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屡屡侵犯众多国家的主权,既包括其邻国,也包括中东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以色列占领军对多个国家领土发动空袭,并在其他国家境内实施暗杀。

以下是以色列在多个国家犯下的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违规行为: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伊拉克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F-15和F-16战斗机袭击了位于塔穆兹的伊拉克核反应堆,几乎将其完全摧毁,并造成10名伊拉克人和一名参与建造该反应堆的法国民事专家死亡。

以色列军队在此次空袭中使用了八架美国制造的F-16战斗机。华盛顿原本打算将这些战机交付给伊朗国王,但1979年伊朗革命的爆发导致该协议转向以色列。

1981年6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487号决议,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袭击,并规定伊拉克有权就其反应堆造成的人员和物质损失索取赔偿。

以色列在多哈瞄准哈马斯领导人

突尼斯

1985年10月1日,一支以色列战斗机中队袭击了突尼斯南部哈曼沙特郊区的安全大院,造成50名巴勒斯坦人和18名突尼斯人死亡,另有100人受伤,并造成估计850万美元的物质损失。

以色列军队将此次行动称为“木腿行动”,目标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多个总部。

突尼斯民众对以色列的袭击反应强烈,举行了数日的游行示威,谴责以色列对突尼斯犯下的罪行以及违反国际公约的行为。

同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573号决议,谴责以色列,并要求其向突尼斯道歉并进行赔偿。

1988年4月16日,以色列军队精锐部队“总参谋侦察兵”(Sayeret Matkal)在突尼斯郊区西迪布赛义德的家中暗杀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领导人哈利勒·易卜拉欣·瓦齐尔。

此次暗杀行动由绰号“博吉”的摩西·亚阿隆领导,他后来成为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长,随后担任国防部长。

两架直升机、四艘船、几艘橡皮艇以及大约20名以色列暗杀部队成员参与了此次暗杀行动。

2016年12月15日,以色列暗杀了突尼斯航空工程师兼发明家穆罕默德·扎瓦里。当时,他正坐在突尼斯斯法克斯省艾因区自家门外的汽车里,两名枪手向他发射了20发子弹。

布鲁塞尔的示威活动要求对以色列实施制裁并结束与以色列的“欧洲共谋”

枪手使用两把消音手枪射击,八颗子弹射入扎瓦里体内,其中五颗射入其颅骨。突尼斯当局宣布逮捕五名涉嫌参与暗杀的嫌疑人,并没收了部分装备。

鉴于扎瓦里在提升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技术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及其亲信立即将矛头指向以色列及其外国情报机构摩萨德。

扎瓦里遇刺消息公布后,哈马斯的军事分支卡桑旅发表唁电,指责以色列是暗杀扎瓦里的幕后黑手。声明证实,他在殉职前十年就已加入该组织并为其工作,并声称他是“卡桑旅阿巴比尔无人机项目的领导人之一”,该项目在2014年与以色列的“护刃行动”战争中发挥了作用。

阿联酋

2010年1月19日,哈马斯领导人马哈茂德·马巴胡赫在阿联酋迪拜的一家酒店遇刺身亡。摩萨德被指控是此次袭击的幕后黑手。

次月,迪拜警方透露,11名持有欧洲护照的人员参与了马巴胡赫的暗杀行动。这群人分批抵达迪拜,并在24小时内离开。

警方公布了一段详细描述此次行动的视频,视频显示了马巴胡赫进入酒店的场景,以及刺客抵达迪拜机场和发生袭击的酒店的画面。

阿联酋警方表示,该团伙在多家酒店居住,作为掩护和伪装。他们使用各种欺骗手段,拥有先进的技术来实施犯罪,并成功破译了马巴胡赫酒店房间的门。

警方推测,嫌疑人要么在马巴胡赫的房间里等候,要么在他抵达后进入房间。他们表示,谋杀是通过窒息进行的,涉及七人。

迪拜警方不排除摩萨德参与了马巴胡赫的暗杀可能性,阿联酋也重申,无论其性质或动机如何,阿联酋都不会容忍其领土被用于报复。

伊朗最高领袖就欧洲国家参与颠覆伊朗政权的行动发表讲话

马来西亚

2018年4月21日,马来西亚通讯社宣布巴勒斯坦讲师、哈马斯成员法迪·巴什遇害。他在前往吉隆坡家附近的一座清真寺参加黎明祈祷时,遭到枪手十次射击。

巴什的家人发表声明,指责摩萨德是此次暗杀事件的幕后黑手,并要求马来西亚当局立即展开调查,在涉案人员逃脱前将其绳之以法。

巴什的父亲指责摩萨德杀害了他,并表示,他“百分之百”相信此次行动是暗杀。他还补充道:“法迪没有敌人,深受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和马来西亚人的爱戴。他曾与马来西亚总理合影。”

