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八月清晨,60岁的古尔泰吉·辛格·奇玛(Gurtej Singh Cheema)在萨克拉门托的家中完成晨祷。随后,这位退休的内科临床教授前往市中心,与一百五十多名其他锡克教美国人一起,来到加州州议会大厦。

他此行是为了一项州议案发声支持。对许多锡克教徒而言,这项议案与社区的安全切身相关。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根据社区倡议组织“锡克联盟”(Sikh Coalition)的估算,加州大约有二十五万名锡克教徒,占全美锡克教徒的百分之四十——锡克教徒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定居加州。

然而,过去两年在北美发生的一系列针对社区活动者的袭击与威胁事件——美国与加拿大官员指控由印度策划——令许多锡克教徒神经紧绷。他们担忧自身安全,并质疑执法机构能否保护他们。

据该议案的起草者与倡导者介绍,新的“反恐吓”法案正是为应对这一问题:如果通过,法案将要求加州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识别并应对实践中所谓“跨国镇压”(transnational repression)的情形——即外国政府试图针对侨民社区实施的打压。相关培训将由加州紧急服务办公室制定。

“如果我们的警员连威胁都无法识别,加州就无法保护最脆弱的群体。”该议案作者、民主党州参议员安娜·卡瓦列罗在提供给半岛电视台的声明中说,“这项法案弥补了公共安全系统中的关键缺口,并为执法部门提供必要培训,以便在我们的社区识别外国干预。”

不过,这份由加州首位锡克教裔众议员贾斯米特·贝恩斯(Jasmeet Bains)与众议员埃斯梅拉尔达·索里亚(Esmeralda Soria)共同提出的法案,也在本已因政治立场而两极化的印裔美国人社区内引发了严重分歧。

多家具有影响力的美国锡克倡议组织——包括“锡克教美国法律辩护和教育基金会(SALDEF)”、“锡克联盟”、“贾卡拉运动”(Jakara Movement)——都支持该法案。代表印度其他主要宗教群体的组织,如“人权之印度教徒”(Hindus for Human Rights)与“印裔美国人穆斯林委员会”(Indian American Muslim Council),以及“加州警察局长协会”也表示支持。

而反对阵营包括“印度教美国基金会”(Hindu American Foundation)与“北美印度教徒联盟”(Coalition of Hindus of North America)等印度教团体、犹太团体“湾区犹太联盟”(Bay Area Jewish Coalition),甚至还有锡克团体“The Khalsa Today”。圣克拉拉县检察官办公室与里弗赛德县警长办公室也对法案持反对意见。

法案批评者认为,它有可能把侨民群体中的某些群体作为针对对象——例如反对“卡利斯坦”运动(即从印度划出领土建立独立锡克国家的主张)的印度教美国人——并可能加深针对印度与印度教美国人的偏见。

里弗赛德县警长办公室表示,他们“对该法案潜在影响表示关切,尤其是其对执法实践的影响,以及在里弗赛德县无意中将侨民社区作为执法目标的风险”。

然而,当奇玛与其他锡克教美国人于8月20日站在州议会大厦前、准备在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作证时,许多人所感受到的紧迫感不言自明:有人彻夜从距离萨克拉门托620公里(385英里)的洛杉矶驱车赶来,也有人专门从工作中抽身到场。

“任何能让一个社区感到安全的努力,而你又是这个社区的一员——你自然会支持它。”代表萨克拉门托“首都锡克中心”(Capital Sikh Center)出席听证的奇玛告诉半岛电视台。

古尔泰吉·辛格·奇玛在萨克拉门托州议会大厦前(半岛电视台)

“外国势力的骚扰”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将“跨国镇压”定义为:外国政府越过其国境,对在美国的侨民与流亡群体成员实施恐吓、噤声、胁迫、骚扰或伤害的行为。

这项法案是近年来在加州引发南亚侨民团体分裂的第二个重大立法议题。2023年,一项将“种姓”明确列为加州反歧视法所保护类别的议案,因多家印度教美国组织游说反对而被州长加文·纽森否决。上述组织认为,州现有反歧视法已足以保护民众免受基于种姓的偏见,将其单列是一种变相攻击印度教。

如今,加州众议院已通过新的反恐吓法案。法案将回到此前已通过早期版本的州参议院再度表决,预计在本周进行。如果上院通过,法案将送至纽森州长案头待签署。

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托马斯·布洛姆·汉森(Thomas Blom Hansen)表示,该法案聚焦于基于政治信念或关联而发生的网络围攻、监控与骚扰等行为——这些行为往往受外国政府或政治运动影响。

“法案没有点名任何特定国家——它是一个通用框架,旨在为移民与侨民社区提供额外保护,免受来自外国行为体的骚扰。”汉森对半岛电视台说。

不过,法案的背景确实显示,围绕印度及其被指针对锡克异议人士的问题,是重要推动因素之一。汉森指出,卡瓦列罗参议员来自第十四州参议院选区,该选区拥有大量锡克人口。

2023年,加拿大正式指控印度策划了当年六月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刺杀锡克分离主义者哈迪普·辛格·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的行动。印度予以否认,但两国关系由此急剧下滑并持续紧张,加拿大方面继续就其逮捕并称为新德里工作之个人推进指控。

