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海局势紧张已是众所周知,中国大陆与台湾爆发全面冲突的威胁已成为全球热议话题。在这个敏感地区,开战的决定与无意的失误之间,只有一线之隔。有时,重大战争并非始于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而是悲剧性的巧合和日积月累的误解的产物。

在台湾海峡,中国统一台湾的雄心与台湾坚持维护其特殊地位的诉求交织在一起,而美国的存在令各方都感到紧张。一次飞机相撞或一次意外的海战都可能导致局势升级,难以控制。如今,多方势力正谨慎或随意地在这个随着每一次新的军事演习或危险的空袭而日益脆弱的地区行动。由于北京的政治精英感到有必要捍卫国家威望,并渴望满足台湾公众的期望,在危机中撤退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国内和国际政治考量交织在一起,各方陷入一场无人预料的战争的风​​险仍然非常现实。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在《外交事务》杂志发表的这篇文章中,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对军事优势的追求》一书的合著者乔尔·伍斯诺试图探讨在双方都不希望发生毁灭性战争的情况下,单一事件或误判可能引发公开冲突的情景和可能性。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因误判或意外事件而爆发“意外战争”的风险日益增加。随着该地区军事力量的增强,这种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还探讨了此类冲突的性质、国内政治影响以及美国在升级或遏制局势中的作用,并列举了一些历史案例,说明重大冲突有时源于小事件。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预防性解决方案,包括对话、秘密沟通以及缓和挑衅性政策。

正文

台海紧张局势引发外界担忧,北京和台北可能很快陷入战争。大多数观察人士设想了两种可能导致冲突的途径。在所谓的“选择性战争”中,北京可能会在仔细权衡经济、军事和政治风险后,尝试武力统一台湾。这种在没有明确挑衅的情况下采取的激进行动,反映出中国领导人认为能够以最小代价统一台湾的判断。另一种选择是,如果北京认为台湾已经越过政治红线,永久威胁到中国对台湾的控制,它可能会发动所谓的“必要战争”。例如,台北正式宣布独立,可能会引发北京不顾代价的军事回应。

然而,第三种可能性却很少受到关注,但其发生的可能性却更大。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战争可能源于意外或误判,最终失控。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这种偶然战争的风险更高,部分原因是双方军队都在近距离作战。台湾海峡两岸的国内政治动态使得退缩变得困难。而美国可能为台湾进行干预,这无疑增加了风险,这意味着一次偶然的相遇就可能将小规模冲突升级为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与选择性战争和政治必要性战争不同,前者可以通过加强对中国的威慑来避免,后者可以通过阻止台湾寻求法理上的独立来避免。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无法消除偶然战争的风险。但领导人的精明政治才能可以有效应对。中国大陆和台湾需要保持持续的秘密沟通,以讨论危机预防并建立应对机制。美国和台湾也必须加强对话,探讨如何在危机情况下做出决策,并保持美国的战略模糊性,以便灵活应对中国潜在的军事行为。中国还必须保持军事克制,遏制那些可能引发进一步冲突的策略。偶然战争本质上是突然且难以预测的,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谨慎的协调可以防止台湾海峡爆发此类战争。

历史的意外

不难想象,一场偶然的战争可能在台海爆发。想象一下,一架解放军战斗机冒险靠近台湾。由于飞机无视多次警告,台军用地对空导弹将其击落,飞行员身亡。北京方面勃然大怒,下令摧毁防空火力作为报复,导致数十名台军官兵阵亡。美国对北京的意图感到疑惑,开始在该地区动员兵力,准备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这促使中国加大了自身军事动员的力度。由于双方都不愿让步,并将对方的举动解读为侵略信号,危机迅速升级。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先例。1914年,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爵,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偶然战争如何发展的典型例子。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报复性要求,导致塞尔维亚的盟友俄罗斯动员军队,这反过来又促使德国集结军队对抗俄罗斯及其另一个盟友英国。一个月之内,一场暴力事件就将整个世界卷入了战争。

