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以色列马诺航运(Mano Maritime)邮轮公司运营的“皇冠鸢尾花”号邮轮即将停靠希腊锡罗斯岛,船上载有1600名以色列人。

这艘不断往返于海法(位于被占领土)、塞浦路斯和希腊之间的邮轮停靠前,船长和乘客们都感到眼前一片惨淡。数十名希腊人聚集在一起,举着写有“停止加沙种族灭绝”的横幅,高呼“解放巴勒斯坦”,迫使邮轮改变航向。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7月28日,当同一艘游轮停靠希腊罗得岛时,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这一次,600名乘客在严密的安保措施以及抗议者与安全部队的冲突中顺利登岛。一些游客表示,他们相信希腊政府会保护他们,确保他们免受仇敌的侵害。

2025年6月7日,意大利罗马的抗议者举着写有“自由巴勒斯坦”的横幅(法新社)

同年夏天,一些西欧国家的以色列游客的命运与希腊的同胞如出一辙。餐馆老板驱逐以色列人的视频广为流传,意大利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女子因反犹太主义指控被无罪释放。

在西班牙,一名餐馆老板录下了自己驱逐一群以色列游客的视频,并对他们大喊:“去加沙,在加沙寻找食物。”

不受欢迎的存在

2023年10月7日之后,在欧洲举着巴勒斯坦国旗需要极大的勇气。尽管袭击的目标是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而且政治和媒体都希望将巴勒斯坦人与被西方国家定性为恐怖主义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区分开来,但在当时,仅仅同情巴勒斯坦或加沙地带就足以招致严重的后果。

但自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灭绝战争以来的两年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形势逆转,以色列人如今正处于欧洲民众愤怒的矛头之下。他们在欧洲街头窃窃私语,担心公众对他们的国家在加沙犯下的罪行做出反应——那里充斥着杀戮、酷刑和饥荒。

如今,以色列国旗只是悄悄飘扬,在欧洲人眼中,以色列已不再仅仅是个受害者。许多欧洲人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以色列在旧大陆的支持率如今跌至历史新低。

例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英国,半数成年人承认以色列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与纳粹在大屠杀期间对待犹太人的方式相同。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斯洛文尼亚,甚至法国等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

因此,前往欧洲旅行对以色列人来说变得非常危险,以至于以色列政府将一些欧洲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法国)列为四级警戒中的第二级。

以色列驻法国大使馆发言人亨·费德在新闻声明中明确指出,10月7日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以色列游客被建议不要展示任何识别符号,不要参加大型活动,并避免参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这些示威活动已成为首都经常发生的事件。

大约一年前,巴黎正在举办奥运会,而法国民众要求加沙停火的示威活动却持续不断。数十名亲巴勒斯坦活动人士多次在巴黎集会,要求结束持续不断的战争,并呼吁抵制以色列参加奥运会。示威期间,抗议者举着横幅,要求“制裁以色列战犯,结束种族灭绝”。

抗议者还对奥运会上出现以色列国旗表示愤怒,活动人士主张以色列运动员应该佩戴中立国旗参赛,就像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后佩戴的国旗一样。伦敦、巴塞罗那和其他城市爆发了抗议活动,抗议者宣称以色列人不受欢迎。

对特拉维夫的同情日渐减少

2014年10月11日,即阿克萨起义爆发九年前,《以色列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何对以色列如此冷淡?”的文章。这篇文章恰逢瑞典宣布有意承认巴勒斯坦国,从而引发了瑞典和以色列政府之间一场未公开的危机。

同年,丹麦外交大臣马丁·利德高呼吁采取措施改善与占领国的关系,包括修改贸易关系,以抗议以色列 2014 年对加沙的侵略。

同样,时任芬兰外交部长埃尔基·图奥米奥亚呼吁,如果以色列没有提供任何真正希望和平的证据,就对以色列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大棒”政策。

时任瑞典新任首相斯特凡·勒文后来宣布,巴以冲突只能通过谈判达成两国方案来解决,该方案必须确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的要求以及相互承认。他确认瑞典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在几天后正式承认了这一事实。