同年十一月,美国检方也指控印度情报机构图谋刺杀居于纽约的锡克活动人士古尔帕特旺特·辛格·潘农(Gurpatwant Singh Pannun)。该图谋在一名所谓印度代理人误将一名联邦调查局线人当作“杀手”雇用后曝光。潘农领导的“正义锡克”(Sikhs for Justice)于2019年被印度列为非法。

另外,还有多名在加拿大与美国的锡克活动人士收到了执法机构的警告,称他们可能成为目标。

就连法案共同作者贝恩斯也遭遇过恐吓。2023年8月,在加州将1984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被两名锡克保镖刺杀之后)在印度发生的成千上万锡克教徒被屠杀事件认定为“种族灭绝”后,四名疑似印度裔男子造访了她的办公室。据称他们威胁说会“不惜一切追究你”。

“这项法案很及时。”锡克联盟执行主任哈曼·辛格(Harman Singh)表示。

“如果一位古尔德瓦拉谒师所(锡克教谒师所)委员会领导打电话报警,说有自称来自印度政府的人到寺里打听其他委员的移民身份,受过训练的警员和未受训练的警员的反应将完全不同。”辛格对半岛电视台说。

“人权之印度教徒”的维韦克·肯拜扬(Vivek Kembaiyan)也表示赞同。他称,多数犯罪由地方层面调查,因此地方执法部门需要培训来调查跨国犯罪。

2022年10月22日,信众在德克萨斯州弗里斯科的“迦耶悉地哈奴曼寺”(Karya Siddhi Hanuman)祈祷(美联社)

是否会“制度化偏见”

但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种观点。

一些团体认为,该法案主要意在针对印度与印裔美国人,尤其是压制对“卡利斯坦运动”的反对声音。

46岁的萨米尔·卡拉(Samir Kalra)是“印度教美国基金会”常务董事,也是该法案最直言不讳的反对者之一。

“我认为他们在提供充足的防护栏与保障措施方面还远远不够,无法确保执法机构不会把来自特定原籍国群体或持某些地缘政治观点的群体制度化地作为偏见对象。”来自湾区的卡拉对半岛电视台说。

卡拉还指出了法案支持者的构成:“出现在多场听证会上的法案支持者绝大多数是印度裔,并且在发言与媒体声明中聚焦印度。印度被列为跨国镇压的主要国家之一。很明显,这项法案真正的目标是印度与印裔美国人。”

他表示,许多印度教寺庙最近数月被涂写支持卡利斯坦的口号。

“印度教美国人社区如何能在不被指控为外国代理、或不被执法部门淡化破坏行为的情况下,安全地报告这些事件?”他问道。

但锡克联盟的辛格否认该法案在宗教线上分裂印裔美国人社区。“支持法案的联盟既包含锡克与印度教组织,也包含穆斯林、克什米尔人、伊朗人、南亚人、移民权利、人权以及执法组织。”辛格说。

一些批评者担心,由活动人士来训练警员识别跨国攻击的模式,可能会对特定社区形成制度化偏见。

对此,辛格表示担忧没有依据。培训“将由相关机构中的专业人士制定,而不是由‘一小群活动人士’制定,因此这种批评并不符合现实。”

人们聚集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萨里市“古鲁那纳克锡克教谒师所”,这里是2023年锡克分离主义领袖哈迪普·辛格·尼贾尔遇害地点,摄于2024年5月3日(路透社)

“我的声音被听见”

加州圣克拉拉大学传播学教授罗希特·乔普拉(Rohit Chopra)表示,在美国境内,批评其他政府者“太过频繁地遭到外国政府或其代理人的骚扰、威胁,甚至袭击”。

“即便法案只有一定的威慑效果——我相信会有——也是非常值得的。”乔普拉对半岛电视台说。他强调,法案并未把范围限定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某个特定国家群。

在斯坦福大学的汉森看来,这实际上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一些团体会反对该法案?

“当一个组织强烈反对这样的法案时,这几乎让人感觉像是一种预先的承认——仿佛他们认为自己会被法案要预防的行为所牵连。”汉森说。

回到萨克拉门托,奇玛仍然希望法案能够通过。对他而言,这项法案远不止是政策层面的东西,更意味着在美国土地上的承认与保护。

“如果我所在社区的执法机构无法识别外国干预,我可能就是下一个受害者。”奇玛说。“无论是谁在做、来自哪个国家,我自然希望我们的警员意识到这些威胁。”

“如果任何一个群体感到受威胁,那么社会各个部分都应该努力保护他们。这让我确信,我的声音正被听到。”奇玛说。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