他还补充道:“所有指控都针对摩萨德”,并且“当局必须加快调查”。

约旦

1997年9月25日,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在约旦首都安曼遭遇两名摩萨德特工的暗杀,但未遂。

这两名特工持有加拿大护照,并直接受时任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指挥。

约旦当局逮捕了两名参与暗杀的嫌疑人,国王侯赛因·本·塔拉勒要求以色列提供专门的治疗方案,以对抗马沙尔体内的毒素,并释放正在服无期徒刑的谢赫·艾哈迈德·亚辛,以换取释放这两名特工。这就是条件。

以核武器为借口发动的战争直接针对伊朗平民

卡塔尔

2025年9月9日,以色列袭击了位于首都多哈的哈马斯政治局多名成员的住宅区。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发表声明称,此次“犯罪袭击公然违反所有国际法和准则,对卡塔尔公民及居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卡塔尔强烈谴责此次袭击,强调不会容忍以色列的鲁莽行为及其对地区安全的持续干涉,也不会容忍任何针对卡塔尔安全和主权的行动。

叙利亚

自20世纪初以来,以色列数百次侵犯叙利亚主权,最早发生在2003年8月,当时以色列对时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住所发动空袭,以警告其不要支持黎巴嫩真主党。

此后,以色列一直轰炸叙利亚领土,有时声称目标是叙利亚境内巴勒斯坦各派系的“军事据点”,有时又声称袭击真主党的武器供应链,此外还曾暗杀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领导人。以色列侵犯叙利亚主权最显著的例子包括:

法迪·巴什:针对阿拉伯科学家的冷血攻击仍在继续
  • 2006年6月:在哈马斯于加沙地带附近俘虏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后,以色列战机飞越叙利亚总统府。
  • 2007年9月:以色列对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省一座据称正在建造的秘密核反应堆发动空袭。
  • 2008年2月:黎巴嫩真主党透露,其军事指挥官伊马德·穆格尼耶在首都大马士革一处居民区爆炸身亡。该党指责以色列情报部门在大马士革坦齐姆卡夫尔索萨居民区引爆一辆三菱帕杰罗SUV,暗杀了穆格尼耶。
  • 2013年5月:以色列战机袭击了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共和国卫队第104和第105旅。此次轰炸还针对了叙利亚陆军第14师的一个弹药库以及位于大马士革郊区贾姆拉亚的一个研究中心。据报道,约有300人在此次空袭中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士兵。
  • 2015年1月:真主党领导人、该党前军事指挥官伊马德·穆格尼耶之子吉哈德在以色列空袭中遇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伊朗革命卫队将军阿里·阿拉赫达迪和其他四人。
  • 2015年12月:真主党宣布,其领导人、获释囚犯萨米尔·昆塔尔在以色列空袭中身亡,空袭目标是大马士革南部贾拉马纳镇的一栋建筑。与此同时,忠于被推翻的叙利亚政权的网站报道称,几名亲政权武装运动的领导人也在此次爆炸中丧生。
  • 2018年4月:以色列发动的空袭造成约40名武装人员死亡,其中一半是伊朗人。空袭目标是叙利亚中部霍姆斯省的一个军事基地、北部阿勒颇的一个军用机场以及伊朗军队驻扎的哈马一处地点。
  • 2024年3月:以色列袭击了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的多个地点,造成至少42名叙利亚士兵和真主党武装人员死亡。
  • 4月:以色列袭击了位于大马士革的伊朗领事馆。伊朗革命卫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爆炸造成7名军事顾问死亡,其中包括圣城军高级指挥官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
以色列入侵叙利亚南部的地区及其空袭的性质