偶然战争无需政治暴力作为导火索;轻微的军事和外交事件也能引发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始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一名英国士兵违抗命令向当地民兵开火。这声“响彻世界”的意外枪响,引发了最终导致美国独立的战争。公元前五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始于城邦埃皮达姆诺斯(今阿尔巴尼亚)敌对派系之间的争吵,这场争吵最终演变成雅典和斯巴达两大主要对手之间的冲突。第二次鸦片战争始于1856年,当时中国官员登上一艘英国船只并逮捕了船员。英国不愿承受逮捕的耻辱,于是袭击了广州附近的中国沿海堡垒,最终对清朝造成了沉重打击,这场战争被铭记为中国“百年屈辱”的关键事件。

历史表明,三大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偶然战争的风险。敌对军事力量的频繁接触,例如美国独立战争前夕英国士兵与殖民地民兵之间的接触,增加了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内部政治动态可能使缓和局势变得困难,尤其是在领导人重视威望、荣誉或维护自身或国家声誉等无形资产的情况下。在1856年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事件中,英国媒体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引发了公众的愤怒,促使伦敦对清帝国进行了严厉的报复。盟国担心其承诺的可信度,因此动员起来,可能会使争端变得更加严重,就像伯罗奔尼撒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敌对联盟之间发生的那样。

“完美风暴”

这三个因素在当今两岸关系中均有体现。中国空军和海军日益靠近台湾本岛开展活动,以逐渐削弱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非正式边界。今年 1 月,中国战机越过台湾海峡中心线 248 次,而 2024 年 1 月为 72 次。2024 年 4 月,一架中国战斗机进入距离台湾本岛约 40 英里的范围内——飞行五分钟即可到达台北市中心。作为 4 月海峡雷霆军事演习的一部分,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进入台湾 24 海里毗连区。中国海警船也一直在冒险靠近台湾控制的领土,并于 2024 年在金门附近逮捕了一艘悬挂台湾国旗的船只的船员。金门是台湾的一部分,但位于中国福建省沿海附近——这类事件可能引发一场偶然的战争。

未来几年,中国军队可能会对台湾施加更大压力。随着台湾逐渐习惯于这些咄咄逼人的举动,而此类行动逐渐失去其施压台湾的预期效果,解放军将需要通过逐步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增强其强制手段。中国空军的飞行任务可能会进一步进入台湾领空,舰船也可能逼近台湾领海,从而增加发生碰撞或台湾守军误解中国意图的风险。

如果真的发生意外,由于海峡两岸领导人的政治考量,找到一个出口将非常困难。任何中国领导人都不愿面对中共长期以来称之为流氓分裂主义运动的事件而遭受退缩的尴尬。如果美国或其他外国势力联合起来保卫台湾,北京也不会轻易撤军,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激起民众情绪,民众拥有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观念。鉴于台湾军事力量相对较弱,台湾领导人或许应该谨慎应对与大陆的紧张局势升级,但如果他们过于轻易地退缩,他们也将在地区内部面临政治代价,台湾内部支持独立于大陆。(约四分之一的台湾居民希望现在或将来独立于大陆)反华抗议活动可能会在台湾各城市爆发,并鼓励独立活动人士更有力地推进他们的议程,这将引起北京的警觉。

最后,尽管台湾没有正式的军事盟友,但美国的介入可能会扩大危机。华盛顿可能无法区分意外事件和挑衅,或者可能将这些事件解读为军事统一台湾的借口,并开始派遣自己的军队进入该地区。两党对白宫施加强大的干预压力,可能会迫使总统采取行动。由于担心不采取行动会使其政府显得软弱,助长中国的气焰,并削弱美国在日本和菲律宾等东亚盟友中承诺的可信度,美国总统可能会下令迅速动员,如果北京认为即将面临美国的攻击,这可能会导致局势升级,甚至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风险因素

