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核弹的渴望:三个国家或将很快打破核禁忌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主持下的一个委员会谈判达成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条款,旨在限制全球核扩张。
当时,世界只承认五个核国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世界一致同意阻止这个专属俱乐部的扩张。相应地,美国向其盟友提供核保护伞,确保他们的安全,而无需发展自己的核武器。
尽管该条约在限制核扩散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核大国俱乐部的成员国数量已增至九个。尽管以色列尚未承认拥有核武器,但它可能是20世纪60年代末加入核俱乐部的第一个新国家。印度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邻国巴基斯坦于20世纪90年代也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这些国家均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是唯一一个签署该条约并于2003年退出该条约的国家,并于2006年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共有191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其中包括伊朗。长期以来,伊朗一直被反对者指责为处于核俱乐部边缘的国家。但假设德黑兰有军事核野心,那么它并不是唯一一个有抱负的大国。专家警告称,随着地缘政治动荡加剧以及对美国保障和更广泛的全球秩序的信心逐渐减弱,未来二十年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数量可能会翻一番。这预示着核扩散新时代的到来。
这一警告是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专家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一系列题为“即将到来的核时代”的分析文章的一部分。在该系列的第四篇文章中,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全球风险小组主任乔恩·沃尔夫斯塔尔以及该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管汉斯·克里斯滕森和副主管马特·科达指出,当今世界上许多大国都在寻求获得核武器,这让我们不禁要问:全球对核武器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国家有能力拥有核武器或者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寻求拥有核武器?
核军备竞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近八十年来,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外交、激励、协议甚至军事干预等手段限制核武器扩散,并且几乎毫无例外地取得了成功。但当前国际政治的变化表明,这种成功在未来可能不会持续下去。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专家警告称,美国近期对伊朗核计划的打击可能会促使伊朗领导人加速其核计划,而不是像美国希望的那样结束该计划。
专家警告称,如果美国和以色列两个核大国对伊朗这样的无核国家发动攻击,以阻止其拥有核武器,那么许多国家可能会重新考虑其防御选择,并寻求获得核计划以进行威慑。随着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野心不断升级,以及华盛顿对其盟友的安全承诺不断减少,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在此背景下,卡内基基金会学者、《新核时代》一书的作者安基特·潘达断言,“大国之间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扩大是一个现实”。他补充道,“特朗普现象加速了这样一种声音的兴起,这种声音现在将拥有核武器视为对抗对美国保证信心下降的一种手段。”
可能寻求获得核弹的国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美国在欧洲的盟友,如波兰,以及在亚洲的盟友,如日本、韩国和台湾。由于这些国家拥有研制核武器的知识、技术和资源(或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并且对美国的安全承诺失去信心,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的孤立主义政策下,他们可能会开始寻求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替代安全保障。
第二类可能包括中东国家,它们正在密切关注伊朗制造核弹的野心,以及伊朗可能如何改变地区力量平衡。第三类国家可能直接受到前两类国家的影响,因为如果邻国变成核大国,这些国家可能会感到受到威胁。
然而,任何大国/国家加入核俱乐部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尽管国际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技术能力不断发展,许多国家也具备经济潜力,但遏制核武器扩散始终面临巨大困难。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困难是,生产核武器仍然是一个技术复杂、财务负担沉重的过程。尽管技术知识更加广泛地普及,但获取基本裂变材料(如高浓缩铀或钚)仍然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过程,受到严格控制并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
核道路也给寻求发展核技术的国家带来了新的危险,包括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此外还有政治、安全和军事方面的影响,其中最轻微的影响是制裁,而最严重的则是不同程度的军事干预,以阻止其继续发展核技术。
因此,先前的警告尽管很严重,但并不意味着核武器计划即将暴露,而是对一些国家倾向的警钟,这些国家可能拥有制造核弹的技术和资源(如果它们愿意的话),这些国家被称为“核门槛国家”。
该术语指的是那些拥有在短时间内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技术、材料和专业知识,但尚未真正决定制造核武器,并且仍然遵守国际条约的国家。这些国家通常已经开发出先进的和平核计划,但如果它们愿意,它们仍保留着迅速转向生产核弹的能力。
简而言之,这些国家处于类似灰色地带的状态,尚未跨越核门槛,无法正式成为第十个核国家,但如果有政治意愿,它们就接近跨越这一门槛。哪些国家可能很快跨过核门槛?根据目前的指标,是什么阻碍了它们实现这些目标?
