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日美部长6月基本谈妥关税 耗时1个月应对特朗普
【共同社7月26日电】26日就日美已达成协议的关税谈判获悉,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赤泽亮正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6月中旬就达成一致,以日本同意对美巨额投资这一亮点措施来换取美国下调关税,从而结束关税谈判。多名相关人士透露了该消息。在直至1个月后达成协议的期间里,双方推敲了通过卢特尼克等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战略,但特朗普一直态度强硬。在谈判的最后阶段,日方提出了增加进口美国产大米的方案,促成了签署协议。
4月中旬开幕的长达约3个月的谈判舞台内幕逐渐曝光。日本认为“只有卢特尼克才能与特朗普直接深入交流。他们是三十多年的老朋友”(政府相关人士语),瞄准了卢特尼克。赤泽不仅通过面对面磋商,还数十次通电话交流,构建了信赖关系。
日方认为卢特尼克考虑到中国,很重视经济安全保障问题,因此突出了日方会对美国国内供应链的强韧化作出贡献的姿态,在部长级谈判上达成了一致。
不过,特朗普未改强硬姿态。6月下旬以后,他把矛头指向日本的汽车市场和大米,制约称“怀疑能否与日本达成协议”,为关税下调要求更进一步的交换条件。
事态急转直下,出现新动向是在日本参院选举后不久的美国时间21日。为举行第八轮部长级谈判而访美的赤泽突然被安排在翌日与特朗普会谈。
有鉴于此,赤泽和卢特尼克为了谈判达成协议,展开了会谈“预演”。卢特尼克说:“把投资总额为4000亿美元写下来吧。特朗普一定会说要5000亿美元的。”不过,实际上特朗普要求进一步加码,赤泽只得接受了5500亿美元这一金额。直到最后,掌握主导权的都是特朗普。
日本经济官厅干部透露说:“大米原本不是谈判的重点。作为最后一个确保成功的筹码,我们准备了增加大米进口的方案。”
首相官邸消息人士承认“协议内容与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日美贸易协定缺乏统一性”,但是“有一位真心相信凭借关税来守护本国的总统”。日本只能让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