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企业加速开展排放抵消,非洲已成为碳信用市场的焦点;但依照观察人士与专家的看法,要让这片大陆与那些跨国公司同等受益,还需要更高程度的透明与公平。

刚果盆地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横跨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赤道几内亚与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它是世界最大的碳汇之一,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其排放。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在全球迈向“净零排放”的竞赛中,这一至关重要的自然资产——亦是非洲最大、最原始的雨林聚落——已成为碳信用市场的核心。该机制使企业能够通过抵消来在理论上降低其申报的排放量,从而在不大幅削减产出的情况下走上实现净零排放的路径。

自愿碳市场诚信倡议(VCMI)政策与伙伴关系总监莉迪娅·谢尔德里克表示:“碳市场为产生可持续能源的项目引导资金,支持长期农业计划等项目。”

气候大会期间,活动人士抗议碳市场与碳抵消造成的破坏(路透)

自愿碳市场

2021年,自愿碳市场诚信倡议(VCMI)成立,旨在为自愿碳市场制定规则与标准,覆盖需求与购买两端。谢尔德里克称,这些市场“提供了原本不会出现的资金”。但活动人士和环保组织对其有效性与效益提出质疑。

据“非洲报告”网站发布的报告,如果刚果盆地当前的毁林趋势持续,四分之一的森林可能在2050年前面临消失风险。在东南亚,为生产棕榈油与纸浆而持续的毁林,已使该地区成为净碳排放源。

来自碳市场的资金可被用于遏制毁林,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与改善基础设施,并为社区提供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持。这些新增资源有望推动非洲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尤以各国政府当前面临财政约束之际更显重要。

据全球发展中心估算,脱碳的价值约为每年7700亿美元,约为刚果民主共和国预算的5倍。根据非洲气候行动平台(CAP-A),2022年,合规市场(即政府监管的碳市场)总价值达8650亿美元;自愿碳市场还额外成交了20亿美元。

世界银行称,2022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愿市场中,肯尼亚是仅次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第二大碳信用输出国。包括苹果、法航、必和必拓(BHP)、Netflix、Nedbank(南非联合银行)、奈斯派索(Nespresso)、壳牌等在内的全球公司参与购买碳信用以抵消其碳足迹。

对部分企业而言,这可能是一种“漂绿”尝试——将自身或产品包装得比实际更环保、更可持续,以维持在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股东面前的形象与重要性。

非洲碳市场倡议首席执行官保罗·穆索拉表示:“人们感觉到,一些国际投资者更关心取悦其股东、讲好成功故事,而不是推动真正的转型。”他补充说:“但我们也可以在现状中获益,把投资引向对转型影响最大的领域。”

多数面向非洲的减排项目,对环境与当地社区的影响十分有限(法新社)

模糊的市场

2023年8月,一项针对联合国“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REDD/REDD+)计划下26个项目的研究发现,其中许多项目与“几乎或根本没有”减排效果。

该研究审查了分布在三大洲的REDD+项目,其中非洲的7个(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与赞比亚)。结果显示,26个项目中只有8个呈现出毁林减少的明确证据;即便在这些案例里,降幅也远低于报告的水平。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与肯尼亚,有大量案例显示:为实现碳抵消而保护的土地上,农民被禁止耕种,被迫放弃生计。缺乏适当监管之下,农民与传统牧民的生计受到威胁。信息不透明、缺少同意程序、祖传土地被破坏等问题仍广受争议。

对此,保罗·穆索拉指出:“非洲在本地验证与核查方面能力不足;多数工作由境外专家完成,他们可能并不完全理解本地语境。因此,能力建设是关键所在。”

在肯尼亚,2024年的《气候变化(碳市场)条例》开始对合规碳市场的开发与管理给出全面指引,有望为这片在非洲显得“隐晦”的产业带来更多清晰度。

新条例为项目审批监督、合规监测与国家碳登记管理建立了更有组织的框架。项目申报方必须提交详尽申请并定期报告进展,且项目须在12个月内启动。

财务利益也被明确规定:以土地为基础的项目须将40%的利润分配给当地社区;非土地类项目分配比例为25%。条例还将对避免重复征税提供保障,并对不合规行为实施惩罚。

一个更为严格的合规碳市场,预计将推高碳信用成本。2023年6月的一次自愿碳拍卖中,一些企业以每吨碳6.26美元的平均价格购入最多数量的碳信用。作为比较,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价格区间在每吨30至100美元之间。

与此同时,谢尔德里克与其在“自愿碳市场诚信倡议”中的同事,正为企业制定购买、出售与使用碳信用时“质量”标准的分步指南,尤其聚焦非洲。

为衡量影响,企业必须从独立第三方获得其符合该倡议标准的保证;且所有结果都应透明披露并接受审计。

以土地为基础的碳信用项目应将40%的利润分配给当地社区(法新社)

诚信为本

保罗·穆索拉表示,非洲希望利用其资源与劳动力市场创造就业与经济机会,而不是简单复制“全球北方”的工业化路径。他强调,确有把绿色转型的责任与所有权“移交给非洲”的真实愿望,而非由外部力量主导;在早期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另一边,莉迪娅·谢尔德里克强调,碳交易机制必须“适配用途”,并在供需两侧嵌入诚信;唯有凭借诚信,才能在这些市场中建立信任,最终提升自愿市场的金融价值。

随着非洲掌舵绿色转型,若以透明、公平与长远视角落实,碳市场可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关键在于透明度,以及在经济机遇、环境保护与当地社区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来源: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