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方案:国际社会支持却被以色列扼杀的提议
解决巴以冲突的方案建议建立在建立两个国家的基础上,一个是以色列,以1948年占领的巴勒斯坦历史土地为基础;另一个是巴勒斯坦,以1967年6月4日的土地为基础,占剩余巴勒斯坦领土的22%,包括约旦河西岸、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
历史背景
1947 年 4 月,英国要求将巴勒斯坦问题列入联合国大会议程,因为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期限即将结束。巴勒斯坦问题由此在联合国大会堂被提出。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报告称朝鲜在支持俄罗斯战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 list 2 of 4从升级到积极信号:大马士革与德黑兰关系未来如何?
- list 3 of 4贝福尔城堡:27名巴勒斯坦战士如何抵抗以色列大军?
- list 4 of 4俄乌战争:第1302天关键事件概述
因此,成立了一个国际调查委员会来研究这一局势,并建议结束托管,将巴勒斯坦分为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两个国家,并将耶路撒冷置于国际特别监护之下。
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181号决议,即《分治决议》,规定建立两个独立国家。然而,决议发布后不久,1948年战争爆发,国际社会强制停战的努力失败了。
随着冲突升级,国际组织任命了一位特别调解员福尔克·贝尔纳多特伯爵来调解双方关系。
1948年6月,贝尔纳多特提出了初步建议,包括建立一个由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组成的联邦联盟,并将耶路撒冷纳入阿拉伯一方。
阿拉伯人拒绝了这些想法,认为它们与分治方案如出一辙。经过一系列新的磋商,贝尔纳多特制定了后来被称为“贝尔纳多特计划”的方案,该计划呼吁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建立两个以经济统一为纽带的独立国家,将耶路撒冷置于联合国的监督之下,并保障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其村庄和城市的权利。
这一提议遭到阿拉伯人的广泛反对,并激怒了武装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后者于 1948 年 9 月在耶路撒冷暗杀了他。
战争结束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宣布在巴勒斯坦约77%的土地上建立以色列国,而巴勒斯坦人则遭受大规模流离失所,这被称为“灾难日”(Nakba)。
这一历史性转变构成了“两国方案”理念的实践基础。在以色列之外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要求成为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阿拉伯国家在1967年战争中失败,以及随后旨在寻求全面解决方案的国际项目和倡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理念,其中最突出的是安理会第242号决议,该决议确认了“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重要里程碑
- 1974年联合国决议
1974年是关键的一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3236号决议,重申了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自决权和民族独立权。
决议还规定,必须在安全和国际公认的边界内建立两个相邻国家的原则基础上,达成公正、和平的解决办法。
这一决定加强了两国解决方案的国际层面,并将其置于国际讨论的核心位置,成为未来解决方案的基础之一。
- 1988年巴勒斯坦独立宣言
已故总统亚西尔·阿拉法特在阿尔及利亚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上宣布了《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其中首次明确承认在历史上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存在两个国家、两个民族。
- 1993年奥斯陆协议
经过数十年的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于1991年在马德里和会上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并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这是历史性的一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承认以色列,而以色列则承认该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
《奥斯陆协议》还规定成立临时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部分被占领土拥有有限的权力和部分管辖权,并在五年内就永久地位问题(耶路撒冷、难民、定居点和边界)达成最终协议。
阿拉法特与以色列前总理拉宾达成“两国方案”原则,作为最终解决旷日持久复杂冲突的框架后,协议执行受阻,其内容未能如期实现,导致和平努力失败,加剧了巴勒斯坦内部分裂,西岸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加沙地带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分裂加剧。
后续失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进程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包括2000年的戴维营峰会、2001年的塔巴峰会、美国总统小布什政府提出的“和平路线图”、其继任者奥巴马的外交努力,以及最终在2014年由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主持的会谈。
相比之下,以色列历届政府立场愈发强硬,持续扩建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的定居点,在巴勒斯坦建国指定土地上建立了超过65万个以色列定居点。
这种情况导致地区和国际社会对该问题的兴趣下降,人们越来越相信两国解决方案已濒临消亡。
重启两国方案
尽管由于定居点扩张、内部分裂以及谈判接连失败,两国解决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国际社会仍试图恢复两国解决方案作为解决冲突最可接受的框架,特别是在2023年10月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以色列加剧对加沙地带的侵略以及以色列犯下的战争罪行之后。
在此背景下,联合国大会于2025年9月12日在联合国世界领导人会议召开前夕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纽约宣言》,为实现以巴两国解决方案提出了“具体、有时限和不可逆转的步骤”。
支持该宣言的决议草案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包括美国、以色列和阿根廷)的结果获得通过,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厄瓜多尔等12个国家弃权。
法新社报道称,通过的决议谴责“阿克萨洪水”行动,排除哈马斯,并呼吁其放下武器。
尽管国际社会采取了恢复两国解决方案的具体措施,但这些努力遭到了以色列方面的反对,以色列方面宣布拒绝联合国决议,称其“可耻”,并认为该决议鼓励战争的继续。
相比之下,巴勒斯坦副总统侯赛因·谢赫对联合国大会的投票表示欢迎,认为这是“结束占领的重要一步”。
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及组织也欢迎联大通过决议核可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纽约宣言》,认为这是对巴勒斯坦权利的新支持,是落实两国解决方案的一步。
《纽约宣言》
这是法国和沙特根据中东局势发展提出的一项倡议,旨在重振两国解决方案的理念。
两国于2025年7月下旬主办了实施两国解决方案高级别会议,并在会上同意起草该宣言,之后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这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此次会议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抵制。
该宣言呼吁全球承认巴勒斯坦,称其为“实现两国解决方案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因素”。
法国大使杰罗姆·博纳丰指出,《纽约宣言》“为推进两国解决方案制定了单一路线图”。
这意味着加沙立即停火,释放所有被关押的囚犯,并建立一个可行且拥有主权的巴勒斯坦国。
路线图还要求解除哈马斯武装并将其赶出加沙,实现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并提供集体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