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而非援助外交”:美国在非洲的新战略
美国对非洲的政策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转变。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下,美国推出一项新战略——用“贸易外交”取代传统“援助模式”。该政策基于美国国家经济和商业利益,重新定义与非洲的关系优先级。
半岛电视台研究中心发布题为《“贸易而非援助”外交:美国新战略与非洲经济主权》的分析报告,由尼日利亚研究员哈基姆·纳吉姆丁撰写,探讨了美国削减对非援助、对非洲出口加征关税的含义。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下的美非关系正发生结构性变化,非洲不再只是“援助接受者”,而是作为贸易、投资与激活美企的新“伙伴”。
2025年5月,美国国务院非洲事务负责人特洛伊·费特雷尔在阿比让的一个论坛上正式宣布此愿景,并强调应加强美非贸易关系,以更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方式行事。
传统援助的退位
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曾长期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第二大援助接受地区,约占其预算的40%,主要集中在卫生、扶贫和流行病防控领域,但在新战略中,这类传统援助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美国参与非洲事务的另一个战略工具是美国非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旨在直接投资于非洲草根企业与社会企业家。此外还有《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GOA),2000年立法,允许符合条件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向美国出口超过1800种免关税商品。
尽管这些计划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因附加治理与经济条件而受到批评,被认为干涉非洲国家主权。
报告指出,美国的援助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经济依赖关系”,许多项目被设计成优先服务于美国利益,从而削弱非洲国家制定自主发展政策的能力。而《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因未涵盖所有非洲国家且要求严苛,也遭遇批评,小型经济体难以真正受益。
新战略核心:“贸易而非援助”
新战略聚焦六个核心支柱:
- 以贸易与投资替代传统援助;
- 赋予私营部门在发展中关键角色;
- 强化“贸易外交”,并以商业成果评估驻非大使工作表现;
- 在美国驻非使馆设立“交易团队”,专责挖掘商业机会并将美企与非洲伙伴对接;
- 投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项目,以遏制中国等竞争对手在非洲的影响;
- 推动改革《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使其体现互惠与双向利益。
非洲经济主权新战略意味着什么?
- 该战略可能标志着美国与非洲关系从“援助主导”转向“合作与伙伴”。
- 符合非洲国家近年来提倡的自力更生发展路径。
- 强调私营部门驱动增长,有助于从长远实现经济独立。
- 若能落实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推动非洲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 倡导与非洲政府合作进行市场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多元投资,并激发全球力量在非洲的良性竞争。
战略机遇
研究者认为,此战略为非洲带来实现自主发展的潜在机会,前提是非洲国家能:
- 在与美国谈判中坚持本国立场;
- 善用中美博弈争取利益;
- 发展本地产业与生产部门,构建能实质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
战略挑战
- 美国言行存在矛盾。一方面强调“对等伙伴关系”,但同时仍实施如限制非洲国家公民入境、削减援助预算、资助特定民间组织等带有优越主义色彩的行为。
- 战略或沦为遏制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工具,而非真正服务非洲发展。
- 美国可能借贸易名义重塑依附关系,集中投资于回报快的领域,无视非洲国家本地发展的优先需求如农业、教育和社会服务。
结论
报告认为,美国的新“贸易外交”确实构成对非洲政策的重要转变,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以共同利益为基础重构外交关系。但前提是非洲必须巧妙运用自身的谈判杠杆,坚定维护其经济主权。
同时,报告也警告称,若美方继续以“美国优先”为核心,忽视非洲的发展优先级,那么这种政策转变可能只是对旧有依附体系的“重新包装”,而非真正建立在平等与互尊基础上的合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