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廉价无人机对昂贵军舰构成严重威胁的当下,中国军事研究人员一直在开发一套强大的多层防御系统。该系统的目标是通过整合激光、微波和高超音速导弹等武器,以应对大规模袭击并保护舰艇和战略要地免受无人机集群的攻击。

研究人员将该系统称为“数字长城”——它依靠人工智能驱动的卫星和传感器,能够探测并应对数千架无人机的攻击。

阅读更多

list of 4 itemsend of list

研究人员警告称,易于量产的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可能会严重损害复杂而昂贵的军舰。大连海事大学顾传福(音)教授及其团队提出了建立这种针对无人机集群的防御系统的建议,并断言该系统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数千架无人机的攻击可能会压垮传统的军舰防御系统。这种大规模攻击甚至可能有助于摧毁隐形军舰。顾教授及其团队在今年8月发表的一篇题为《构建反集群海军系统:未来战争框架》的研究论文中介绍了他们的新系统。

他们提出的防御措施与九三阅兵式上首次亮相的反无人机武器一致,例如高功率微波武器、LY-1舰载激光武器以及能够从数千公里外击落载有无人机的运输机的CJ-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研究人员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将这些系统连接起来,以持续跟踪快速移动、低空目标。

高功率微波武器

中国已经研发出高功率微波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不依赖于常规导弹或火箭,而是依靠强大的电磁能量爆发来破坏电子电路并摧毁电子设备——这种方法被称为“软杀伤”。

这些系统形状和尺寸各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飓风3000,这是一个安装在移动底盘上的微波平台,能够产生高达数万伏的脉冲,探测范围可达数公里,并拥有半球形防护范围,旨在击退无人机群。

FK-4000系统是一种高功率武器,能够引导快速微波脉冲拦截距离可达数公里的小型飞机。

高功率微波武器用于军事目的。它们可以用作对抗无人机群的防御武器,作为针对通信网络和卫星的电子战工具,甚至可以用作非致命的进攻工具。在城市冲突地区,据称微波脉冲被用来扰乱部队或造成非致命的身体症状。这些说法引发了广泛的伦理和法律争论。

尽管这项技术取得了进步,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巨大的功率需求、大气散射和天气因素导致的效能损失,以及在保持高功率和高射程的同时缩小系统尺寸的难度。此外,这些系统对付装甲或电子防护目标的有效性仍不确定。

激光武器

中国推出了一款名为LY-1的新型定向能武器系统。这种固态激光武器主要用于应对低空空中威胁,例如无人机、小型飞机、自杀式炸弹,甚至炮弹或迫击炮弹。

这种武器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速度和精度。激光速度与光速相当,如果能量充足,几乎可以在瞬间摧毁目标或使之瘫痪。LY-1可以安装在车辆、军用车辆或军舰上,使其能够移动和部署执行各种任务,例如保护车队、保卫关键基础设施以及阻止近距离接近。

其工作功率估计在数十千瓦左右,这一水平使其能够瞄准小型无人机,甚至一些静止或缓慢的大型目标。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热能引导至无人机的敏感部件,例如传感器或内部电子设备,使其失效或摧毁。

该系统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包括雷达、光电摄像机和红外跟踪设备,使其能够高精度地探测和跟踪目标。它还集成了人工智能算法,减少了进行直接人工干预的需求。

这项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冷却,以避免在重复射击过程中过热。此外,激光器依赖于直视瞄准线,这会降低其在暴雨、雾天或沙尘暴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武器的实际性能尚未在实战环境中得到验证,因为大多数演示都是在理想条件下针对目标进行的——无论是慢速目标还是稳定目标。

CJ-1000 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中国公布了其新型高超音速导弹CJ-1000,这标志着全球军备竞赛的战略转折点。该导弹射程可达6000公里,由先进的超音速冲压发动机驱动,飞行速度超过6马赫(音速的6倍),即每小时超过7000公里。如此惊人的速度使其成为常规防空系统探测或拦截的最难挑战之一。

该导弹无法有效防御无人机的直接攻击,但可以用来攻击无人机的发射基地、飞机工厂,甚至是用于运输无人机的大型运输机。

CJ-1000的亮相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演示,它更是传递了一个明确的政治信息:中国如今拥有了一种能够改变力量平衡的武器,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这也引发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担忧——他们将被迫发展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预警系统和防御系统。

尽管如此,尽管许多技术细节尚不清楚,但众所周知的是,该导弹依靠先进的气动设计和精确的导航系统,兼具速度、机动性和精准度,从而使其成为任何对手的噩梦。此外,该导弹还具有心理冲击力,迫使其他国家在与中国直接对抗前三思而后行,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来源: 半岛电视台