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闻
2025-07-15T03:55:53.262Z

印度外長蘇杰生這次出訪中國將參與上海合作組織的天津會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週一在北京先後會見了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和外長王毅。這是他5年來第一次造訪中國;蘇杰生表示,解決中印邊境的摩擦並維持和平,是兩國互信的基礎。
路透社報導,蘇杰生說中印兩國過去9個月內在實現關係正常化上取得「良好進展」,重要的是兩國繼續推動邊境爭端緩解、撤軍,並且應避免具限制性的貿易措施和壁壘。
據《印度快報》等印媒引述,蘇杰生表示:「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國際局勢非常複雜,印度和中國身為鄰國和主要的經濟體,公開交換意見和觀點非常重要。」
蘇杰生也在X平台發文稱注意到兩國關係有改善,「相信此次出訪也會繼續保持這樣的正面發展」。
王毅則提到兩國領袖去年在俄羅斯喀山的會晤。根據中國外交部聲明,王毅稱雙方當時達成了重要共識,「為中印關係改善和發展指明方向……中印關係保持改善發展勢頭,來之不易,值得珍惜」。
王毅還表示,中國將加強跟印度的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全球產供鏈穩定和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
中印關係在2020年急轉直下,當時雙方軍隊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爆發了40多年來最血腥的武裝衝突,此後兩國軍事對峙達4年。直到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出席喀山金磚峰會時,在場邊舉行5年首次正式會談,兩國關係逐漸解凍。
相关图集: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中印2000公里边境, 12万平方公里纠纷:中印边界总长近2000公里,另外还有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存在领土纠纷。有领土纠纷的边界涉及西段(600公里)、中段(450公里)和东段(650公里)3个部分。2020年5月,中印在锡金北部发生冲突(中段);6月16日,中印在拉达克的巴勒万河谷(西段)发生士兵肢体冲突,造成数十人伤亡,至少印方称有20名士兵死亡。
麦克马洪线:马克马洪线(McMahon Line,东段线)是一条英国探险家测量印度时画下的一条英属印度同西藏之间的边界。1914年,英国外交官麦克马洪召集中、印、藏三方会议,由于中华民国不同意分割西藏的麦克马洪线、藏方未能得到事先秘议的独立转而也放弃承认麦克马红线,结果中藏均没有签署《西姆拉条约》。印度和缅甸则认为麦克马洪线是历史疆界。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但把它看作是实际控制线。1962年中印之战中,中国军队虽然一度占领了该地重镇达旺,但后来撤回到实际控制线以北。
藏南(印度:阿鲁纳恰尔邦):
藏南在印度被称为“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东段线),面积约为6万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它的西面是不丹,东面是缅甸,向南是印度,北边是中国的西藏。中国称该地为藏南,属于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划。不过,按照“麦克马洪线”的划分,该地属于印度,印度也实际控制该地,只是藏方以及中华民国当年均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这一路线。1948年,刚刚独立的印度开始派兵进入这个地区,1960年,印度完全占领了麦线以南部分,中国控制麦线以北。1972年,印度在该地成立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7年,该区改为“阿鲁纳恰尔邦”。
锡金问题:英国于1887年强占锡金国,次年出兵西藏。1950年,独立之后的印度称为锡金的保护国,1975年正式将其纳为“锡金邦”。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中国后,北京承认新德里对锡金的主权,同时印度亦承认中国对西藏主权。2005年之后中国出版的地图上已不再将锡金标注成主权国家。
1962年中印之战: 印度总理尼赫鲁大败:1960年4月,中印两国政府为寻求解决领土争端,由中国总理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新德里会谈,但未取得共识。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当年10月20日从边境的东西两处同时发起进攻时,兵力是印度军队的5至10倍。中国军队当时一直深入到印度今天的阿鲁纳恰尔邦省和喜马拉雅地区。整个战争延续了一个月,总共造成2000人丧生。1962年11月20日,中国单方宣布停火,并撤至麦克马洪线后20公里处。战争之后中印关系因边界冲突走入低谷。
中印关系改善,甘地总理开启总理互访: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与邓小平会晤。这是34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中国。这次访问被看作是中印关系经过多年的紧张期之后开始转暖的标志。1993年,印度总理拉奥( Narasimha Rao)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这次访问标志着中印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印双方共签署了5个有关和平解决边境冲突的协定。
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习莫频繁会晤:自2003年中印建立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以来,双方已举行22轮特代会晤。印方的特别代表是国家安全顾问,中方最高代表则多为外交部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之间的互动相当频繁。
2017年中印洞朗地区对峙:占地约100平方公里的洞朗(Doklam)是中国和不丹之间存有争议的地区,印度也从未对该地宣示过主权。2017年6月,印度以“接到不丹政府的求助”、“支持不丹主权”为由,派兵越过中印边界,阻止中国在那里修筑公路,形成同中国军队长达71天的对峙。不丹是中国14个邻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其国家的外交权和防务权掌握在印度手中。2014年莫迪以总理身份第一个访问的国家便是不丹。
2020年中印冲突又起:5月5日,在位于拉达克地区的海拔四千多米的班公错湖(Pangong Tso lake,西段),中国和印度军方人员相互投掷石块、木棒、铁棍等,双方都有人员受伤。5月9日,印度锡金邦那图拉山口(中段),中印军人相互投石并发生肢体冲突,有数十人受伤。 6月16日,在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西段)的中印士兵冲突中,有3名印度士兵在与解放军的冲突中死亡。当天稍晚时,印度军方宣布印度士兵的死亡人数提升至20人。
今年6月,印度防長辛格(Rajnath Singh)在青島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會議時,曾與中國防長董軍會面。會後印方發聲明表示,針對邊境爭端應尋求永久的解決方案。
蘇杰生此行將出席上合組織在天津舉辦的外長會。上合組織包含10個成員國,中國將之定位為與西方聯盟抗衡的力量,持續推動成員國在安全、貿易和科學等領域加深合作。不過,印度同時也加入了西方主導的同盟,包含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國包含印度、美國、日本和澳洲。
除了邊境爭端,中印之間也存在其他分歧。流亡印度的第14世達賴喇嘛本月初在達蘭薩拉度過90歲生日,宣布將延續轉世制度,按照歷史傳統尋訪、認證,「任誰皆不具備認證轉世的正當性,這一原則永遠不會改變!」
印度議會與少數民族事務部長李繼竹(Kiren Rijiju)也表態支持達賴喇嘛的傳統轉世制度:「沒人有權干涉或決定達賴喇嘛尊者的繼任者是誰,只有他本人或他的機構有權做此決定。」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日要求印度「認清十四世達賴的反華分裂本質」,並避免為此破壞中印關係。
13日,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Yu Jing在X平台發文,批評有些戰略與學界人士針對達賴喇嘛轉世發表了「不當言論」、跟印度政府的官方立場背道而馳。該貼文以拼音Xizang來稱呼西藏,而非國際上一般使用的Tibet一詞,並把西藏議題形容為「中印關係之中的一根刺......打西藏牌,必會自討苦吃。」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