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7月3日电】据日本《福井新闻》报道,鉴于福井县沿岸自2022年以来接连发生海水浴场的泳客被海豚咬伤的问题,该县、沿岸市町和观光协会等6月30日在县政府召开了对策会议。该县报告称给对象海豚装上了旨在共享位置信息的信号发射器。海水浴季节即将到来,会上确认将同时参考收集渔业人员等的目击信息,强化对策。

县水产课与三重大学教授森阪匡通(鲸类学)等组成的专家小组在5月、6月采集了对象个体的DNA,确认是印太瓶鼻海豚。从单独行动等情况来看,推定了咬人的是同一只海豚。

6月中旬,人们在该县近海捕获了该海豚,把信号发射器装在了背鳍上。设备大小约20厘米。如果背鳍位于海面附近,那么人造卫星会以1小时约1次的时间间隔捕捉信号,位置信息被记录下来。

除了信号发射器外,该县还开发了登录目击信息的网上位置信息共享系统。此外也会和沿岸渔协合作,强化掌握对象个体位置的机制。该系统与观光协会、海水浴场开设者等共享,根据海豚的靠近情况,制作了时间线,写明应对措施。

例如在设想岭南海水浴场的事例中,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如果海豚出现在岭北海域,那么就每2~3个小时查看系统。如果发现海豚向相关市町沿岸靠近,就提醒海水浴泳客注意;如果海豚进入了海水浴场,就让泳客疏散。

各市町将加强对策,包括增加监视人员、通过海报和宣传单来提醒注意等。若海豚进入了海水浴场,就敲击铁管发出声音驱赶,或者用船诱导海豚离开。

县水产课汇总的数据显示,2022~2024年在县内沿岸有53人遭受攻击。森阪说:“位置信息只是参考。希望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有人受到伤害。”(完)

日语报道:(福井新聞)福井県のイルカ被害、かみついているのは同一個体と推定…背びれに発信機取り付け 位置情報記録、接近状況に応じて対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