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重要设施面临空中威胁 法律实效性有待提升
【共同社7月28日电】在日本佐贺县玄海町的九州电力玄海核电站上空,有疑似小型无人机的飞行物闯入。不排除存在恐怖袭击或侦察厂区的意图,核物质防护暴露在危险之中。首相官邸的屋顶也曾出现过宣传反核电的小型无人机,日本重要设施的空中危机管理暴露出巨大漏洞。
▽零防御能力
俄乌战争中,小型无人机以其神出鬼没的行动力显示了巨大威力。日本大学的危机管理系教授福田充强调:“防范来自空中的飞来物所造成的威胁(对日本来说)也是紧迫课题。”
日本政府根据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制定了核电站新安全标准,强制要求设置“特定重大事故等处理设施”(特重设施)。即使发生故意让大型飞机冲撞等恐怖袭击,也能远程向反应堆注水或降低压力,防止破损并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然而,将来自上空的攻击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并未包含在对策之中。虽然法律原则上禁止核电站及其周边上空的小型无人机飞行,但并没有自动侦测飞来物并拦截应对等的系统,完全有可能从空中靠近。
政府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相关人士淡然地表示:“如果真的遭到攻击并对核电站的运转产生影响,规制委必须应对。但如果是预防或应对恐袭,就不在我们的职责范围内了。”
▽实效性成课题
当然,政府也并非毫无作为。2015年4月,首相官邸屋顶发现了搭载含放射性物质沙土容器的小型无人机。事件发生后的同年9月,通过了禁止在住宅密集地区和机场周边未经许可放飞小型无人机的修订版《航空法》。2016年3月,禁止在官邸、皇宫等上空飞行并授权警方予以摧毁的《小型无人机规制法》以议员立法的形式获得通过。
不过,很难说加强管制带来了明显成效。尽管基地周边禁止未经许可的小型无人机飞行,但2024年3月,疑似使用小型无人机拍摄的海上自卫队直升机护卫舰“出云”号的视频被上传至中国的视频分享网站,震惊有关部门。
福田指出“加强监控体系、引入干扰飞行的装置等需要花费巨额预算”,同时强调提高实效性很重要。尤其是核电站,即使是尺寸不大的小型无人机也能对运转造成重大打击,“核电站需要采取彻底的反恐对策,应提高优先级应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