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巴基斯坦联盟:海湾地区的新安全架构和隐性核保护伞
在地区局势紧张之际,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于2025年9月17日在利雅得签署联合防御协议,标志着地区安全局势的转折点。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后,海湾国家加速重新绘制威慑和联盟地图,对美国传统安全保护伞的信心似乎有所下降。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喀布尔回应特朗普威胁:交出巴格拉姆基地“绝不可能”
- list 2 of 4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地理维度以及特朗普与其关系背后的秘密
- list 3 of 4菲律宾数万人抗议腐败,引发冲突和逮捕
- list 4 of 4土耳其会是以色列在中东的下一个目标吗?
本报告探讨了这一联盟背后的潜在动机,分析了其安全影响,并探讨了其地缘政治层面,试图了解海湾地区是否正在进入“多重安全保护伞”阶段,重新定义与以色列的关系及其对以色列侵略行为的立场,并重塑阿以冲突的未来。
漫漫长路
新的联盟不能仅仅在双边合作的背景下解读,而应该放在更广泛的战略重新定位背景下解读,其中核威慑考量、南亚的力量平衡以及中国通过其盟友日益增强的存在感交织在一起。
这一联盟不能被解读为一项临时的双边协议,而应被视为两国长期相互交织关系的一部分,两国关系经历了和解、冷淡和紧张的阶段。
新的联盟反映了双方对全球力量平衡变化和中国等新兴力量崛起的认识,这强化了建立超越常规的更广泛战略伙伴关系的必要性。
该协议为两国在培训、军备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打开了大门,增强了两国应对安全挑战的能力,并向地区大国和美国传递了沙特有自己选择的信息。
历史关系
自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利雅得是最早承认巴基斯坦的首都之一,并为其提供了广泛的经济和政治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关系在多个方面发展成为全面的伙伴关系,沙特阿拉伯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贷款和赠款,而巴基斯坦则接待了数千名沙特军事人员进行训练。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两国都站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一边,巴基斯坦则充当了支持阿富汗圣战者的后方基地,沙特为其提供资金,美国为其提供赞助。这加强了利雅得和伊斯兰堡之间的协调与信任关系。海湾安全也被视为华盛顿、利雅得和伊斯兰堡的共同目标,以确保能源安全。
几十年来,利雅得一直以优惠利率向巴基斯坦提供财政支持、贷款和石油赠款,以克服其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使其能够分配更多资源用于军队建设和基础设施发展。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仅仅限于财政和政治支持,数十年来,两国还致力于建设伊斯兰堡的军事实力。利雅得为巩固巴基斯坦作为地区大国的地位做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然而,这种牢固的关系在一些政治关头受到了一些紧张局势的损害,尤其是在利雅得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果断风暴”行动,以及印度决定废除克什米尔邦特别法之后。随着伊姆兰·汗执政巴基斯坦,分歧进一步扩大,直到夏巴兹·谢里夫政府上台,双方才开始恢复关系。

联盟的战略动机
- 多哈袭击事件后海湾地区担忧加剧
2025年9月9日,以色列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的民用设施,对海湾地区造成了战略冲击。这并非一次短暂的军事行动,而是直接深入海湾国家(被认为是该地区最杰出的调解人之一)的心脏地带,有助于加速海湾地区关于安全和集体威慑方案的讨论。
路透社援引中东报道团队的话说,“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破坏了地区稳定,加速了有关海湾安全和集体威慑选择的讨论。”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是“对外交本身的攻击”,强调了事件的严重性,加剧了风险,并迫使重新评估地区安全安排和调解结构。
或许这种紧张的局势促使沙特阿拉伯加快建立新的安全联盟的步伐,超越传统上对西方保护的依赖,并寻求拥有真正威慑手段的合作伙伴,包括未公开的核能力。

- 沙特阿拉伯需要实现盟友多元化
与巴基斯坦的协议反映了沙特安全理念的转变,沙特现在将多样化伙伴关系视为一种战略需要,而不仅仅是一种战术选择。
海湾事务团队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指出,“在人们对美国的可靠性以及以色列袭击的地区影响产生怀疑的情况下,与巴基斯坦的防务协议反映了沙特安全伙伴关系的多样化。”
同样,《卫报》援引路透社驻迪拜和伊斯兰堡办事处的报道证实,“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是加强防务伙伴关系的途径,而海湾国家对传统美国保护伞的可靠性的担忧日益加剧。”
这一趋势反映出沙特意识到仅仅依赖华盛顿已不足以确保安全,特别是在地缘政治转型加速、以色列局势不稳定以及美国对中东的投入减少的情况下。
- 巴基斯坦:战略选择
选择巴基斯坦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对其军事能力、处理地区紧张局势的经验以及拥有未公开的核威慑力量的仔细考量的结果。
美联社伊斯兰堡办事处的报道解释说,“该协议根据巴基斯坦的能力和军备状况,将对一方的攻击定义为对双方的攻击,但没有明确提及核武器。”
在同一背景下,彭博社援引乔恩·赫斯科维茨和法西赫·曼吉的话证实,“该协议巩固了长期安全伙伴关系,确认任何针对一个国家的侵略都将被视为对另一个国家的侵略,同时加强了威慑机制。”
因此,巴基斯坦似乎是现阶段沙特阿拉伯的理想合作伙伴,因为它结合了核威慑、军事专业知识以及在复杂的地区环境中机动的能力,使其成为海湾地区任何新安全架构的基本支柱。
安全影响
- 联合防御协议
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联合防御协议是一个战略步骤,它传达了双重威慑信息,针对该地区的潜在对手以及自信心受到质疑的传统盟友。
沙特通讯社发表的官方声明证实,双方签署了“战略共同防御协议”,发展了国防合作,并统一应对任何针对两国安全的威胁。
路透社从迪拜和伊斯兰堡办事处报道称,“该协议建立了全面的军事合作,并确认在制度威慑框架内,对任何一方的攻击都是对双方的攻击。”
这种统一的反应反映了海湾地区防御理论的转变,从单独反应转向基于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的集体威慑体系,并在不断变化的地区背景下重新定义“威胁”的概念。

