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关于火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正在火星表面巡游的“毅力号”火星车发现了新的证据,或将改变我们看待火星过去的方式。
根据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的研究,科研团队发现在火星“杰泽罗”陨击坑内的“光明天使”岩层含有有机碳以及磷酸铁、硫化铁等矿物,这些迹象可能与生物化学过程有关。

微妙的差别
这些泥质岩并非普通的沉积岩,而是在低温含水环境中逐层沉积而成。这类环境天然适于保存有机物并防止其快速分解。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机器狗、激光与微波:决定未来战争走向的武器
- list 2 of 4如果价值三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资泡沫破灭会怎样?
- list 3 of 4气候变化正在重塑全球移民地图与模式
- list 4 of 4面临严重环境风险:地中海升温快于开阔大洋
“毅力号”的分析显示,有机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与矿物相互作用。在地球上,泥质岩中此类反应通常与以矿物为能量来源的微生物有关。
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已经在火星上发现了远古生命,但他们指出,所观测到的现象可以被视为强有力的生命指示物:一方面,这些化学反应可能由纯粹的非生物过程产生;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数十亿年前存在的微生物有关。
两种可能之间的差别极其细微。然而,“有机碳与还原性矿物共存”的事实依旧引人注目,因为它反映出一个化学上活跃、能量充足且具备微生物生存关键要素的环境。

佐证链条
这一发现是在一系列佐证积累之后出现的。更早之前,科学家将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紧凑型火星勘测成像光谱仪的轨道数据,与“毅力号”在地表的分析结果进行整合。
另一篇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显示,“杰泽罗”并非单一的岩质陨坑,而是地质环境多样:着陆点附近存在富含橄榄石与辉石的玄武岩;西部三角洲沉积携带黏土矿物与碳酸盐;此外还出现了磷酸盐与硫化铁矿物。
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发现了蓝铁矿等矿物形成的微小结核,其中一部分呈氧化特征,表明该环境经历过还原—氧化的化学变化周期。
不过,包含有机碳的泥质岩的发现仍然分量最重。它提示火星并非一直是冰冷荒漠,在其过去的某一时期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有流动的水、化学活性的矿物,以及可能参与这些反应的有机物。
水、有机碳、还原性矿物这三要素,正是科学家在讨论生命起源时重点寻找的基石。
分界线
更宏观地看,这一切把我们带到一个兼具哲学与科学意味的问题:既然火星曾经拥有这些要素,它是否跨越了从“纯化学”走向“微生物生命”的那条分界线?
与早期地球的对比强化了这个追问。大约四十亿年前,地球同样遍布泥质湖泊与化学可变的矿物;正是在这些环境中,出现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生命形态。
火星沉积物与地球古老沉积物之间的相似性,使科学家不禁设想:历史或许曾在火星上短暂地重演。

被推迟的任务
最终的定论,仍需等待“火星样品返回”计划把样品带回地球。但眼下的发现足以提醒我们:火星并非一具“沉默的地质遗骸”,而是一部保存完好的宇宙生命史未解章节。
当前,“毅力号”正将岩石与泥质样品密封于试管内,并把它们存放在地表的指定缓存点。按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将发射新的着陆器,携带一个小型机器人与上升器,以回收这些样品管。
随后,样品将被置入上升舱并送入火星轨道,由欧洲轨道器在轨接力,开启返回地球的旅程。
但不幸的是,该计划目前进度延宕。一些专家认为,“火星样品返回”任务极有可能在2031年至2040年之间的任何时间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