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会成为人工智能的门户吗?
手机公司正在竞相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各公司的成果不同,但他们都同意一件事,那就是将人工智能功能添加到他们提供的所有设备中。
因此,如今所有智能设备都配备了人工智能技术,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到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汽车、电视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公司对它的依赖,很明显这些公司不再寻求提供一个开放的环境,让任何设备都能像以前一样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而是寻求围绕自己的设备和服务构建一个完全封闭的集成系统体验。
人工智能通过围绕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每个公司单独提供的服务构建一个集成系统,使公司能够实现这种体验。
为什么人工智能需要可穿戴设备?
人工智能已成为许多公司推出的新设备和新技术的焦点,虽然有些公司正在寻求发明新机制来访问人工智能,但其余公司正试图简化这一过程。
简化人工智能的访问对于技术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如果你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访问这项技术,那么它注定只能局限于特定人群和有限的使用场景。
但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访问人工智能技术,意味着该技术成功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其中的核心部分。
统一的设备生态系统和集成系统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这一点,想象一下你坐在电脑前工作,使用你的谷歌人工智能助手。
然后你回到家,拿起手机,访问同一个助手,它拥有你早上搜索过的数据,你和它聊过的内容,以及你偏好的回复方式等等。
过了一段时间,你去健身房,想获取一些信息,这通常需要你停止锻炼,拿起手机,然后提出问题并等待回复。
但有了统一的系统,通过智能手表或智能耳机访问人工智能,你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并查找信息,而无需停止锻炼。
这适用于各种场景中的所有可穿戴设备,无论是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甚至可能是像Meta这样的智能眼镜。
为了实现这种集成,公司必须将所有设备放在一个高墙封闭的花园中,其他公司无法进入。

处于混乱阶段的技术
今天,所有公司都在努力提供一个集成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以便所有人都能轻松访问,但没有人知道哪种设备是使用人工智能的理想设备。
例如,谷歌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理想门户,正如谷歌Pixel产品负责人桑迪普·瓦里尔(Sandeep Warrier)所说。
这是因为智能手表、智能戒指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全天候伴随你,并且默认收集大量数据。
因此,使用这些数据来访问和分析人工智能没有问题,与此完全相反的是像Meta这样的公司,它试图围绕智能眼镜构建自己的集成社交媒体系统,这些智能眼镜可以方便地访问该公司的平台,包括其人工智能工具。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正在寻求开发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其中包括Rabbit,该公司曾认为小型便携式设备可以凭借人工智能取代手机。
我们不应忘记那些像机器人一样设计、可以放在桌子上并通过语音命令访问的个人助手。
还有一些公司试图将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智能家居中,以便用户可以利用该技术控制自己的家并获得最佳结果。
此外,还有萨姆·奥尔特曼和前iPhone设备设计师乔尼·艾维的努力,他们正试图推出一款人工智能设备,但至今尚未公布,其外观和使用机制也未知。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对硬件制造公司构成了危机。因为正如谷歌Fitbit与健康产品副总裁里希·钱德拉(Rishi Chandra)所说,模型发展迅速,使得任何关于人工智能设备的观点或未来愿景在几秒钟内就过时了。
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易于获取性使得这个行业与其它技术行业完全不同。
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成功公式可以遵循以实现有保障的成功,而这在过去对于新设备和新技术来说是普遍存在的。
关键在于能否提供实际的、日常的使用场景,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受益,而无需过多改变,这意味着将人工智能无缝融入日常生活。
而不是试图为人工智能技术寻找不同、独特和新颖的用途,然后试图说服用户这些用途是必要的、核心的,并且他们离不开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