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伙伴”正成为青少年现实朋友的竞争对手
随着交互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发展,尤其是那些旨在模拟人类对话的程序,年轻人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复杂。这些工具虽然为社交支持和娱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严肃质疑,尤其是将其作为现实人际交流替代品的潜在后果。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非营利组织“Common Sense Media”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青少年对人工智能“伙伴”表示信任,尽管有人警告称,这些聊天机器人可能会加剧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提供有害或危险的建议。
虚拟伙伴取代现实朋友?
调查指出,超过七成的青少年至少与人工智能聊天程序互动过一次。这些程序扮演数字“伙伴”的角色。尽管近一半受访者表示,他们只是将这些程序视为技术工具,但约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却与这些“角色”建立了更深层次的互动,其中包括情感支持、心理慰藉,甚至发展虚拟“友情”。

相似数量的青少年表示,与人工智能伙伴的对话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朋友的交流同样令人满意,甚至在情感支持或表达自我方面更为轻松。该组织自称是“家庭与学校在娱乐和技术方面的首要建议来源”。
人工智能正挑战现实友谊
尽管仍有约80%的青少年与现实朋友相处的时间超过与人工智能互动的时间,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更愿意与人工智能程序探讨敏感话题或严肃问题,而不是与现实中的人沟通。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趋势显示,人工智能正在实际改变青少年的社交模式,甚至重新定义他们与现实环境的互动方式,引发心理健康和教育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
心理影响与潜在风险引发警示
调查团队警告说,这些人工智能系统本身并非专为未成年人设计,可能会由于不当回应、缺乏责任感的建议,甚至模仿性露骨内容而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Common Sense Media”指出,约三分之一与人工智能伙伴互动过的青少年表示,曾因某些对话或互动内容感到不适。这进一步凸显了为未成年用户建立专门保护和行为准则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