- 隐性核保护伞
该协议为深入讨论沙特阿拉伯是否通过与巴基斯坦的合作有效地进入了未申报的核保护伞之下打开了大门。
为证实这一趋势,美联社国际事务局的报道指出,“对巴基斯坦保护伞的猜测越来越多,其核层面保持在建设性的模糊性范围内,以增强威慑力。”
这种建设性的模糊性是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因为它为潜在对手留下了猜测应对措施准备情况的机会,而没有给予他们有助于规划或承担风险的清晰度。
沙特报纸《中东报》援引纳伊夫阿拉伯安全科学大学安全研究中心和国家安全项目主管希沙姆·加纳姆的话称,该协议为利雅得提供了通过伊斯兰堡等主要核大国加强其安全的选择。
加纳姆表示,该协议正式确立了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核联盟,重塑了中东地区的威慑格局。巴基斯坦是唯一一个拥有约170枚核弹头的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
《奥卡兹报》在题为“沙特防空……在巴基斯坦核威慑下完成”的文章中认为,该协议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军事联盟,而是“重新制定地区威慑方程式”,利用沙特的金融、经济和防御实力,以及巴基斯坦的核力量和军事力量。
文章补充说,沙特阿拉伯是抵御海湾地区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其军事能力和防御系统证实了其有能力保护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重要领域并建立威慑方程式。
- 对以色列的威慑力
沙特-巴基斯坦联盟正在重塑针对以色列的威慑格局,特别是在多哈袭击事件之后,此次袭击事件被认为是海湾安全考量的转折点。
据《以色列时报》新闻室报道,该协议被认为是“以色列考量的一个因素,其对地区威慑力的影响在多哈袭击事件后受到密切关注”。
《耶路撒冷邮报》援引洛伦·达甘·阿莫斯的话说,证实了这一转变,“利雅得正在重塑安全环境,影响以色列的战略,并促使巴基斯坦及其盟友做出新的评估。”
因此,该协议不仅仅是一项双边谅解,而是地区威慑方程式中的一个新元素,迫使以色列重新考虑其算计,并为海湾地区提供新的施压和平衡工具,以应对加沙和多哈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

中国与增强巴基斯坦能力的作用
- 中国的帮助
在沙特-巴基斯坦联盟的背景下,中国以未公开的第三者身份出现,但通过增加对伊斯兰堡的军事和技术支持,中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据路透社报道,世界各国军队都对巴基斯坦手中的中国歼-10战斗机和霹雳-15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将其作为空中交战的差异化因素。
为证实这一整合的有效性,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官员在伊斯兰堡和华盛顿的办公室证实,“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战斗机击落印度飞机,凸显了飞机和导弹整合威慑能力”。
中国技术与巴基斯坦专业知识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威慑能力,而且使巴基斯坦在地区平衡中处于领先地位,使其成为沙特阿拉伯在日益增长的威胁下的一个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 中国影响力向中东扩张的可能性
在中国影响力扩张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认为,沙特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与中国试图通过间接手段扩大其在中东影响力的算计分不开”。
英国《金融时报》的政策分析师将该协议解读为“多哈袭击事件后中国考量与海湾平衡相交织的安全架构的一部分”。
在同一背景下,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将该协议描述为一个“里程碑”,“凸显了联盟的深化及其扩展到包括亚洲参与者在内的更广泛框架的潜力”。
因此,沙特与巴基斯坦的联盟似乎不仅仅是一项双边协议,而是更广泛的国际格局的一部分,在这一格局中,中国的利益重叠,海湾地区的力量平衡正在重塑,有可能重新定义该地区主要大国的角色。
地区平衡与阿以冲突的命运
- 地区调解的未来:在威慑与升级之间
沙特-巴基斯坦联盟将地区调解的未来置于一个十字路口,即威慑逻辑与升级逻辑之间。
据《金字塔报》在线版报道,“埃及和卡塔尔已达成和解,以协调各方努力,同时监测沙特和巴基斯坦协议对加沙地带的影响。”
在更广泛的分析中,《金字塔周刊》的报道强调了“地区安全体系的侵蚀、调解路径与新联盟转变之间的联系及其对阿以冲突的影响”。
传统调解体系的衰落可能会促使地区各方寻求超越西方框架的新方案,并重新定义当地参与者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 迈向海湾和巴勒斯坦安全的“多重保护伞”
鉴于这些转变,“多重安全保护伞”的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战略选择而出现,它不仅限于防范威胁,还包括在阿以冲突中重新分配角色。
阿卜杜拉·莫曼德在巴基斯坦《黎明报》上撰文称,该协议是“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国防升级,重申了对相互保护以及地区和全球安全的承诺。”
在同一背景下,《阿拉伯新闻》援引瓦西姆·阿巴斯的报道指出,“该协议将军事合作合同转变为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并通过与核大国的制度性伙伴关系扩大海湾威慑的范围。”
多哈袭击事件后,仅靠外交手段已无法满足。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真正的威慑体系,该体系应以战略伙伴关系、高质量的军事实力以及超越传统结盟的联盟为基础。巴基斯坦凭借其经验和核威慑力,是现阶段理想的合作伙伴,而中国在维护这一联盟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