阿萨德政权垮台后,以色列继续侵犯叙利亚主权。阿萨德政权垮台当天(2024年12月8日),以色列宣布发动代号为“巴珊之箭”的空地联合行动,以摧毁叙利亚可能构成威胁的战略武器为借口,对叙利亚境内250多个目标发动袭击。

袭击目标包括军事基地、战斗机、地对空导弹系统、武器生产基地和仓库、地对地导弹以及主要空军基地。此外,以色列还摧毁了叙利亚的基础设施以及数十架直升机和战斗机。此次袭击被誉为以色列空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进攻行动之一。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以色列军队渗透到叙利亚南部的多个地区,到达首都大马士革西南约25公里处,并抵达赫尔蒙山顶峰以及非军事区内的多个村庄和城镇,深入叙利亚境内达18公里。

以色列空军还加强了对叙利亚南部德拉地区的空袭和攻击,目标是武器弹药库、第175团、军事住房以及伊兹拉市的第12旅,以及德拉北部乡村因赫勒市的第15旅。空袭还瞄准了忠于叙利亚新政府的军事基地。

黎巴嫩

半个世纪以来,以色列占领军在黎巴嫩发动了数次军事行动,目标是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到黎巴嫩真主党等抵抗力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行动之一是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代号“加利利和平行动”。该行动旨在将巴解组织驱逐出境,并制止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对以色列北部地区的袭击。

这次入侵造成约2万黎巴嫩人死亡,3万黎巴嫩人受伤,巴解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和1.1万多名巴勒斯坦武装人员撤离黎巴嫩领土。

真主党两名前秘书长的葬礼在贝鲁特举行

1996年4月,以色列占领军对黎巴嫩发动了代号为“愤怒葡萄行动”的侵略,其借口是需要打击黎巴嫩抵抗力量的军事能力,而这些抵抗力量当时正以以色列为目标。

最引人注目的后果是同年4月18日发生的第一次加纳大屠杀。以色列军队袭击了位于黎巴嫩南部加纳镇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总部,当时数百名平民正在那里躲避持续不断的炮击。

总部遭轰炸造成1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联合国报告证实,此次轰炸并非以色列所声称的误炸。

2006年夏天,真主党俘虏了两名以色列士兵,战争爆发。冲突持续了33天,造成约1200名黎巴嫩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平民。

2023年10月7日,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抵抗力量发起“破晓行动”,真主党开辟了针对以色列的“支援”阵线,此后双方跨境交火持续了一年。

以色列对贝鲁特南郊发动空袭,造成真主党重要人物死亡,其中包括秘书长哈桑·纳斯鲁拉、福阿德·舒克尔、易卜拉欣·阿基勒、艾哈迈德·韦赫贝、阿里·卡拉基等人,以及数十名平民。

黎巴嫩南部军事局势空前升级,以色列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包括以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为目标。

以色列袭击贝鲁特南部郊区

伊朗

伊朗领土曾多次遭到以色列外国情报机构(暗杀和渗透)和以色列军队(轰炸和袭击)的侵犯。

以色列在德黑兰实施的最引人注目的暗杀事件之一是2024年7月31日杀害哈马斯政治局主席伊斯梅尔·哈尼亚。

以色列此前曾在多次行动中暗杀伊朗核科学家,最著名的是穆罕默德·法赫里扎德(2020 年 11 月)和阿尤布·恩特扎里(2022 年 5 月)。

2025年6月,以色列对首都德黑兰发动空袭,暗杀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以及核科学家。

在以色列空袭中丧生的最著名人物包括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伊朗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哈塔姆·安比亚总部指挥官阿里·沙德马尼以及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身边的军事指挥官戈拉姆·阿里·拉希德。

在这些袭击中,以色列还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准将、该部队防空部队司令达沃德·谢赫安少将,此外还暗杀了核科学家费雷杜恩·阿巴斯-达瓦伊、穆罕默德·迈赫迪·特黑兰奇、阿米尔·侯赛因·法吉希、艾哈迈德·礼萨·佐尔法加里、阿卜杜勒哈米德·米努切赫尔、莫塔利比扎德和穆罕默德·礼萨·塞迪吉。

来源: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