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在整个阿以冲突期间,抵制行动是对抗以色列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根据阿盟决议实施时最为有效。然而,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与以色列开启和平进程后,这种有效性就终止了。

民间抵制运动不止一次成功地惩罚了支持以色列的公司。2000年阿克萨起义后,埃及的民众抵制运动迫使Sainsbury’s连锁超市退出埃及市场。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最近,意大利的家乐福在民众抵制运动成功后退出了埃及市场,以回应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行径。

尽管许多支持以色列的公司发表声明,表示由于持续的民众抵制活动而遭受损失,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品牌仍然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市场保持着存在,没有关闭或撤离。

尽管遭到民众抵制且持续亏损,这些品牌仍然坚持留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市场,背后原因为何?

1- 法律问题

一些亲以色列品牌通过“特许经营”机制(即获得使用商标的权利,或所谓的特许合同)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开展业务,但需要向母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销售额或年费。

抵制是民众手中的武器,用来敦促被指控支持以色列的品牌改变其决定(法国媒体)

而那些通过特许经营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市场站稳脚跟的品牌,则选择清算业务或暂时关闭,尤其是在母公司遭受无力承担的损失的情况下。

通过特许经营方式运营的品牌的法律地位存在一个问题,即容易让当地消费者产生混淆,他们常常声称这些公司是本国公司,雇佣的是当地人。

2- 赌注于战争结束

在2000年的阿克萨起义期间,民众抵制支持以色列品牌的行动中最具影响力的火花就曾出现过。然而,导致抵抗力量与以色列关系多次缓和的谈判和政治进程,正是将抵制行动与战争和对抗时期联系起来的原因。

这使得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实体的品牌赌注于时间因素,因为消费者的记忆中充满了各种事物,战争结束后,战争期间杀戮和破坏的形象会逐渐消退。这或许能帮助人们忘记抵制,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远离意识形态考量的环境中进行抵制的人来说。

3-“广告打破抵制”

支持以色列的品牌通常依靠广告活动在消费者心中营造一种紧迫感。广告中会邀请艺术家、运动员和网红来推广这些品牌的产品,这有助于将消费者的注意力从产品本身转移到广告商身上,而广告商被视为消费者的榜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被抵制品牌的广告部门会向同意出现在其广告和宣传活动中的运动员或艺术家支付巨额费用。

4- 社会声望

在我们国家,很大一部分消费依赖于所谓的“虚伪消费”,即为了社会声望而购买商品和服务。许多支持这些品牌的品牌都属于西方文化,这些品牌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认为,购买他们的产品能让他们获得社会尊重。

消费者消费某些食品或饮料,或经常光顾某些场所,表明他们在同龄人中享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融入了这些品牌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实体的国家的文化。众所周知,此次抵制的品牌大多来自西方国家或美国。

5- 缺乏本地替代品

阿拉伯和伊斯兰人民的生活中有很多非必需品,但它们属于抵制目标品牌,而且并非由本地投资者生产,尽管经历过抵制。

由于缺乏本地替代品,或其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表现不佳,支持抵制的品牌得以押注市场需求。此外,市场缺口也使它们得以生存并创造利润,尤其是在这些经济体仍然依赖外国资源并不断提高消费率的情况下。

尽管抵制仍在继续,支持以色列的品牌仍倾向于留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市场,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高消费率。阿拉伯国家人口约为4.5亿,全球穆斯林人口约为20亿。

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商业界尚未投资或试图取代支持以色列的品牌,尤其是在制药和医疗保健领域。

6- 承担损失以示支持

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品牌愿意承担其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市场部分分店一定比例的损失,原因有二:

  • 首先,这些企业在没有发生抵制运动的其他地方设有分支机构,因此这些分支机构产生的利润可以抵消其在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分支机构的损失。

因此,这些企业认为,退出阿拉伯和伊斯兰市场是不合适的,只要损失是可以承受的,并且不影响资本,而仅仅是利润的下降。

  • 其次,这些支持以色列的品牌所有者认为,在抵制运动面前退出市场是一种失败,而他们现在不应该表现出这种失败,尤其是在战争仍在持续的情况下。因此,他们倾向于继续承担损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与政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正如战场上的战争涉及军事对抗,政治舞台上的斗争也需要良好的管理和谈判的艺术。

同样,经济活动仍在继续,并促进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抵制运动——这是民间社会可以利用的有力工具。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