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主席藍天立疑涉包庇走私稀土 影響中美貿戰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1日電)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藍天立今年5月落馬受查,據報導,事件極可能涉及包庇走私稀土出口,影響了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戰。
星島日報今天刊文指出,藍天立5月落馬後,中國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等部門前天在廣西南寧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推進會,這印證了藍天立極有可能涉及有色金屬腐敗、充當稀土走私出口保護傘。
文章分析,在中美貿易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稀土是中國反制美國的王牌,廣西無序開採稀土並走私出口,不僅污染生態環境,還影響到中國的稀土戰略,影響對美鬥爭。
因此,藍天被立案調查一事,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重大政治問題,難怪高層痛斥,在這起事件中,「沒有免罪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
此外,文章指出,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前主席劉慧上週落馬,是繼西藏自治區政府前主席齊紮拉、藍天立之後,今年第3位被查的自治區政府首腦,如果加上幾年前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前主席努爾.白克力、內蒙古自治區前主席楊晶,中國5大自治區已經實現主席反腐全覆蓋,一個都沒有少。
文章補充,過去,北京方面為了展示對少數族群善意,對少數民族犯罪人員實行「兩少一寬」(少捕少殺,盡量從寬)政策,對違法違紀的少數民族高官也投鼠忌器。
但隨著西藏、新疆先後發生暴亂,北京方面廢除了「兩少一寬」,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反腐亦無禁區。
據指出,上述五大主席落馬,原因既涉及貪腐,也有政治上出問題,以劉慧為例,被指對寧夏出現「泛伊斯蘭化、泛阿拉伯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編輯:張淑伶)11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