韩国
韩国是美国盟友中拥有研制核武器技术能力的一个例子,尽管它迄今为止尚未进行这一冒险。首尔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核能项目之一,并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这意味着只要有政治意愿,首尔就可以研制核武器。

20世纪70年代,在朴正熙担任总统期间,韩国因担心美国可能撤回其安全承诺而秘密寻求核武器。但在美国的压力下,该计划被叫停,韩国于1975年以无核武器国家的身份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自此,韩国建立了世界领先的核能产业之一,并成为和平核反应堆的出口国。
尽管朝鲜承诺不发展核武器,但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朝鲜进行了一些未申报的核试验,例如实验室分离钚和铀浓缩研究,这些研究于2004年被披露。尽管首尔坚称这些试验是学术性质的,但它们凸显了该国的核心能力,如果韩国决定这么做的话,这些能力可以用于武器研发。
韩国核野心最突出的驱动因素仍然是其北方邻国不断升级的威胁。随着平壤核武库不断扩大,包括数十枚核弹头和各种类型的弹道导弹,韩国民众对拥有独立核威慑力量的想法日益高涨。民意调查显示,约有70%至75%的韩国人支持韩国发展核武器以应对这一威胁。
2023年1月,前总统尹锡悦表示,如果朝鲜的挑衅升级,韩国可能不得不“考虑引进战术核武器或自行制造”这一言论引发争议。他解释说,如果首尔做出这一决定,那么凭借其科学技术能力,它可以“非常迅速地”实现这一目标。这些由现任国家元首发表的声明非同寻常,因为他们首次提出韩国拥有核武器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但无论是盟友还是内部人士,对他的言论的反应都迅速而尖锐。尹锡悦的内阁迅速淡化了言论,强调韩国仍然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并将继续依赖美国的威慑力量。
另一方面,美国则重申,首尔无意发展核武器,两国联盟将加强对平壤的常规威慑。
韩国体现了核门槛国家的典型特征,其国内对武器的需求随着边境生存安全威胁的增加而增长。韩国拥有技术能力,其先进的民用核基础设施使其能够快速研制核武器,但其成本将会很高,因为研制这种武器将导致国际制裁,迫使其陷入外交孤立,甚至可能导致其与美国的联盟破裂。
目前,首尔宁愿遵守美国的安全保障,包括在必要时对朝鲜发动快速核打击的可能性,也不愿冒险退出国际体系。
然而,朝鲜核武库的持续扩张和美国承诺的减少可能会加剧韩国国内关于独立核选择的争论,使其在政治上接近核门槛,即使韩国尚未决定跨过这一门槛。
伊朗
经过多年的反复交锋、外交手腕、以色列的蓄意破坏以及最近的以色列和美国的军事攻击,伊朗今天面临着关于其军事核野心的重大抉择。
尽管美国最近发动了袭击,但人们认为德黑兰仍然拥有跨越核门槛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20世纪70年代,在巴列维国王统治时期,伊朗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帮助下开始实施核计划,但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革命领导人对这种破坏性技术毫无兴趣。
但在20世纪80年代与伊拉克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血腥战争之后,阿亚图拉霍梅尼重新考虑了核技术的价值。这一次,伊朗将目光转向了东方的巴基斯坦,当时巴基斯坦距离进行核弹试验仅剩不到十年的时间。
据西方消息来源称,巴基斯坦核科学家阿卜杜勒·卡迪尔·汗向伊朗出售了离心机,以将铀浓缩到制造炸弹所需的纯度水平。
在第二个千年的第一个十年,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怀疑开始增加,当时国际核查人员发现,伊朗正在使用高速离心机将高浓缩同位素铀-235从天然铀中分离出来,进行铀浓缩。这些“所谓的”浓缩活动违反了德黑兰根据《核不扩散条约》承担的义务。
这一事态发展导致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最终谈判进程于2015年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旨在遏制伊朗核计划并限制铀浓缩活动。
但在美国政府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该协议后,伊朗的回应是扩大其核计划。据估计,到2024年11月,德黑兰将能够在数周或数天内达到所谓的“核突破”阶段,如果做出政治决定,这是生产足够核武器材料的最短时间。
据军备控制协会专家估计,伊朗目前仅用几天时间就能生产出足够制造一枚核弹(约25公斤)的浓缩铀(浓度超过90%),两周内就能生产出足够制造约六枚核弹的浓缩铀,而如果完全遵守核协议条款,伊朗达到“突破”阶段的时间则估计约为一年。