鉴于以色列永远不会承认任何不赋予其对历史巴勒斯坦地区绝对主权的解决方案,时任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丹尼·阿亚隆公开表示,瑞典的决定是不公正、非法的,是一个政治错误。当时占领区的主要政治家内塔尼亚胡声称,这些单方面举动非但不会促进和平,反而会阻碍和平。

以色列认为其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罪行不足以迫使西方国家对其及其行动采取立场。例如,在2014年对加沙的侵略期间,欧洲-地中海人权观察组织与巴勒斯坦新闻社合作发布了一份关于人员和物质损失的综合报告。报告指出,遇难者人数达1742人,其中81%为平民,其中包括530名儿童、302名妇女,以及64名因烧伤和肢体残缺而无法辨认身份的遇难者。

尽管充斥着这些数字和暴行,希伯来语报纸《以色列时报》的一篇报道试图将斯堪的纳维亚人对特拉维夫的愤怒解释为一些部长的穆斯林出身,或其他人对以色列的仇恨。多年之后,除了以色列犯下罪行的方式之外,很多事情都会改变,并通过饥饿杀戮有所演变。因此,占领国在斯堪的纳维亚公众中的声誉进一步恶化。

7月初,《丹麦之梦》公布了调查公司Epinion代表丹麦广播公司进行的一项关于丹麦公众对加沙看法的新民意调查结果。

民调显示,57%的受访者认为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的反应夸大其词,这一比例高于9个月前同一民调中的45%。

丹麦网站指出,批评以色列的行动已从外交场所延伸至文化活动。作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节之一,罗斯基勒音乐节邀请了众多歌手和活动人士公开表达对巴勒斯坦的声援,并谴责以色列的罪行。

距离丹麦不远,挪威的报道显示,以色列在加沙的流血事件加剧了挪威社会对以色列的敌意。民意调查(截至2024年初)显示,47%的挪威人支持抵制这个犹太国家,而只有27%的人反对。

挪威报纸《世界报》的报道显示,31%的受访者认为本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力度不够,37%的受访者支持政府目前明确谴责以色列的立场,只有6%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更积极地支持占领国。

日益加剧的孤立

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希腊,一个距离被占领的巴勒斯坦不远的国家,这里见证了以色列定居者大规模乘坐游艇和驳船躲避抵抗火箭弹袭击。

8月25日,法国网站Mediapart发表报道,详细描述了以色列游客在希腊面临的重大困难,并列举了针对7月22日抵达希腊的以色列船只的抗议活动。

这家法国网站援引“希腊到加沙”运动协调员的话说,希腊各地的抗议运动正在增多,他们的协调小组在120个岛屿上聚集了数万人,这是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亲巴勒斯坦集会之一。他还补充说,这些集会的目的是强调他所谓的“希腊政府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共谋”,以及防止该国成为以色列占领军的娱乐场所的愿望。

这一转变对希腊这样的国家意义重大。希腊在冷战期间曾是阿拉伯盟友,但在过去十年中已成为以色列在欧盟内部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并成为以色列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由于与土耳其在东地中海地区关系紧张,项目和利益将雅典和特拉维夫联系在一起。

Mediapart援引伯罗奔尼撒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索蒂里斯·鲁索斯的话称,希腊当局寻求加强与以色列的关系,是因为他们渴望在“土耳其侵略”时得到以色列的支持,并代表他们与美国进行调解。然而,希腊政府如今面临来自很大一部分民众的压力,他们不再觉得难以表达对以色列在其领土上存在任何威胁的反对。

7月,抗议者拦截了一艘载有以色列军事装备的船只,希腊民众对以色列的厌恶情绪由此显露。当时,以色列侨民事务和反犹太主义部警告称,“希腊的反以色列情绪日益高涨”,示威活动可能演变成冲突或暴力事件。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收到任何暴力事件的报道。

离开希腊,我们来到法国。法国总统是第一个呼吁国际联盟推翻哈马斯的国家,类似当年推翻伊斯兰国的做法。但后来,他改变了立场,于9月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参议院设立的频道旗下的公共新浪网发布了一份关于对以色列实施制裁的民意调查报告。报告发现,74%的受访者支持在以色列继续袭击加沙地带时对其实施制裁,63%的受访者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在一个以法国犹太机构代表委员会(CRIF)为首的强大犹太复国主义游说团体的国家,这些数字意义非凡。

