地缘政治压力交汇的缩影。在一个饱受制裁、气候波动与人道危机困扰的区域中,它代表着一条生命线。
尽管贸易数字不断增长,但该口岸的未来取决于两国是否有能力解决深层结构性问题,并在金融与海关层面实现系统性改革,以实现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