2025年6月,全世界目睹了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包括对最主要的核设施进行协同空袭,包括纳坦兹和福尔多的地下浓缩设施以及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施。
据美国官员称,这些袭击旨在对伊朗核计划造成“重大损害”。五角大楼估计,这些袭击将使该计划推迟“一到两年”,尽管它没有提供证据支持这些估计。
官员们解释说,袭击摧毁了几台离心机、重要的铀库存以及伊朗唯一能够将铀转化为炸弹制造形式的设施。
然而,情报泄露表明损失比美国政府宣布的要小,因为为了应对美国的袭击,伊朗已将部分离心机和大量浓缩铀转移到更安全的地点,这意味着它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弥补损失。
无论对伊朗核计划现状和核突破时机的估计有何不同,可以肯定的是,伊朗过去是、现在和将来都是核门槛国家之一,拥有科学知识、工业基础和导弹能力,即使在遭到打击后也能保持原样。这意味着,如果伊朗决定退出国际协议,它就有能力在不久的将来生产核武器。
伊朗科学家懂得制造和操作先进的离心机,铀浓缩水平已达到60%,远远高于和平应用所需的水平,他们还可以重建库存并再次安装浓缩系统。
这正是上次战争期间以色列定点清除多名伊朗核计划科学家的原因。
总而言之,以色列和美国的打击只不过是延长了伊朗核“突破”的时间,具体延长的程度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伊朗的潜在能力仍然存在。
日本
日本经常被描述为“核门槛”国家的典型,即该国坚定地致力于核不扩散,但同时又具备在短时间内拥有核武器的所有必要条件。

作为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国内严格禁止核武器,该国战后官方宪法禁止使用武力解决争端,并宣布战争不是国家的主权权利。相反,东京依靠美国的核保护伞进行保护,并遵守三项严格的核原则:不制造、不拥有或允许在其领土上存在核武器。
然而,日本先进的民用核工业使其拥有了虚拟的军火库。它拥有广泛的核基础设施,包括浓缩和后处理设施,以及大量的纯钚库存,如果日本愿意的话,这些库存可用于制造大量核弹头。
日本国内的钚再处理能力被视为一种潜在的核威慑力量,因为动力反应堆中使用的钚可用于制造核武器。截至2020年底,日本拥有钚46.1吨,相当于生产6000枚核弹所需的数量。由于拥有这些技术能力和丰富的资源,分析人士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日本距离成为一个拥核国家“只有一步之遥”。它所缺乏的只是政治意愿。日本已经掌握了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并拥有可以快速用于研制此类武器的高科技产业和科学专业知识。
事实上,日本是所谓的核对冲,即“日本选择”的主要启发者,该战略保留在短时间内生产核武器的能力,但不实际使用核武器。在地区紧张时期,一些日本战略家曾默默讨论过这一选择,例如1964年中国首次核试验后,以及朝鲜核计划发展之后。政府对核武器的可能性展开了内部研究,但每次都重申对与美国结盟的承诺。
日本迄今仍坚持反核立场,并对美国的安全保障抱有信心,这使得日本无法跨越核门槛。但东亚战略环境日趋复杂,朝鲜屡次进行导弹和核试验,中国核武库不断扩张,都是导致日本安全感下降的因素。
尽管日本转变为核国家的可能性在短期内仍然很小,但其潜在能力仍然是地区局势中的关键因素。日本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坚持其事实上的无核武器立场,同时保留在短时间内(必要时可能仅需几周)制造炸弹的现实可能性。
这种双重性使日本成为核门槛国家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例子,如果地缘政治考量发生根本变化,例如朝鲜威胁加剧或对美国保护的信心彻底丧失,日本可能会重新考虑其未来的核态势。
最终,对核武器进行简单的成本效益分析可能会发现,用于这种武器的大量资源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发展先进的常规军事能力,从而能够实现同样的威慑力,而不会冒大规模毁灭的风险,这甚至适用于美国本身,预计未来十年美国将花费近一万亿美元用于现代化和发展其核能力。但这需要全球共同认识到防止核扩散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的第一个动机就是看到对手也这样做,并担心威慑平衡被破坏。
过去几十年的事实已经证明,有关核武器扩散的最悲观的情景并没有成为现实,这对我们来说是幸运的。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能够克服严重的危机和事件而没有陷入核灾难。但我们不能永远依赖这种历史的运气,我们过去的幸存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来就不会遭遇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