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印度在印度洋的冲突是否正在升级?
“我们的综合防空系统就像一道坚固的防御墙,巴基斯坦人根本无法突破。无论是土耳其无人机还是其他无人机,都无法对抗印度的技术。”
印度陆军前空中作战总监阿瓦德什·巴蒂(Awadesh Bharti)用这些话评论了印度防空部队在五月与巴基斯坦的对峙中的表现。根据印度官方的说法,印度本可以简单地宣布其防空系统取得了成功,而无需提供细节。然而,公开声称土耳其无人机在克什米尔被拦截,正值印度和土耳其之间因土耳其-巴基斯坦军事伙伴关系而日益紧张之际,这种伙伴关系在最近的战斗中暴露无遗。
近期印度与巴基斯坦发生短暂冲突后,印度封禁了土耳其电视台TRT World的X账号,并暂停了与在印度九座机场运营的Çelebi航空的协议,导致其股价下跌20%。在学术方面,印度大学暂停了此前与土耳其大学(包括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和贾米亚·米利亚·伊斯兰大学)的合作协议。
紧张局势不仅局限于官方和机构层面,也蔓延至商业和民间层面。印度公民发起了一场抵制土耳其产品的运动,并得到了社会内部活跃的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协调。全印度消费品分销商协会(AICDEA)宣布“全面、无限期抵制”土耳其进口产品,该协会向超过一千万家商店供应这些产品,价值约2.5亿美元。
与此同时,印度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抵制土耳其#的标签,与此同时,电商公司Flipkart宣布抵制LC Waikiki、Mavi和Trendyol等土耳其主要品牌。在街头,支持军方的印度抗议者举着印有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国旗的横幅,呼吁抵制这三个国家。
然而,土耳其与印度之间的紧张关系并非仅仅源于最近的战争,也并非一夜之间形成的,其迹象早在多年前就已显现,当时土耳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日益支持巴基斯坦,并在印度取消穆斯林占多数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宪法地位后,发动了尖锐的外交攻势。
该邦的地位一直对穆斯林有利,禁止非穆斯林印度人拥有土地,直到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他的印度民族主义政党决定在 2019 年废除该法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年土耳其启动了针对亚洲大陆的新战略。
“新亚洲”战略
2019年8月5日,土耳其推出了所谓的“新亚洲”愿景,该愿景规定土耳其需要在亚洲拥有有效的军事、外交和商业存在,超越其传统的利益范围,这些利益范围仅限于中亚突厥语国家、与巴基斯坦的历史同盟以及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良好文化关系。
当时,土耳其与欧美关系紧张,并渴望在北约以外的国际体系中开辟新的联盟窗口,类似于与俄罗斯的和解。
此外,土耳其与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平衡也偏向这两个亚洲大国。因此,土耳其政府寻求加强其商业影响力,为土耳其企业在亚洲主要国家开展业务创造机会,并增加其在当地的出口。
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通过军火交易和海军活动进行的军事存在,尤其是在非洲之角——通往亚洲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索马里是最早建立军事基地并明确表明土耳其存在国家之一,土耳其在摩加迪沙设立的“Türksom”军事基地自2017年起投入运营,是土耳其境外最大的军事基地。
根据2024年2月签署的协议,土耳其将获得索马里专属经济区30%的收入,作为交换,土耳其将负责重建和装备索马里海军,并培训索马里军官。考虑到索马里每年因非法捕鱼活动遭受5亿美元的损失,这笔费用对索马里来说并不高昂。
几个月后,也就是2024年9月,有报道称,土耳其正在与索马里商谈建立弹道导弹和太空导弹测试场,因为索马里位于赤道附近,地理位置优越,非常适合此类发射。土耳其在“罗克特桑”公司(Roketsan)的主持下建立了一个导弹项目,而三年前,埃尔多安就已宣布生产国产“台风”导弹,其射程为560公里,是土耳其先前导弹射程的两倍。
2025年4月,两国签署了一项关于索马里海岸油气勘探的协议,赋予土耳其特殊利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土耳其有权开采每年90%的石油产量,并在分配利润前获得足以弥补开采成本的利润。此外,土耳其有权将其所占份额的石油直接销往全球市场,而无需索马里政府承担额外费用。
去年夏天,土耳其军工企业也进入了肯尼亚,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向内罗毕出口拜拉克塔尔(Bayraktar)无人机,并培训肯尼亚军官操作该无人机。该无人机已在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苏丹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索马里军方打击“青年党”的行动中,该无人机已在追踪索马里境内“青年党”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在印度洋腹地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印度洋的军事和工业版图不断扩大。2024年,马尔代夫与土耳其签署了六架土耳其无人机的合同,并接收了土耳其军舰“基纳利·阿达”号,这正值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穆伊兹领导下的印度与马尔代夫关系紧张之际。
今年早些时候,土耳其向马尔代夫派遣了一艘翻新的土耳其舰队“火神”号(Vulkan)突击艇。考虑到这个小岛国相对封闭且缺乏直接对手,此举令一些观察人士感到意外。
在斯里兰卡,安卡拉自2021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该国海军现代化建设,该岛国位于印度南部,与中国关系密切。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安卡拉已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海军合作始于2018年启动的“米尔加姆”(MILGAM)护卫舰建造项目。该项目已促成两国合作生产四艘同型护卫舰,其中两艘位于卡拉奇,并达成协议向巴基斯坦转让技术。两艘护卫舰“巴布尔”(Babur)和“巴德尔”(Badr)已经服役,而巴基斯坦军队则期待着另外两艘“开伯尔”(Khyber)和“塔里克”(Tariq)在2025年底前交付。
