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發現治療肌少症新藥 有效延緩肌肉衰老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創人類骨骼肌細胞衰老圖譜,發現有治療肌肉衰老、俗稱肌少症的新藥物,可以有效延緩肌肉衰老。
肌少症是指因年齡增長而出現骨骼肌肉質量減少,肌肉力量及功能持續衰退,增加跌倒及骨折風險,肌肉流失過快或過多的話,甚至可能導致身體殘障或死亡,目前未有藥物可治療肌少症。文獻顯示,本港65歲或以上人士平均每7人就有1人患肌少症,而每2名80歲以上長者就有1人患肌少症。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透過對老年小鼠3個月的測試,以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第一代藥物Maraviroc治療肌少症,包括提升肌肉功能,令小鼠的握力及跑步耐力有顯著進步,肌肉組織內聚集發炎細胞的機會可減少五成,細胞衰老程度大幅下降。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王華婷說,HIV藥物有抑制細胞衰老傳播的作用,多用於治療炎症,現時仍然處於動物實驗階段,用於人體臨床實驗仍有一段時間,未來計劃探索更多與骨關節炎相關的肌少症治療方案。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王添欣說,慢性疾病患者的肌少症病率較一般人高出兩至三倍,營養不良、久坐行為及多重用藥的生活方式會提高患病風險,亦有肌肉減少但體脂增加的肌少型肥胖患者,從外觀上難以判斷,呼籲公眾不要忽視肌少症,診斷是第一步,希望透過研究新藥物,輔以運動習慣保障長者的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