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半岛与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无声对抗
西奈半岛最近处于两大冲突的交汇点:加沙战争后埃及的边境安全需求,以及以色列对半岛力量平衡和军事部署变化日益增长的担忧。
开罗认为加强其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存在是出于防御需要,以遏制“恐怖主义和走私”,而特拉维夫则认为这违反了《戴维营协议》的安全附件安排。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 list 1 of 4伊朗和以色列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战
- list 2 of 4埃尔多安称特朗普与阿拉伯和穆斯林领导人就加沙问题举行的会议“富有成效”
- list 3 of 4黑海难解之结:俄罗斯和土耳其在欧洲的安全门户
- list 4 of 4中国现在向公众展示其歼-20隐形战斗机的背后原因为何?
在此背景下,红海战争及其后果正给航运带来压力。由华盛顿和开罗赞助的“光明之星2025”演习再次强调了更广泛的联盟网络。双方的信息博弈正在升级,以色列调动其在华盛顿的渠道,而埃及则坚持其在条约机制下的部队部署的合法性。

埃及在西奈半岛的部署地图
一份美国报告披露,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要求华盛顿向开罗施压,指控其“根本违反”了1979年签署的协议,该协议是1978年戴维营和平协议的安全附件。
Axios在9月20日援引以色列和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称,“内塔尼亚胡向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提交了一份埃及在西奈半岛活动的清单,他认为这些活动严重违反了条约。”
埃及国家信息局9月21日在一份声明中正式确认埃及军队已部署到西奈半岛,并强调,“驻扎在西奈半岛的部队旨在确保边境安全,并且是在与和平协议各方事先协调的前提下部署的。”
以色列官员认为,埃及在西奈半岛的军事部署规模“远超”占领当局在过去一年达成的双边谅解中所达成的规模。

划分西奈半岛
埃及-以色列和平协议的安全文件规定将西奈半岛划分为三个区域:
- A区靠近苏伊士运河,允许部署一个完整的军事师。
- B区只允许部署携带轻武器的边防警卫。
- C区毗邻边境,被视为非军事区,只允许部署携带个人武器的警察。
实地指标显示,自2024年初以来,开罗已加强了对拉法-谢赫祖韦德和西奈半岛东北部前线的戒备和装备水平。这是堵住走私漏洞、打击“恐怖分子团伙”残余势力以及防止任何加沙居民被迫涌入的双重努力的一部分。
报告显示,在以色列扩大拉法行动之前,埃及军队已增派装甲部队和装甲运兵车加强其驻扎力量,而卫星图像记录了边界沿线的平整工作、围栏建设和宽阔缓冲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24年2月6日报道,卫星图像显示,“埃及正在拉法附近修建一道宽度超过两英里的缓冲区,并建造一堵墙。”路透社2月10日援引埃及军方消息人士的话称,“埃及军队已在加沙边境附近部署了约40辆坦克和装甲运兵车”。
以色列的立场
据Axios报道,一位以色列官员表示:“埃及在西奈半岛的行动非常危险,我们非常担忧。”他还表示,埃及的军事扩张包括建设可能用于进攻目的的基础设施。
据以色列第12频道援引以色列高级官员的话称,埃及在西奈半岛的增援已成为双方“另一个主要紧张点”。他们报告称,特拉维夫和开罗之间的直接接触尚未取得任何进展,这促使以色列转向华盛顿。
前以色列驻埃及大使戴维·戈夫林在9月23日发表于《Maariv》的一篇文章中警告称,埃及多年来一直试图通过在当地强加新的既成事实来“逐步削弱”《戴维营协议》的安全附件。
他表示,加沙最近的事态发展可能为开罗提供借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加强其在西奈半岛的军事存在,并警告称,这可能为双方未来的对抗打开大门。
戈夫林报告说,他在开罗任职期间会见的埃及官员认为,现在是时候解除对西奈半岛的军事限制了,以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为首的埃及军方官员也多次表达了这种观点。
外交紧张局势
在围绕这一问题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之际,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发表的言论引发关注,他表达了建立“大以色列”的梦想。开罗谴责这些言论,并要求官方予以澄清。
此前,埃及曾强烈谴责内塔尼亚胡关于巴勒斯坦人通过拉法口岸从加沙地带撤离的言论。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强调“任何呼吁或暗示将巴勒斯坦人民从其土地上驱逐出去的行为,无论是武力还是强制手段,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并受到强烈谴责。根据包括《日内瓦公约》在内的国际公约,这构成了对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公然违反,构成种族清洗罪。”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开罗尚未认可新任以色列大使,而埃及驻特拉维夫也没有大使,观察人士认为这表明双方关系正在降温。
埃及与以色列关系的未来
埃及毫不掩饰其对加沙地带持续战乱和以色列在该地区持续袭击的担忧,以及这些袭击对埃及国家安全乃至埃及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条约命运的影响。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在多哈阿拉伯-伊斯兰峰会上表示:“当前局势阻碍了和平的实现,威胁着埃及和该地区各国人民的安全,也给任何新的和平协议的达成增添了障碍,甚至使现有协议失效。”
埃及还拒绝了关于以色列军队继续驻扎在加沙边境的提议。埃及外交部于2024年9月18日表示:“埃及不会接受以色列军队驻扎在加沙边境,也不会接受对战前安全安排的任何改变。”
以色列前驻埃及大使戴维·戈夫林强调了塞西最近在卡塔尔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峰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塞西将以色列称为“敌人”,这是自和平条约签署以来的首次。
他认为,这种描述反映了埃及人内心积聚的愤怒,这种愤怒既源于加沙种族灭绝战争,也源于以色列冻结批准一项价值350亿美元的大规模天然气交易。
戈夫林大使表示,以色列在加沙的升级行动以及埃及对难民涌入的担忧,促使开罗加强了在拉法的军事存在,这可能成为西奈半岛力量平衡永久转变的起点。

扩大军事存在
他警告说,持续的军事行动可能使埃及有机会利用当前形势扩大其军事存在,甚至在战争结束后仍维持其存在,这相当于逐渐削弱安全附件。
戈夫林认为,以色列将难以依靠西奈半岛的多国部队,甚至美国,迫使埃及恢复先前的限制。这可能会使其面临一个新的现实:在其南部边境部署一支更强大、更广泛部署的埃及军队。
专家预计,以色列将继续加强国际监督和外交参与,包括要求华盛顿和欧洲各国政府施加压力,以阻止埃及在西奈半岛的所谓“根本性侵犯”。
这位前以色列大使认为,“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的‘里维埃拉’之外,可能就是与埃及发生新的军事对抗”,他指出,安全附件的持续侵蚀可能会重新引发双方冲突的阴影,并破坏以色列自四十多年前签署和平协议以来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

与中国的合作
相比之下,开罗与北京之间的军事合作不断升级,涵盖了整个西奈半岛,尤其是在防空系统和联合演习方面。
上周,《阿拉伯周刊》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在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埃及已使用中国红旗-9B系统加强了其在西奈半岛的防空力量。”
犹太新闻社在4月的一篇分析文章中认为,“文明之鹰-2025”演习代表了埃及和中国在边境附近首次举行的大规模联合训练,其中包括预警机和攻击机。观察人士认为,这是埃及军事立场的战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