民调显示,在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和社会党活动人士中,支持对占领国实施制裁的比例上升至95%,在绿色运动和复兴党(马克龙的政党,可视为右翼政党)的支持者中,支持率也达到82%。而在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支持者中,支持率则下降至59%。

报告还列举了其他一些重要数据,包括75%的受访者支持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62%的受访者认为应暂停欧盟与以色列的贸易伙伴关系协定,58%的受访者认为禁止以色列产品是合适的解决方案,48%的受访者支持将以色列排除在国际体育和艺术比赛之外,例如欧洲歌唱大赛和欧洲足球预选赛。

同一消息来源称,马克龙在今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得到了63%的左翼受访者的支持,而在右翼和极右翼中,这一比例下降到41%。不过,这一比例仍然很高,接近一半。

欧洲的愤怒情绪愈演愈烈

皮尤研究中心是全球最重要的研究和民意调查中心之一,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因此其调查结果意义重大。

那么,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以色列民众的看法如何?调查显示,在24个国家中,有20个国家约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年人对占领国持负面看法。在澳大利亚、希腊、印度尼西亚、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这种负面看法的成年人比例达到约四分之三或更多。

在以色列的亲密盟友印度,人们对以色列的看法略有分歧,34%的成年人对以色列持正面看法,而29%的成年人持反对态度。与此同时,在肯尼亚和尼日利亚,近一半或更多的成年人对以色列持正面看法。

这不是该中心首次针对占领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此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曾进行过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2022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对以色列持负面看法的成年人比例上升了11%。以色列声誉的恶化也出现在其他国家,例如英国,批评特拉维夫的人数比例从2013年的44%上升至61%。

皮尤研究中心对内塔尼亚胡人格的调查显示,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希腊、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对这位以色列总理的信任度尤其低,四分之三或以上的成年人几乎不信任或完全不信任这位总理。调查还显示,年轻人对内塔尼亚胡的不信任感更为普遍,而右翼思想家对内塔尼亚胡的信任度最高,越偏左的受访者信任度越低。

皮尤中心针对内塔尼亚胡个性的民意调查显示,人们对以色列总理的信任度较低,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希腊、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路透)

该中心还指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以色列人对国家在国际上声誉下降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58%)表示,他们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受尊重,或者根本不受尊重”。49%的右翼以色列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在国际上受到尊重,而左翼以色列人中这一比例下降到24%。

这些调查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在欧洲的街道和广场上,以及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开始动员数万人支持巴勒斯坦的大型集会上,都能感受到这种情绪。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加沙的苦难景象、憔悴的儿童、被摧毁的医院和悲痛的家人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引发了公众的争论,直到最后一刻,巴勒斯坦人排队领取食物,而不是面包,这才是致命的。

这些画面激怒了西方国家的民众,也让他们看清了以色列的真实面目,这与以色列那个饱受邻国苦难、寻求和平共处的穷国形象大相径庭。这种说法已不再可信。渴望和平的人不会杀害儿童,渴望和平的人不会饿死,也不会攻击那些寻找面粉的人。

寻找真实的叙事

这篇报道的灵感源自一位四十多岁的法国女性,她当时正坐在从波尔多开往巴黎的火车上。经过一番交谈,这位女性告诉本文作者,为了声援巴勒斯坦,她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只戴着西瓜耳环。

在讨论了法国局势、加沙局势以及加沙地带儿童和无辜人民遭受迫害的画面后,这位女士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和求知欲,希望从一开始就了解这个故事,不是从 10 月 7 日的事件开始,而是从纳克巴 (Nakba) 事件开始,甚至更早。

西方国家的公民开始关注阿以冲突的历史,并开始质疑几十年来所被告知的那些说法:以色列人是好的盟友,巴勒斯坦人是问题的根源,而他们中那些试图抵抗的人只不过是邪恶的恐怖分子。

因此,尽管以色列吹嘘着取得的种种胜利,但现实是,作为“以摧毁加沙、消灭其人民为代价的胜利”,以色列正在损害其在最亲密盟友心目中的信誉,至少在街头和社区层面是如此。这种影响很快就会在当局身上产生共鸣,他们已经深陷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来源: 半岛电视台 + 电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