事实上,近十年前,印度本身就曾是土耳其国防出口的目标,当时印度与土耳其安纳多卢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20亿美元的合同,为印度海军提供造船服务。然而,土耳其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关系促使印度取消了该协议。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成员塔拉·卡尔萨告诉德国之声:“印度官方以其加强国内造船能力的政策为由,取消与安纳多卢的协议,但众所周知,印度对土耳其与巴基斯坦关系的不满在取消协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协议取消后,土耳其决定停止对印度的所有军事出口。两国关系随即降温,积压的紧张局势持续数年,直到最近印巴短暂战争爆发才得以明朗化。土耳其发表声明谴责印度的军事行动,这与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发表平衡外交声明呼吁保持冷静不同。印度则动员基层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以抵制土耳其为目标,损害其利益。
土耳其在那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不仅限于发表谴责性言论。巴基斯坦也使用了土耳其的武器系统。《今日印度》等印度消息来源指出,安卡拉在战争期间向巴基斯坦提供了直接支持,一架C-130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卡拉奇机场,一艘“阿达”级护卫舰停靠在卡拉奇港。
主张欧亚主义愿景的土耳其官员认为,与中国结盟是土耳其在亚洲的最佳选择;而保守派和传统主义者则认为,安卡拉必须考虑其北约立场的敏感性,以及美国和欧洲在该地区的优先事项。与此同时,印度已开始对土耳其在亚洲的战略做出回应,并与土耳其的对手,尤其是亚美尼亚、希腊、塞浦路斯和以色列,建立了牢固的军事和政治联系。
土耳其退出地中海
土耳其海军在巩固其在亚洲和印度洋的地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关于土耳其海军实力的说法似乎由来已久,尤其是许多观察家认为其根源在于奥斯曼帝国海军,但奥斯曼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败,使得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几乎无力发展。因此,土耳其独立战争主要只是一场旨在扩大其对安纳托利亚控制的民众动员运动,缺乏发动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海战的能力。结果,土耳其未能成功收复如今散布在爱琴海的大部分岛屿,这些岛屿自此一直处于希腊的控制之下。
土耳其独立战争后崛起的小型海军,主要装备水雷和鱼雷等用于威慑和海岸防御的武器,而非用于大规模海军行动,这并不令人意外。因此,土耳其的老式舰艇仍然驻扎在马尔马拉海和安纳托利亚海岸。安卡拉在20世纪50年代加入北约后开始依赖北约,并坚信其重要性要求其平衡与土耳其和希腊的利益。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希腊获得的支持开始超过土耳其。随着土耳其和希腊在塞浦路斯的局势升级,美国无视安卡拉对土耳其保护的要求,甚至收到了约翰逊总统著名的不要在该岛发动军事行动的警告,军方机构对土耳其安全及其在地中海地区角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因此,“国家制造别人无法给予的东西”倡议开始采购先进的军舰,并拥有在地中海投射力量的能力。在1963年至1973年的十年间,土耳其的海军力量从零两栖登陆艇跃升至五十多艘,突击艇也从零增加到十多艘。
这一繁荣标志着土耳其海军影响力的真正开端,为1974年在北塞浦路斯的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直到冷战结束,土耳其一直保持着与希腊的海军平衡,并在地中海地区拥有强大的存在感。20世纪90年代,土耳其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并于1997年启动了“迈向公海”战略。该战略决定,土耳其海军需要从一支能够控制海岸的作战力量转型为一支“蓝水”海军,即一支能够控制远离土耳其海岸的深海的海军。

因此,土耳其军事工业在千禧之际迎来了新的繁荣,其余波至今仍波及土耳其从黑海到印度洋的广大边缘地区。与此同时,土耳其专注于发展护卫舰和潜艇,并于2000年发布了一份文件,阐述了其参与远离土耳其的军事行动的雄心,这与主导整个二十世纪土耳其的保守军事理论截然不同。
2007年至2023年间,土耳其舰队中国产舰艇的数量翻了一番,从11艘增至54艘。多年来,土耳其海上任务组(TMTG)成立,目前该组在多个海域定期进行海军调动,以训练和测试土耳其军队的能力。
例如,2010年,第一次任务从地中海出发,途经九个国家。2011年,第二次任务启动,历时70天,途经红海、亚丁湾、印度洋和阿拉伯海。2014年,该任务在非洲进行,沿其大部分海岸线航行,然后经由好望角返回。
这些年来,土耳其海军的行动一直以训练和中立为特点,直到在索马里建立土耳其海军基地以及2020年的的黎波里行动(土耳其介入保卫利比亚首都政府)才开始取得成效。此后,土耳其建立了小规模的军事存在,并于2024年在利比亚西部沿海举行的特遣队演习中再次出现。
2009年,土耳其海军在共和国时期首次进入印度洋,在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进行了一系列演习,并参与了索马里沿海的反海盗行动。
自那时起,土耳其对加强其在该地区存在的兴趣日益浓厚,这既是为了确保与亚洲日益增长的贸易路线的安全,也是为了增强土耳其的非北约盟友,例如巴基斯坦。近年来,这一政策达到了顶峰,土耳其舰艇已进驻卡拉奇、科伦坡、马尔代夫首都马累、马来西亚巴生港,并即将进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此前,土耳其于7月初宣布与土耳其军工企业签署了一项护卫舰研发协议。
随着土耳其海军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悄然扩大,这为其盟友带来了好消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该国近期经历了一场推翻亲印政权的革命;以及印度尼西亚——继中国和印度之后亚洲最大的国家,该国正寻求在大国中确立自身的战略独立性。到目前为止,只有德里受到了土耳其存在的损害,试图超越安卡拉,削弱其在“蓝色水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