中国的军事行动又制造了另一个危险,增加了爆发偶然战争的可能性。北京或许有意通过飞机进入台湾领空和舰船过境,对由倾向台独的地区领导人赖清德领导的台湾政府施加心理压力,但并非为了引发战争,个别飞行员和水兵的行动可能会无意中越界。他们可能会过于靠近台湾承诺保卫的区域,或意外与悬挂台湾国旗的飞机或船只相撞。如此一来,北京将陷入无可避免的意外升级漩涡。

南海侦察机事件的惨痛教训令人警醒。中国飞行员丧生,美国飞机紧急迫降在南海的中国岛屿省份海南岛。尽管中国飞行员的驾驶技术是造成坠机事故的原因,但由于中国民众的愤怒,北京方面无法轻易让步。中国扣留了美国机组人员十天,直到美国正式发表“遗憾”声明后才将其释放。

该地区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其中许多是由解放军飞行员或机组人员所致。2023年10月,一架歼-11战斗机在夜间能见度低的南海上空飞到距离一架美国B-52轰炸机不到十英尺的地方。2024年6月,中国水兵登上一艘试图在有争议的仁爱礁为部队补给的菲律宾海军舰艇,摧毁了舰艇的通信和导航设备,并在此过程中导致一名菲律宾海军陆战队员重伤。8月,一艘中国海警船与一艘中国海军舰艇在南海追击一艘菲律宾海警船时相撞。

近年来最严重的冲突或许是2020年在喜马拉雅山脉高地加勒万河谷地区中印争议边界爆发的残酷混战。中印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部队调动方面采取了激进的行动,从而加剧了冲突。冲突中共有20名印度士兵和40多名中国士兵丧生。

幸运的是,这些险些发生的事件均未引发战争。然而,鉴于海峡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政治局势,涉及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类似事件仍有可能爆发。

对话并非易事

要防止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爆发偶然战争,就必须减少可能被误解为侵略行为的互动机会。解放军需要谨慎处理飞机、海军和海警舰艇接近台湾及金门、马祖等近海岛屿的距离。解放军应该意识到,试探台湾的防御是一场危险的游戏,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与此同时,台湾军方也应审慎制定交战规则,不要认为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都是故意的。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尤其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以通过向两岸部队发出明确的内部信息来提供帮助,即他们不会容忍军人做出不正当的行为。

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意外。建立反馈机制,使中国飞行员个人的危险遭遇或信息得到高层关注,将确保北京更加了解可能引发冲突的个人行为。在2023年的B-52事件中,美国国防部表示,中国飞行员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差点造成碰撞”。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国防官员之间可能没有直接联系,但美国官员可以将有关个别飞行员或部队的行为信息传递给北京。控制事态升级符合中国领导人的切身利益,这将使解放军能够遏制其最严重的违规行为,并降低爆发偶然战争的可能性。

中国大陆和台湾最终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沟通,以讨论如何预防危机,并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中国官员不会容忍与赖清德直接对话,因为他们认为赖清德坚定地支持台独,但台北和北京之间仍有进行秘密对话的空间。例如,可以指定研究机构负责向海峡两岸传递信息和提议。这些渠道需要在和平时期建立并得到保障,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就像美苏之间的非正式接触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帮助避免了灾难一样。

华盛顿方面需要应对的担忧是,类似联盟的对台承诺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美国应该坚持其长期以来在台湾防务方面奉行的战略模糊政策。另一种选择是“战略清晰”政策,即美国承诺在两岸危机中立即提供军事援助。这种政策将限制华盛顿判断事件是故意还是意外的能力,从而增加爆发偶然战争的可能性,迫使美国立即做出可能升级的回应。因此,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拒绝向台湾提供具体保障,这令人鼓舞。

当然,预防只能到此为止。美国和台湾仍然需要制定可靠的计划,以防止一旦发生事件升级。令人担忧的是,几乎所有公开的军事演习都以北京展示武力为前提,而很少关注美国和台湾应如何应对意外引发的危机。由于缺乏准备而不得不采取的即兴行动将极其危险。它可能导致另一场世界历史性的偶然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